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类别及物质转化规律,创设情境结合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为例,通过研读义务教育新课标、凝练大概念、重组知识结构、确定素养目标、寻找真实情境、确定单元主题、规划课时流程等方面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然界中的含碳物质进行分类,用化学语言描述自然界的碳循环,逐步形成元素观、分类观,初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视角研究含碳物质性质和转化的思路及方法。通过低碳行动方案设计,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大概念,形成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从情境到问题,再利用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酸的化学性质之一,也是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难点,以实验情境为抓手,通过“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从实验现象、微观解释、物质类别等角度阐述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类别不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4.
“物质分类与转化”是化学的核心问题,以“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例,建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基本认识,从元素的视角看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构建物质类别转化和元素价态转化的二维概念图,整体设计了硫和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以“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含硫物质转化”的复习教学。学生将项目拆分成子任务并转化为化学问题,完成了“硫代硫酸钠的性质预测及制备原理的探究”“硫代硫酸钠实验制备条件优化及产品分离提纯的探究”“硫代硫酸钠产品纯度的检测”等三个子项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含硫物质转化的“价-类”二维图,使学生掌握从物质结构、元素价态和物质类别等多个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尝试将核心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等有效落实,形成适用于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创设贯穿课堂并体现学科价值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理论预测、实验探究等方式完成一系列有难度与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与运用化学学科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真实情境为评价载体,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进行过程性诊断并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是元素化合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性质可在转化过程中体现。以“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例,通过设置任务载体,利用“物质类别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完成转化任务,归纳物质转化的一般路径并提炼“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认识性质视角,从而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框架与学习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真实情境“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为贯穿单元始终的总任务,设计“寻找合适铁源”、“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剂的应用”三课时的“铁及其化合物”的单元教学,突出“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大概念对本单元学习的统领作用,并引导学生基于“价-类”二维视角认识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设计单元整体评价,力求全面诊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9.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元素组成物质的种类众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物质间转化关系的复杂性等因素给很多一线教师的教学造成困扰。应用物质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思维模型,发展变化观念、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以“氮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二维图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价-类”思维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设计物质间的转化,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重要作用。以“医生给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开药”为情境,设计一系列情境问题,利用“价-类”二维图讨论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价-类”思维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体会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价-类”思维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设计物质间的转化,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重要作用。以“医生给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开药”为情境,设计一系列情境问题,利用“价-类”二维图讨论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价-类”思维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体会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化学观念的培养,以水为载体,能量为线索,从宏微结合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及其能量转化原因,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变化本质的理解,赋予化学符号丰富的内涵。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情境素材,引发学生对资源现状和未来能源前景的思考,在真实的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多角度看待化学变化与能量转化。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8,(80):159-160
通过学习金属钠,建构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用途对社会价值认识的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是关于金属钠与氧气及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开展以"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结合情境教学、注重学习金属钠思路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给予准确把握从多种微观视角对金属钠的学习质量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辨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能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卢珊 《化学教与学》2023,(3):29-34+93
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目标,作者尝试在“5E”教学模式下,以葡萄酒为情境载体,探究、思辨与讨论二氧化硫性质。采用创新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揭示反应的本质,引导学生建构二氧化硫性质的类-价二维认知模型。通过新知迁移与应用,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物质转化和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人类文化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化学实际,与其他学科产生有效的联系,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积极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为例,阐述如何从情境的主题选择、情境的教学融合和情境的活动设计组织开展情境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陈燕 《物理之友》2023,(12):59-62
以“向心力”教学为例,引领学生将生活实际情境转化为物理问题,建构物理模型,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教师可借助核心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元素周期律(表)及官能团等要素,引导学生建构类比思维模型,梳理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从而达成认识思路、学科知识双结构化的目的。由于类比只是一种预测陌生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有可能出现偏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预测结果通过理论计算或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次氯酸和次氯酸盐作为学习对象,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作为教学情境,通过评价性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及学生活动,促进学生“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认知模型的发展与形成,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问题情境建构教学是驱动课堂由“知识内化”向“素养达成”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分析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意蕴,区分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和学术情境三种真实问题情境的转化机制,把握从真实问题情境向教学问题情境转化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建构。教师要把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序列中,利用恰当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借助问题情境脉络有序地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