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本文结合新课标,深挖教材的编写结构,有效选择情境素材,制定“乙醇”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体现“素养为本”的教学方式。一、设计思路教学思路如下:创设真实情境,引入课题→—认识乙醇的组成和结构→—对比乙醇与水及乙醇与乙烷结构的异同→—预测乙醇主要的性质→—实验验证及推理→—总结官能团与其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复习教学中情境素材的合理使用是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中以初中化学“溶液中的定量计算”复习为例,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整合丰富的素材,以核心知识为主线有机串联情境素材,循序设置驱动问题,以之来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学科方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琦荣 《家长》2024,(7):109-112
<正>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以“素养为本”,倡导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知识、积累技能,改变以往“轻素养、重理论”的教学现状,要让学生拥有深入钻研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机会,锤炼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创设高中化学情境期间,教师要基于问题驱动,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和信息素材,丰富学生化学知识视野,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凸显化学教学情境的教育价值,提高化学课堂活动实效性。一、教学情境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唤醒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教学情境法主要是把课程内容和现实情境相互关联,学生在模拟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中探索知识,置身于趣味教学氛围、情境中,有助于唤醒、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在与教学内容整合中。可以展示视频素材和图文并茂的趣闻物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与传统演示实验的整合中,可以微观、宏观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与教学方式的整合中,能够创设情境或展示问题素材,增加信息呈现的渠道,促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蔡亮 《物理之友》2022,(8):54-56
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通过选用适宜素材,开发创新实验,呈现真实情境,再现物理知识产生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一线化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化学课堂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课堂的教与学,而教与学离不开学生认知基础的构建,本文以“乙醇”部分内容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如何基于已有认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乙醇”部分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新课标对其内容要求主要包括认识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以乙醇等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氧化、取代等有机反应类型。对其学业要求主要包括能描述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应性质实验的现象,能书写相关的反应式[2]。由此可见,“乙醇”的教学重心为其结构的探究及其主要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铁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中,以生活中常见的“铁系双吸剂”为情境素材,针对铁系双吸剂的保鲜原理、转化及再利用等实际问题展开系列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基于实际问题情境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含铁物质的类别、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从根据生活实际、借助悬念疑点、通过趣味实验、依托师生互动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颁布后,在“素养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情境创设与实验探究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落实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乙醇”为例,对新课标颁布后2018—202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对如何有效创设乙醇教学情境、如何改进乙醇相关实验、如何实现乙醇演示实验向学生探究实验转化进行综述、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鲁科版教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节的教学中,情境素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的滑雪板材料贯穿始终。该素材既承载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节的核心知识和思路方法,又充分体现了“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观念,并较好地落实了变化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明 《教学月刊》2013,(11):45-48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人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 科学课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科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科学课教学情境创设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情境“包装”,二是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情境,三是用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代替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4.
精彩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色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情境创设时应做到素材生活化,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内容表演化,促进学生的有效体验;语言趣味化,营造课堂的轻松氛围;活动竞赛化,增强学习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失之片面,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并不能体现新课程精神,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实效性,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副“花架子”。一、情境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1郾情境创设过于注重趣味,缺乏目的。例如,一节“认识乘法”课,教师在上课一开…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性和探究性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情境创设的素材,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方向,以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对人工合成氨情境素材的感情张力超出教学时空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情境素材能够呈现出“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感情张力;情境素材的使用要尽量体现出“现在的感情张力”,避免学生成为素材的“被动观察者”;情境素材的使用要能够让学生在非对象化活动中更容易改造和形成“主体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探究中把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规律,让学生建构"同一类有机物官能团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化学思维方式,并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情境是生物学教学不可忽视的关键词,生物学教学中的情境包括导入型情境、基于科学史的情境、贯穿于整堂课的情境、服务于复习教学的“大情境”。情境素材往往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实验、热点话题、科学前沿动态等。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20.
1项目主题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是鲁教版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自己设计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探究方案”。二氧化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即有所涉及,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很好素材。二氧化碳也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水、氧气等物质性质后,第三个需要系统学习的物质,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教材设计以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的循环为主线,内容以文字叙述和图片展示为主,未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