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采用A-PAGE方法,对外源DNA导入两次的四个后代变异系、一个后代变异株系的六个单株和导入后代间杂交的四个后代变异系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外源DNA两次导入进一步强化了变异;2.A-PAGE方法不仅可用于验证外源DNA导入的变异后代,而且可检验后代变异系的遗传稳定性;3.使外源DNA导入后的变异后代间再进行杂交,能够丰富变异类型。而且导入技术与杂交方法的结合,可以互相补充,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A-PAGE方法,对外源DNA导入两次的四个后代变异系、一个后代变异株系的六个单株和导入后代间杂交的四个后代变异系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外源DNA两次导入进一步强化了变异;2.A-PAGE方法不仅可用于验证外源DNA导入的变异后代,而且可检测后代变异系的遗传稳定性;3.使外源DNA导入后的变异后代间再进行杂交,能够丰富变异类型。而且导入技术与杂交方法的结合,可以互相补充,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翁醒华  周姚宇 《科技通报》1995,11(2):102-106
以二叶期水稻的两个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以及由三个恢复产生的6个组合的杂种F1代共13个品种的叶绿体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法,分析了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同工酶谱,结果如下:(1)酯酶同工酶出现19条酶带,基本酶带6条,F1中出现了偏父本杂交型,完全互补型,父本显性型和父本部分显性型四种类型酶谱。(2)过氧物酶同工酶显示30余条酶带。A区有5条酶带仅见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柑桔属及其5个近缘属108个生物型的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四唑氧化酶,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6一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酸酶以及酯酶等8种酶系统同工酶。  比较了属间,种间的酶谱差异。 运用数量分类学的原理及方法,对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的同工酶资料进行了相异性类平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属之间,酶谱差异十分明显,各属都有独特的酶带。根据同工酶及形态分析结果,提出将柑桔属分为大翼橙亚属,宜昌橙亚属和柑桔亚属共包含七大类的观点。 富民枳可作为枳属一新种看待,它是联结枳属与柑桔属的桥梁。小果类桔是宽皮柑桔的原生类型;中国原产宽皮柑桔的代表以马鼻桔或细皮狗屎柑为佳。柑的来缘中有两条途径,即桔与甜橙的杂种以及桔的单元演化。依据同工酶研究结果,认为长寿金柑是金柑属与柑桔属的属间杂种;温州蜜柑来源于黄岩本地广桔的实生变异;香橙系宽皮桔与宜昌橙的杂种;酸橙则可能是柚与宽皮柑桔的杂交后代;枸橼和宽皮柑桔参与了红(木+黎)檬的起源。最后推测了柑桔类植物的系统发育趋势,初步绘出了演化图。  相似文献   

5.
吕仲贤  吴晓晶 《科技通报》1990,6(5):276-27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EG)方法分析浙江四个不同棉区棉红铃虫幼虫自然种群的酯酶同工酶,表明不同种群的酶谱及其活性有明显的差异。慈溪种群酶带数最多,为9条;东阳、海盐种群次之,均为7条;萧山种群最少,仅有5条。但各种群都有着共同的较为稳定的4条酶带。  相似文献   

6.
将三元能量导入小麦花增56的幼龄种子。Y1代有少量变异;Y2代出现大量的变异分离;Y3代大多数侏系继续分离,个别株系的主要性状趋于稳定。三元能量导入幼龄种子对变异率、变异性状分布特点、遗传力、遗传进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元能量导入能产生广泛的性状变异,但又有别于有性杂交和突变育种,具有自身的特点。据此,从育种学的角度,对三元能量导入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在育种中的利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酯酶同工酶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陇西栽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优质高产和良种选育提供一定依据,本文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该地区栽培蒙古黄芪种子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栽培蒙古黄芪是一个复杂的异质群体;种子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是检验蒙古黄芪种内变异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聚丙烯(月+先)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5属28种竹叶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三种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GOT同工酶比较稳定,对于竹子分属有较好的意义;POD与EST同工酶种间分化大,可作为竹子分种的参考依据。根据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及相似系数分析,结合经典分类,对丛生竹分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科技信息的交流和成果的沟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支柱之一。本文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分化以及基因导入等三个相互渗透的学科进展的动态,以启发我们如何根据自己的国情合理布局研究课题,有效使用科研经费。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组成生物本身的重要物质:核酸、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和功能,合成和代谢,表达和调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本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核心。细胞分化是生物发育的依据,它始终作为生命之谜为世人瞩目。归根结底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外源基因的导入则是研究遗传工程的重要手段,只有外源基因被受体整合后,才有可能实现其获得性状的表达和遗传。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酶抑制法的酶源主要来自于动物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由于其特异性强,检测限低,被广泛采用,各类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应运而生。但是动物源胆碱酯酶价格昂贵,使其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其相比,植物酯酶来源广泛、容易保存、纯化后检测限与乙酰胆碱酯酶在伯仲之间,适合在我国推广使用,也是目前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实验主要针对酶活性抑制机理,采用北方特产的黑小麦来提取植物酯酶,在植物酯酶的纯化方面和检测有机磷农药方面展开了一些初步的研究,选择了一种目前在国内广泛使用的中高毒性杀虫剂一敌敌畏和氧乐果等有机磷农药作为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11.
刚从小孢子囊中散发出的银杏Ginkgo biloba L.成熟花粉为圆球形,具有巨大的单一萌发区。萌发区由两部分半圆形的、几近垂直的外壁围成。除萌发区外,花粉的外壁被有较致密的不规则的纹理和小刺。当花粉在空中或冷储条件下滞留一段时间后,即转变为两侧对称的船形,但在培养液中又很快转变为近圆球形。离体和活体实验都表明,银杏雄配子体萌发初期,管核都转过了一定的角度,并继而发生侧向萌发,但没有活性的花粉除变为圆球形外无其他变化。这些表明,花粉管的内部特征决定了银杏雄配子体侧向萌发的典型特征。这一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加上银杏花粉的特殊形态特征,与苏铁属、松属等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是银杏特殊系统位置的一个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3个自然居群连续3年直接统计落置柱头上的花粉量,其中 61.9%以上的柱头接受了花粉。每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4.4~42.6粒,明显超过胚珠数2。授粉率是 结实率的6~8倍,鹅掌楸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花粉的限制。落置柱头的花粉几乎均可萌 发,少数花粉管穿过花柱道,经珠孔端进入胚囊,暗示花粉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授粉率和柱头上的平 均花粉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R=0.77,R=0.69)。在柱头上人工授同株和异株的花粉,花粉管生长速 率看不出明显差异,到达胚珠的时间在48~60 h之间。花开花药未裂时柱头上落置较高比例的花粉, 由于先期到达柱头的花粉最有可能受精,表明鹅掌楸有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人工处理包括套袋、套网、去除花被片,其结实率大大降低,而去雄后的结实率接近自然传粉结实率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并报道了百合科蜘蛛抱蛋亚族的花粉形态,主要结论如下:1.开口箭属含两种花粉类型即:(1)单槽、椭圆形;(2)无萌发孔、球形。具单槽、椭圆形花粉的种类含单型性核型,花形较小,柱头小而花柱短,雄蕊高于柱头;无萌发孔、球形花粉的种类则为单型性核型,花形较大,柱头常高度膨大,雄蕊常着生在花被筒基部。2.万年青属花粉为椭圆形,具单槽;蜘蛛抱蛋属花粉则为球形,无萌发孔;开口箭属花粉一部分与万年青属相似,另一部分则与蜘蛛抱蛋属雷同。3.蜘蛛抱蛋亚族中最原始的花粉类型为单槽椭圆形,具孔状或网状外壁纹饰。球形,无萌发孔,外壁具皱波状、瘤状或芽孢状纹饰的花粉为派生类型。4.蜘蛛抱蛋亚族种下花粉形状、萌发孔类型和外壁纹饰基本稳定,可作为分种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首次观察了峨眉山凤仙花属Impatiens 13个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发现3沟和4沟类型 花粉均出现在这一地区。其中3沟花粉与同科另一属水角属Hydrocera的花粉十分相似。同时注意到 花粉形态与其花的形态在某些方面具相关性,结合地理分布和生长习性等特性,得出以下结论:1.凤仙 花属3沟型花粉所指示的植物类群为一自然类群,并与水角属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2.凤仙花属4沟型花粉常具种水平上的差异,对属内类群划分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篦子三尖杉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成熟花粉包含两个细胞,花粉管在精原细胞产生后 经历了一年的休眠期;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不等的精子; 雌配子体游离核经12次分裂后形成细胞壁; 窄长的颈卵器单个顶生;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类核仁状体; 受精时,雌雄核在分裂中期完全融合; 原胚游离核在16核时产生细胞壁; 原胚具冠细胞; 无裂生多胚现象; 成熟胚 二枚子叶。总之,蓖子三尖杉与本属其它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精原细胞分裂前细胞中心细 胞质浓缩成星状放射区域; 苗端早在胚成熟前分化形成明显的突起,以及成熟胚的子叶极为发达等等。因此,作者赞同将蓖子三尖杉在本属中另立一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种植等高绿篱是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经营措施,是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绿篱植物的引入,存在着绿篱植物与作物之间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尤其是两者之间在养分、光、水和气方面的竞争作用,又成为植物篱推广应用的限制因子.本研究选用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为绿篱植物,间作小麦、大豆,设置单作、板隔、网隔和无隔4个处理.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绿篱和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N吸收影响不大,香根草不利于大豆N吸收,紫穗槐对大豆N的吸收有利;香根草抑制小麦P的吸收,促进大豆对P的吸收,紫穗槐对小麦、大豆P吸收都有利;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大豆K吸收起促进作用;香根草对N的竞争和对P、K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紫穗槐,而对N的吸收能力弱于紫穗槐;两种绿篱对小麦影响弱于小麦个体间的影响,对大豆的影响强于大豆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些揭示了紫穗槐和香根草对小麦、大豆之间的养分促进与竞争特点,为丘陵山区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种植等高绿篱是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经营措施,是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绿篱植物的引入,存在着绿篱植物与作物之间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尤其是两者之间在养分、光、水和气方面的竞争作用,又成为植物篱推广应用的限制因子。本研究选用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为绿篱植物,间作小麦、大豆,设置单作、板隔、网隔和无隔4个处理。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绿篱和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N吸收影响不大,香根草不利于大豆N吸收,紫穗槐对大豆N的吸收有利;香根草抑制小麦P的吸收,促进大豆对P的吸收,紫穗槐对小麦、大豆P吸收都有利;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大豆K吸收起促进作用;香根草对N的竞争和对P、K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紫穗槐,而对N的吸收能力弱于紫穗槐;两种绿篱对小麦影响弱于小麦个体间的影响,对大豆的影响强于大豆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些揭示了紫穗槐和香根草对小麦、大豆之间的养分促进与竞争特点,为丘陵山区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兰科的手参属Gymnadenia国产5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并与邻近的兜被兰属 Neottianthem 花粉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花粉小块形状大多不规则,少数为三棱锥体形;而后者花粉小块大多形状为三棱锥体形,少数形状不规则。手参属花粉外壁表面具很细微的小穿孔、皱波状,小穴和小穿孔与沟渠状纹饰共存,或沟渠状等;而兜被兰属外壁表面纹饰明显,具有5种类型: (1)小穿孔,(2)表面近光滑,(3)沟渠状,(4)拟网状,(5)典型的网状纹饰。手参属花粉表面具粘丝,而兜被兰属花粉表面没有发现粘丝。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手参属和兜被兰属两属花粉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结合显微荧光技术对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 小孢子发生和花粉个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小孢子叶球5月中下旬开始萌动,小孢子囊着生在小孢子叶远轴面,且3-5小孢子囊以辐射状排列方式聚生成聚合囊。小孢子囊壁由6-7层细胞组成,包括表皮、中层及绒毡层。绒毡层来源于成熟造孢组织的外围细胞,其退化形式为分泌型。6月中旬,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I,至6月下旬形成四分体。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的方式与其他苏铁类植物不同,具有连续型与同时型两种类型。7月中旬,小孢子经过2次有丝分裂后,形成3细胞的成熟花粉粒。7月下旬进入散粉状态。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母细胞内淀粉粒的积累及其壁上胼胝质的沉积均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ticosus(Rupr.et Maxim.)Maxim的花朵酬物、访花者类别、访花 者在花序上的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及传粉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每朵雄花可提供的报偿是58 000~ 81 000粒花粉,5.5~8.0 µl/d×2~4d花蜜。每朵雌花仅可提供4.0~8.0µl/d× 2~3 d花蜜,不能提 供花粉。每朵两性花可提供19 000~54 000粒花粉和7.0~10.0 µl/d× 2~6 d花蜜。(2)花粉提供者 (雄花和两性花)提供报偿的日期是开花后1~3天,花粉接受者(雌花和两性花在柱头外翻变白时)是 开花后5~7或7~9天,这进一步证实了剌五加雄蕊先熟。另外,花粉提供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 是8:30至15:30,其高峰是9:00~15:00;花粉接受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是10:30至16:30,其高 峰是11:00~16:00。这种时间差异可能是刺五加影响传粉者流向(从花粉提供者到花粉接受者)的关键 因素。(3)在刺五加花朵上记录到的访花昆虫有50余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 半翅目。在不同天气、不同生境、不同性别的植株记录到的访花频率及高峰时间不同:花粉提供者的 访花高峰早于花粉接受者的;雄株上的访花频率高于雌株的;两性株接受花粉时的访花频率高于提供花 粉时的;而天气越晴朗,刺五加地块(patch)越大,则访花频率越高;每日接受光照越早,访花高峰越早。 (4)从传粉效果看,刺五加种子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传粉昆虫的活动。其中,蜂类,如熊蜂、花蜂、切叶蜂、胡蜂和蜜蜂等是最有效的传粉者,其它昆虫如粉蝶、食蚜蝇、寄蝇和鳃角金龟等对传粉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