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般认为,"三言"概念是对《庄子》文本中"寓言"、"重言"、"卮言"概念的合称。通过对"三言"术语的历史考察与分析,认为"三言"具有"名称"和"概念"的双重性。"三言"作为名称,它指庄子所运用的表达思想的基本形式——寓言、重言、卮言;"三言"作为概念,它指阅读和研究《庄子》文本时所运用的解释性工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庄子》文本,论证了"三言"中的"重言"、"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相当于今天的寓言文学艺术;"卮言"则指庄子寓言文学"无心"、自然的艺术风格,它们之间是文体和艺术特征的关系,从而证明了主张"三言"是三种表现手法观点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论《庄子》“卮言”即“优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言"是《庄子》的一种写作方式。学者认为"卮言"是对散漫无谓之言的比喻性说法,或是先秦饮酒礼中的祝酒辞。事实上,"卮言"即"扬觯之语",它的散漫嘲戏的特点,说明它是俳优在酒席上的语言表演,又称"优语"。"优语"的内容包括插科打诨、谜语、神怪故事和说唱等。"优语"因其娱乐性质而享有豁免的权利,俳优可以利用这一职业特权进行劝谏,因此,"优语"又是一种有所承担的话语形式。"优语"因其似有似无的姿态和充满了隐喻性的表达方式,而得到道家的认同。《庄子》大量采用了"优语"即卮言的形式,或模仿了它的表达方式。《庄子》自云"卮言日出",确非虚语。  相似文献   

4.
庄子主要以“三言”即寓言、重言和卮言为言说方式来说理,用卮言统率寓言、重言,传达深邃的哲学道理,以虚传虚,含蓄有味。“三言”说理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教学思想还是教学内容、方法乃至教学语言方面都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子》"寓言"、"重言"和"卮言"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寓言”是《庄子》一书的表达方式,“重言”和“卮言”都是“寓言”。“重言”概括了“寓言”的使用方式,“卮言”概括了“寓言”的特点。从思维发展的深层原因上看,庄子选择“寓言”的方式来立言达理是由战国时期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庄子》的寓言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同时理性精神在逐渐增强;“重言”反映了《庄子》的理性精神,“卮言”反映了《庄子》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庄子》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卮言”。分析了“卮言”的内涵,比较了“卮言”与“寓言”和“重言”的特点,指出它是一个与“寓言”和“重言”并非处在同一个层面的范畴。认为“卮言”体现了庄子开放求新的学术态度,并以“无”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表现出鲜明的隐喻特色,其所采用的“寓言”、“重言”、“卮言”从本质上来说便是一种隐喻言说。庄子运用隐喻言说的根源乃在于其对“道”那种既“不可说”却又“不可不说”之哲学悖论的深刻洞察和成功超越。庄子哲学的隐喻性质,决定了对其文本的解读需要采用直觉而不是逻辑的方法,也决定了庄子文本具有浓厚的诗思融合之特质。  相似文献   

8.
寓言、重言与卮言是《庄子》言说的主要方式,其言说表达也是形成《庄子》文学性的重要方式。以索绪尔的两分法来看,"三言"拉开了作为符号层面"能指"文本与"所指"意义之间的距离,像喻性文本增加所指的容量。从皮尔斯的三分法来看,《庄子》文本作为表达层面的"再现体","三言"的表达对其带来了奇特想象而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不仅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本身,也使得文本获得了自身的分量和意义,这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所言的诗性,也是文学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寓言》中:"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籍外论之。""籍",即"借",郭象说:"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故借外耳。"(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庄子》洋洋"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实早在《墨子》中就已见寓言这种文体,甚至可以追溯得更早。寓言体,虽不是庄子首创,但《庄子》却是这一时期,这一文体成就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庄子》文中的“三言”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寓言、重言、卮言的区别、在内七篇中所占的不同比例及“三言”不同的表现特点,认为在阐述庄子思想时,“三言”各有其独立作用与地位,既相互独立,又共同作用,成为庄子文章主要的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又一难懂的著作,用《庄子·杂篇·天下》中的话说,全书尽是“荒唐之言,谬悠之说,无端涯之辞”。其实这恰恰是因为庄子采用了自己独创的写法,即将“寓言、重言、卮言”三言交错融合,故意将完整的表述肢解开,而将义理晦藏于看似支离破碎的文字表层之下。  相似文献   

12.
滑稽是早期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原本为一种酒器,又用来指称人物的表演和言谈。这种状态的形成,与早期合语仪式有着密切联系。合语是人们在乡射、乡饮酒等旅酬之际有关礼义的言说,这种言说通常以"举觯"的方式进行,因此,"觯"这一酒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一仪式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合语也就可以称为"觯言"。由于"卮"与"觯"相通,"卮言"其实就是"觯言"。在这种背景下,酒器"滑稽"到人物"滑稽"的转化得以完成。滑稽原本是俳优的职业,在早期社会,俳优通常在取悦搞笑之际对社会现象进行反讽,有匡补之效;后来滑稽的娱乐性凸显,取乐成为滑稽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标。伴随这些过程,衍生出丰富的滑稽文献,这些文献包括从乐语到卮言、再到谐隐,其文体形态是多样的。整体上来看,滑稽风尚在早期文体生成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万物齐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决定了《庄子》一书行文表达上采用了“三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寓言”,“借外论之”,借寓言以论“道”;“重言”,借重“往古佐证”以申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卮言”则为“无言之言”,是庄子表达“道”的“言”之最高境界。庄子的自然观与“三言”的表达方式的高度统一,正是庄子“以天合天”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庄子>文本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着重探讨了"重言"的涵义以及庄子"三言"的关系.<庄子>中的"重言"即为"借重之言",实际上就是庄子借助有名望、有影响的人的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重言"和"寓言"、"卮言"一起,构成了<庄子>一书中三种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形式是思维方式的外壳,不同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先秦诸子百家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言简意赅的言论阐述政见、道德规范;有的通过辨析来说明哲理观点;有的持智巧辨来探寻大千世界的奥妙;而庄子则以他特有的思维方式宣扬道家观点,即以寓言开拓思路,以重言阐明真谛,以卮言加以发挥。他自己曾说:“以寓为广”,“以重言为真”,“以卮言为曼衍”。寓言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言以抽象思维为主,而卮言则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认真剖析庄子寓言、重言、卮言的内涵及其运用特点是探索庄子思维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理解庄子思维特点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庄子采取"大辩不言"的独特言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可以成为一种隐喻理论的中国化叙述方式。庄子的"寓言"、"重言"及"卮言"则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纵横交错的理解及阐释空间。文章通过庄子的"三言"在语言学领域内的阐释,尝试对庄子之言说与隐喻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原发的中国古典哲人,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都深刻体认到言说的困境,这种困难不仅仅具有政治社会的向度,而且还有形而上的向度,如果说“西狩获麟”是前一种困境,那么道与言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则是后一种困境的体现。孔子“春秋笔法”、《周易》的“象言”、《庄子》的“三言”(即寓言、重言、巵言),都是回应言说困境的方式。只有把握这种困境,才能理解这些伟大文本言说的方式,而只有理解这些言说的特别方式,才能将这些伟大的经典带入我们时代的意识中,这就要求以灵魂饲养经典。  相似文献   

18.
先秦寓言文学是很发达的,作为诸子散文之一的《庄子》,就有不少寓言,它的意义是很丰富的,也是很复杂的,具体分析这些寓言的思想意义,是从文学角度研究《庄子》及其寓言的重要工作。本文浅谈一下《庄子》的寓言。 一、《庄子》的作者,为什么爱用寓言? 庄子及其后学,为了宣传他们的观点,写了不少文章。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为了使自己的言论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很重视“藉(借)外论之”的方法,即使用寓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绪论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再加上庄子本人颇有些愤激和反讽意味的言辞:“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以下只注篇名)。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对庄子及其著述存在着一种极为错误的观念:即普遍地把庄子看作一个充满奇思异想、文采华艳、漫不经心、古里古怪的智  相似文献   

20.
"寓言","重言"和"卮言"就是所谓的<庄子>"三言"."寓言"有寄托、寄寓的意思;"重言"一般理解为引重之言;"卮言"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描述、去论说的话."三言"在<庄子>一书中不是简单地相加构成篇章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言"中那些充满奇特想象的故事是<庄子>一书具有持久魅力的原因之一.超乎寻常的想象,反差强烈的对比使形象与思辩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让读者有一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