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良好的游泳技术是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关键,应从小培养,且在训练中不断改进和提高。爬泳是少儿游泳训练的基础,少儿时期形成合理、规范的爬泳技术对游泳运动员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诱导性练习促进9-10岁少儿游泳运动员形成合理、规范的爬泳技术进行研究,供广大教练员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以上海市闸北区30名9-10岁少儿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1前言在世界顶级游泳比赛中,优秀蛙泳运动员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细微的技术动作和腿部力量。在游泳项目中,蛙泳推动力主要来源于腿,其中蛙泳手占40%,腿占60%。国内外高水平蛙泳运动员都具备非常好的腿部力量,在平时训练中都重视腿部力量的训练,其中“深蹲力  相似文献   

3.
<正> 许多游泳运动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在爆发式动作中,例如在出发和转身蹬壁时充分利用腿部肌肉力量。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运动员腿部肌肉力量很大,但缺乏在爆发性工作中充分利用腿部肌肉力量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一种训练来沟通肌肉力量与爆发力之间的联系。这种训练方法必须经济可靠,易于实行与调控,还应实用有益,风险小。幸运的是确实存在这么一种训练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陆上训练中去,这就是超量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影像解析法等方法,对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S8级别100m自由泳冠军王晓福自由泳下肢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王晓福自由泳下肢技术属于非常典型的鞭状打水动作;在交替打水阶段他通过加大左腿的动作幅度来帮助控制身体的平衡,他的腿部打水动作是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其自由泳的海豚腿打水阶段膝关节的角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巴德·马卡和尔是美国著名的自由泳教练之一,在他的学生中有奥林匹克冠军和世界纪录创造者埃文斯。下面介绍他在对记者的一次谈话中,涉及训练部分的内容。训练的基本原则专项训练。首先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腿部(蹬水),动作特别给予注意是必要的,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量过大将影响提高游泳技术的专项训练。早先,为了锤炼腿部动作,运动员一次训练大约游2000—2500米,最近,游量大大减少。大体上,锤炼腿部动作的练习包括:充分协调的游泳——借助腿部动作的游泳——提高技术的游泳。除了短距离游和混合游外,其他  相似文献   

6.
游泳肩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省市182名游泳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查阅了部分运动员损伤病历。结果发现,游泳肩为游泳运动员的常见多发伤病,爬泳、蝶泳的短距离项目运动员患者较其他泳势多见。并多发于有11年训练年限及一级以上水平的运动员。引起该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不合理,肩部负荷过大,缺乏放松训练等。还对发病机理、症状、体征、治疗预防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朱永国 《游泳》2002,(5):36-36
混合泳是用“蝶泳、仰泳、蛙泳、爬泳”四种泳式连续游完的项目 ,对运动员的游泳技术要求比较全面 ,因此 ,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属较难练、难题高的项目之一。儿童时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俗话说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极强 ,他们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不稳定 ,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时期的训练表面看容易 ,实际很难。在这个年龄阶段所制定的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好坏 ,很可能会影响一个运动员一生的运动生涯。儿童训练必须具备全面观念、长远目光。要严格按照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系统安排。在进行少儿…  相似文献   

8.
血乳酸的测定正在成为许多游泳训练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血乳酸训练用途很多,但其最普通的用途是发展和调节游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一旦能够对血乳酸进行精确的测定,那么不管是自由泳中的划臂、打水或伸拉动作,都需要定期进行血乳酸测试来控制其变化,调整训练计划。为了达到特定指标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应当确保运动员游得不太快,也不太慢,还要达到预期的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爬泳(或称自由泳)中,臂是起着推动人体游进的主要动力,约占整个推进力的90%以上。如何最有效的发挥臂的划水效果,巳愈来愈被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所重视。提高划水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技术训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0.
最新游泳训练器材──打水棍最近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游泳训练辅助器材──打水棍。人们熟悉的打水板是由手臂使用,而“打水棍”却名符其实由双腿使用。这种打水棍是在大腿及踝关节处分别裹上宽的尼龙带,上面固定根据各人腿长定做的、可弯曲的金属棍。运动员利用这种打...  相似文献   

11.
自由泳是最快的竞技游泳姿势。要提高自由泳的速度,运动员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平衡,并拥有强有力的划水和打水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从运动员的身体位置、空中移臂和水下划水技术在少儿自由泳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以往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下的教学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游泳教学伊始,首先教学生爬泳技术,在学生基本学会这项技术同时,进行仰泳、蝶泳的技术教学。因为爬泳的仰面姿势便成了仰泳,其动作正好与爬泳动作相反。又如,爬泳两臂轮流划水和两腿轮流上下打水动作,改成两臂和两腿同时做对称的划臂和打腿动作,再加上腰腹动作便成了蝶泳。这样的教法便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成效。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学会了多项游泳技术。在基本掌握了上述三种游姿后再去教学蛙泳技术,自然能水到渠成。游泳教学一般分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针对教练员对基础训练阶段爬泳技术训练的方法和功能的运用缺乏认识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有关专家,从中归纳和总结出适合处于基础训练阶段少儿运动员进行训练的爬泳技术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在蛙泳和仰泳教学中加强腿部力量柔韧训练对缩短教学周期,正确掌握游泳技术,提高动作效果,游进速度,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采用实验对比法,就游泳教学中加强腿部力量柔韧训练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游泳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水上运动、陆上辅助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游泳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运动员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对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游泳运动员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游泳计频表     
现代游泳训练十分重视训练的客观数据。澳大利亚教练卡莱尔在慕尼黑奥运会观察报告中对最高水平运动员的划水次数作了生动的比较,引起了各国教练员的普通重视。东德教练员认为:“掌握适当的划水频率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的重要条件”。他们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统计了游泳运动员各个项目5个动作(爬泳和仰泳则10个动作)的划水频率,最高为3″7,约80次/分,最低为8″8即34次/分。根据这些数据求出了每个项目有代表性的动作频率平均值(下面是在维也纳统计到的每个项目的划水频率平均值)。  相似文献   

17.
刘幼琼  迟爱光 《游泳》2003,(5):12-14
出发是游泳运动员的重要技术之一,出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泳成绩的好坏,特别对短距离比赛项目来说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运动员通过训练改进出发技术,比赛成绩至少可以提高0.10秒,通过训练还可提高出发稳定性,减少出发犯规,因此,在游泳训练中必须重视出发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中外竞技游泳训练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武山  甘清瑛 《体育学刊》2005,12(2):111-114
通过对目前我国游泳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训练监控和训练分期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我们认识落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我国游泳训练监控系统比较薄弱,应着重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像解析、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14名健将级以上游泳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振动训练运用在平时的力量训练中,经过9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游泳运动员出发的反应时、出发效率以及转身动作改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9周振动频率为30 Hz,振幅为2 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振动刺激能够有效的提高游泳运动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对提高游泳运动员的出发、转身蹬边速度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对199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和锦标赛的18个省市代表队120名优秀运动员的肩关节损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关节损伤高达47.4%,且多为训练年限在6~9年的健将级以上运动员。患急性肩关节损伤多为主项爬泳、仰泳或蝶泳的。肩关节损伤的症状不同,治疗手段亦不尽相同。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局部训练负荷过重、训练水平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等。针对肩关节损伤的发病原因、机理、症状,提出预防和治疗肩关节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