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2.
法制频道——喧嚣后的沉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耘耕  周聘芬 《新闻界》2005,(5):31-32,4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中错综复杂矛盾的出现,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作为传媒基本载体之一的电视与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3.
蒋朝霞 《视听界》2009,(1):110-111
电视法制节目如果仅仅是案例的报道,或者案例加上法律条文解释,而没有对人的关注,就失去了法制节目的张力和支撑。法制节目强调的知识性并不是单纯说教和灌输法律条例,而是以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去把握新闻事件,并融入电视人的情感体验和理解,关注法律背后的人物命运,将一种人文思想贯穿于节目的内容和风格之中,让观众有所震撼、感悟。  相似文献   

4.
吕晓燕 《大观周刊》2012,(51):56-57
随着中国法治社会的不断推进,全民法治观念的不断提升,法制新闻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从社会新闻中独立出来。在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表现形态上,法制新闻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电视法制节目在多样化的内容和形态背后.却暗舍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不断以喧嚣刺激观众眼球,使得本应严肃的题材成了茶余饭后仅供消遣的八卦。既然已有多样化的题材.就应该寻求多样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向综艺类法制节目看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BTV-3午间时段《法治进行时》为例,剖析该栏目在娱乐大潮中如何坚守法制节目的严肃性,同时又能保持高收视率:剖析栏目在探索电视法制节目新闻化发展进程中贡献的积极力量,以期能对其他类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报道题材新颖,形式多样而深受观众的青睐。其中,电视法制节目的深度报道更是以分析法律问题,透视社会现象,揭示因果关系而成为法制节目的重型武器,因此我们对电视法制节目的深度报道进行理性的界定、评析及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黎玥 《视听界》2011,(5):41-43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渴望学习法、掌握法,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法制栏目,其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在法制节目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题材狭窄化、时效性差、娱乐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高颖 《声屏世界》2004,(3):32-33
法制话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题材,各种媒体基本都开办了法制节目,内容形式也是百花齐放。利用广播即时、互动、直接这一优势,开办“法律服务热线”节目,邀请法律专家走进直播间,接听热线,回复来信,即时解答听众提出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而又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各种法律问题,可以说是电台扬长避短、增强服务性、提高节目吸  相似文献   

10.
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借鉴性而深受观众喜爱,也因而在电视屏幕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如今随着更多相亲、选秀等众多娱乐节目的出现,各电视台的电视法制节目出现了弱化的趋势,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法制节目如何才能逆势而上、夺人眼球呢?本文结合自己平日收看法制节目以及采编播法制节目的体验谈一点想法。一、善于讲故事并拍摄好故事对于法制节目来说,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的法制节目,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结构安排等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出现了《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一些脍炙人口的节目。"故事化"手法的运用成为法制节目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法。  相似文献   

12.
楼洁 《视听纵横》2009,(4):103-104
自从中央电视台开播《今日说法》栏目将电视法制节目正式推上电视屏幕后,电视法制节目便一路走红。观众对法制节目的迫切需求,也被大多数地方电视台敏感地捕捉到,很多市级、县级电视台也都相继开办了一系列法制类专题栏目,并获得极大的收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观众对法制类节目的需求,大量法制节目出现在影视载体中,满足国家法律体系普法要求,满足了观众求知、探索和娱乐的需求,但从近几年法制节目形态来看,同质同类现象,娱乐性过强、缺乏道德底线等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不断创新是任何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电视节目日益繁荣的局面,也就没有电视法制节目的今天。电视法制节目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的探索到现在的繁荣阶段,面临着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这一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的转型与提升。这一转变如果实现得好、把握得好,就能促进电视法制节目良性发展,顺利步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唐晖 《声屏世界》2004,(9):24-25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电视法制节目,特别是地方台的电视法制节目与社会责任的要求、受众需要的期待,明显存在着差距,而且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不少地方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已风光不再,收视率开始下降。如何提升电视法制节目的品质,不让已聚集的受众流失,是电视法制节目的制作人当今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法制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新闻世界》2011,(1):37-3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法制意识逐步增强,整个社会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对法律知识的需求量都在不断提升。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电视法制节目对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升公众的法制意识作用明显。但是,法制类电视节目在其发展中又出现了很多问题,节目走入低俗化误区,背离了法制节目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宗旨。本文从...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取代原有西部频道的新面孔一亮相,便引来各方关注,播出仅三个月,它就以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非常态的表达和独特的编排吸引了观众注意,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法制类节目,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拟从多重角度对上述法制节目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电视媒体的成功做法,揭示做好法制节目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以期对法制类节目编导有所借鉴和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理事会上,中央台和各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及栏目的负责人对江苏卫视的《探案俱乐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希望,认为“这种新型法制节目的出现,有可能带动法制类节目的变革”①,我们把这种“新型”法制节目且称为判案竞猜节目。判案竞猜节目是指竞猜者通过情景短剧展现案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案件推理的节目形式。节目融合了悬念、戏剧、益智等众多娱乐元素,它以案件逻辑推理为内在节奏,将竞猜判案作为中心环节,通过选手或固定嘉宾的竞猜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今日说法》《法制在线》两大王牌法制节目就曾以判案竞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追求质量.追求卓越是电视人做节目的永恒理念。但事实上却不能希冀电视节目个个都精彩,因为品位高雅,质量上乘、耐人寻味的节目毕竟是少数。观众虽然不会提出打开电视机就要被吸引住的苛求,然而,那些经过认真策划了的节目必须做得让人爱看.让人感兴趣、让人能够感受到有兴奋点。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制作播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