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是《光的初步知识》,在第九节“光的色散”中有单色光通过棱镜不再分散成其它的色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这个演示实验,一般无暗室的中学直观效果较差。其原因有二:一是白光分解后的各种颜色的光带都比较窄小,纸板狭缝又只允许某一种色光通过它,此狭缝应做得比较小,这使操作时不方便;二是纸板上的狭缝较小,通过它的某种色光就少,因而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光的色散内容。教材中关于色散的演示实验方法简单、现象直观、易于被学生接受。然而涉及这部分知识的习题却使一些学生颇觉麻烦。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如偏向角、折射角、折射率、光速、频率、波长等。特别是它们的大小随不同色光变化的关系不易被记牢,这无疑增加了解题时的思维负担。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做好演示实验,建立物理图象光的色散知识是建立在光的色散实验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做好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将色散现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强烈的感观刺激,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物理图象,是学生掌握色散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光的色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章节,教师在课堂上通常会选择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进行实验,然而,该演示器用于光的合成实验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分析实验原理,找出该实验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器材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改进,减少一个棱镜,增加一个凸透镜,用激光笔增大光强等。  相似文献   

4.
一、多元切入《入门篇》,激起学生的起始兴趣 我在进行《入门篇》的教学时安排了二教课时,第一教课时在完成教本上所安排实验的同时还增加了“模拟雷电”、“光的色散”、“用漏斗吹乒乓球”、“浮沉子”等实验,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介绍和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兴趣;第二教时阐明物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揭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道理,并介绍中国古代科学史和今天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部分科学技术与发达国这想比落后的现状,增加学生的危机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光的色散实验”不论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的光学部分还是在高中《物理》(第三册)的光学部分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演示实验。然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J20218型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可见度低的缺陷,表现在只有前排的同学或者同学聚拢在演示台前才能看清实验现象,而在教室中间及后面的同学都看不清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光的色散"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太阳光的颜色.对于太阳光学生很熟悉,那么太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使学生在真情实景的实验中直接获得物理事实,体会、感悟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光的色散”的自主探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学任务分析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编写的《物理》(8年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5月修订版),“光的色散”一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学习光的色散的产生条件及其相关知识。虽然“光的色散”知识在光学知识体系中不是重点内容,但是对“光的色散”本质的学习是很好的科学探究选题,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课堂缺少了实验,理论知识就犹如纸上谈兵。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要关注实验教学的优化。苏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光的色彩颜色”中涉及到了光的色散和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两个实验。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历届高考对物理实验一直比较重视 .2 0 0 1年全国物理卷有实验题 3道 ,共 2 0分 ,占总分的 1 3 .3(若将第 4题选择题也算在内 ,则占分比例为1 6 ) ;全国理科综合卷有物理实验题 1道 ,共2 0分 ,占物理内容分值的 1 6.7 ;上海物理卷有实验题 5道 ,共 3 0分 ,占总分的 2 0 .上述三份试卷中的 9道实验题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基于大纲规定实验 (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的试题这部分试题不超越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范围 ,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原理、仪器使用、操作过程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上海物理卷第 1 4和第 1 5题 ,便属于这一类型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是有关“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 ,这一实验在大纲中规定为学生实验 ,试题要求从提供的四点表述中选出正确的结论 .考生根据实验时的观察结果 ,结合光的衍射规律 ,不难作出如下正确判断 :不论狭缝与灯丝平行还是垂直 ,衍射条纹与狭缝都是平行的 ;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或间距与狭缝的宽度和光的波长均有...  相似文献   

10.
小议课外物理探究小实验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1.
物理欲“开”学生“胃口” ,一定要调好它的“味”。而“味”如何调呢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做好物理实验是获取物理“本味” ,为学生开胃的重要方法。怎样搞好实验教学呢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1 要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不仅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而且还对于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具有重要作用。演示实验要注意 :①简单方便。包括仪器结构简单 ,操作简单和由演示现象导出结论时解说或推理…  相似文献   

12.
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成功的演示实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教师演示变为学生自行演示和探究实验的方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深刻掌握实验原理的同时,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玉霖 《教师》2020,(10):93-94
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将从“注重演示实验”“重视随堂实验”“突出分组实验”和“开放第二课堂”这四个方面入手,浅谈如何通过实验推动物理教学,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主体体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光学演示实验中不易找到理想光源、场地的教学现实,介绍利用多媒体投影机光源做光的色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物理实验的巧妙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一节的实验探究“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具有器材简单,操作容易等特点,适合于学生操作,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很有意义的。但若作为演示实验,即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再现,仅用单一的平面玻璃板,学生思想上仍存顾虑,测量和计算造成的误差也较大;同时,其直观性和可见度都比较小。本人在做此实验的演示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了下列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接受物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没有把物理演示实验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我们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施落后,实验器材不足,演示实验就自然地转变为“讲实验”。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演示实验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采用现代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1.利用投影教学,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把物理仪器、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等表现出来,可以明显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利用投影直接演示物理实验。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让一个学生通过投影器给大家演示各种手影,使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并积极思维,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最后教师予以总结,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时,借助于投影片演示定律内容,加深学生对定律含义的理解,并配以教师准确的解说,达到…  相似文献   

18.
物理演示实验中的“禁忌”孙富春课堂教学中成功而完善的演示实验,能使其“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能动思维。但是,演示实验因受其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迁移。那么,在演示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呢?一、...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98年第9期刊登的“人造彩虹小实验”,经笔者给学生演示,确能创造文中所述的彩虹,对学生理解光的色散和全反射有所帮助.但其操作不便,且其效果也不佳.现将笔者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几个“微观变宏观、抽象转具体、复杂化简单”的课堂物理演示实验例子,阐述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