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本中,许多习题都具有典型性和可塑性,研究这些题型,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对促使学生钻研教材,提高解题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复习x2/45 y2/20参考题八(A组)第6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使它到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现将这道题推广到一般情况,并谈它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2.
紧扣教材出新题一直是高考题的一个方向,而教材丰富的内涵又是编拟高考数学试题的源泉,许多高考试题就可以从教材的例习题中发现它的影子.本文就2008年江苏高考第13题:“满足条件AB=2,AC=√2BC的三角形ABC面积的最大值是——”谈谈它的背景及延伸.  相似文献   

3.
刘文 《高中生》2014,(1):18-19
教材原题(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1第47页观7)已知椭圆x^2/25+r^2/9=1,直线l:4x-5y+40=0.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它到直线Z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目标的定位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2—84页“数的整除整理和复习”。2.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整除”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是通过课本第82页第1、2两题系统整理和  相似文献   

5.
俄国画家波路丹洛夫·别列斯基的名画《难题》展示了一群学生围着黑板上的难题(10^2+11^2+12^2+13^2+14^2/365=?)各自思考时不同的神态.这道题也出现在了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9页中,数学兴趣小组的组长小明决定“老题新做”,把它作为今天活动的第一题.  相似文献   

6.
<正>在人教A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5页例2的第(2)小问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数列{an}的前4项2,0,2,0,…,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题不难,但很典型,教材编者希望通过这道题回归数学概念本质,强化对“数列”和“通项公式”定义的理解,就看能不能挖掘它的深层价值,这也是命题的切入点.笔者进行了尝试,期待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李红英 《新高考》2010,(7):56-58
【高考展望】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内容被精简,只突出主干,但“近代民主革命”仍是高考的考察重点、热点,如2009年江苏卷第5题、第9题、第22题第2问,山东卷第12题、第29题第2问等。由于新课程教材中内容是以专题模块形式呈现的,考生复习迎考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期问题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8.
贵刊93年第10期,94年第4期、第9期,95年第1期连续刊登了“巧用倒数知识解题”“抓不变量巧解题”,“也谈抓不变量…巧解题”“再谈一类分数题的解法”等几篇文章,都对如下一道分数题:“有一分数,它的分母加1,可约简为2/1;分母减1,可约简为3/2;这个分数是()/()”的解法,阐明了个人的观  相似文献   

9.
2010年重庆文综卷历史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的思路,具有以下特点。 1.依托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所选取材料以及设问的角度,基本上都能回扣到教材。如37题第(1)问追述唐宋科技成就、第(2)问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第(3)问考查“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之表现、第(4)问考查科技发展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双点运动型”问题的含义。本文中的“双点运动”是指两个点同时在几何图形上运动.这类题在中考中都以把关题出现。它源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代数》第三册67页第10题。  相似文献   

11.
一、2004年文综全国卷历史学科试题的特点1.以学科主干(基础)知识为考查核心。2004年文综全国卷(以下简称2004年卷)历史部分的命题选点仍然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核心。如:第12~15题(“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题),第16~19题(“文字资料和文物的价值”题),第20~23题(“古今中俄(苏)关系发展演变”题),第24题(“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题),第37题第(2)小题(“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影响”题)、第(4)小题(“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及如何面对”题),第39题第(1)小题(“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题)等,这些题目的答题要点在教材上基本有现成的…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以前所用教科书相比有了很多的变化,如知识内容、探究能力和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教材呈现方式等。在教材呈现方式中,教材每节后的练习和自我检测中出现了“拓展题”和“思维拓展”的题型。有些教师和学生都反映这一类型的题难,答案不好做。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8页有一道拓展题:  相似文献   

13.
贵刊93年第10期,94年第4期,第9期中刊登的“巧用倒数知识解题”,“抓‘不变量’巧解题”,“也谈抓不变量…巧解题”三篇文章对如下一道分数题:“有一个分数,它的分母加1,可约简为1/2;分母减1,可约简为2/3;这个分数是( )/( )”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读后大开眼界,令人耳目一新。本文拟  相似文献   

14.
问题·争鸣     
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教社2001年12月1版、2002年5月湖北第一次印刷的五册教材。这套教材是人教社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教材包含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符合“力求使教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和城乡都能适用的原则”。从教材的说明,足以知道它的分量。但我在教学过程发现两处错误。在数学第五册教科书第48页,练习十二后面方框内有这样的思考题:□□02在教学中,第一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填出,但第二题就填不出来。为此,我查阅了《数学第五册教…  相似文献   

15.
“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新城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立奎□沈阳市新城子区新城子街一小王敏内容:“混合运算”例1、例2。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教材中已安排了加减或乘除两步同级运算式题。第五册教材把同级运算发展到三步不同级运算式题...  相似文献   

16.
读了贵刊2002年第3期第30页《小数部分是“0.5”还是“5”》以后,我也认真地查阅了教材和一些资料,我认为小数部分应该是“0.5”。原题:一个小数百位上是3,十位上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它的小数部分是,整数部分是。一、从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来看,此题小数部分是0.5  相似文献   

17.
不少高考试题,都可从教材习题中找到一些影子,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教材设计的是“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第39题“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教材设计了一道选择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标志”;2005年广东历史卷第29题关于王安石变法时的社会危机、教育改革措施及评价,教材设计了一道问答题“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效果和失败原因,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等(以上习题均见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从以上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似乎已经成为一条不变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高三数学教师进行复习时必须回归教材,提炼教材结论,深挖例(习)题功能,强化变式拓展.本文试以人教版选修2—1第41页例3及人教版选修2—1第80页《复习参考题》的第10题为例,探究椭圆、双曲线的一条统一性质,并应用其简解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34页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我认为这种规定太死板,因为教材中有些四则混合运算题,加减法与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如练习十四第2题中的“35+50-12×5”和第6题中的“5000+719-583×4”,复习第4题中的“400-68-83×4”,总复习第13题中的“973-896+736÷4”等题,如果按教材中规定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做,要三步才能完成;如果加减法  相似文献   

20.
贵刊 2 0 0 2年第 6期中 ,刊有刘方军同志的“对新教材的几点改进意见”(以下简称刘文 )的文章 ,其中列出一条 ,即教材第 43面第1 2题 ,原题如下 :原题 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 a,试证明在一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 t/ 2时刻的瞬时速度 .刘文认为 ,其中的“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认为当物体做诸如平抛运动等匀加速曲线运动时 ,“一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 t/ 2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再成立 .那么 ,事实是否如此呢 ?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证明 .为了不失一般性 ,设某一物体做匀变速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