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开始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重视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依靠曝光社会负面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政府关注,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曝光泛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详细、周密、彻底,影响了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2.
2005年末.两个大学生的名字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一个是“洪战辉”,另一个是“张亮亮”。洪战辉携妹求学,张亮亮虐猫泄愤,几乎在同一时间受到各媒体的聚焦。这一正一反,对两位大学生形象的典型报道,潜藏着媒体建构新时期大学生典型报道的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的报道。近年来,各类媒体上的揭露性报道越来越多,如揭露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黑学术风波、药厂黑幕、矿难调查等。事实证明,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媒体在一系列"黑"事件的曝光和解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过度的揭露性报  相似文献   

4.
独立调查性报道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调查性报道大多是属于揭丑式报道,是指那些独立于公检法或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调查处理之外而进行的披露性报道。近年,随着社会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政府的积极作为,这类报道已很少见了。但是,通过一些大的事件,我们在采访中,仍然需要这类报道。对于各类媒体而言,实行独立调查性报道虽有一些难度,且面临困境,但并不是毫无可作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艾勃 《中国广播》2013,(8):38-40
媒体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享有新闻监督的权利,同时又负有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责任,媒体如何既满足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又正确履行好对司法公正、廉洁的监督责任,是目前媒体和司法机关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媒体在监督司法过程中要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工作的平衡点,体现在曝光司法活动、报道诉讼活动、报道庭外情况、播报庭审情况、发表司法评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周丹 《新闻爱好者》2012,(10):73-75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纸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博客、微博、播客等自媒体对纸媒又造成了新一轮冲击。基于纸媒新闻运作的特点和人们的阅读理性,本文认为调查性报道是报纸应对自媒体挑战的杀手锏,将引领报纸新一轮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调查性报道定义、特点的梳理,详细分析了调查性报道在自媒体时代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彤 《今传媒》2009,(11):49-49
最近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贤良同志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阻挠媒体曝光事件,发表了<领导者要正确对待媒体曝光>一文,阅后很受启示.在深思从事几十年记者生涯的前前后后,深感改革开放后国民的觉悟空前提高,媒体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报道空前透明,我们有些地区、单位、企业的领导者,对这种大好形势,恐慌万状,他们总怕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李瑞芬 《新闻知识》2003,(11):28-29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同时,媒体不作为现象也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简言之,媒体不作为现象表现为媒体因为政策等外部限制、利益得失或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原因,对已经发生并且了解的新闻事实不报道、不评论,或者少报道、少评论;也就是常说的“冷处理”或者“失语症”。媒体不作为尽管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会引  相似文献   

9.
崔俊铭 《今传媒》2011,(4):68-70
广州作为第16届亚运会的举行地,本土电视媒体积极参与亚运会报道竞争。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在广州地区播出的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参与广州亚运会报道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在亚运会报道中,发挥各自的节目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差异化的竞争,为电视媒体在今后体育大赛赛事报道中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不过,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本文暂且不论及媒体负责与新闻人责任的话题,而是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进而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18-19
媒体“发威” 9月2日,一些防暴警察在冲突中逮捕了一名示威者后.被大量媒体人员团团围住。9月17日.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向选民撒谎的录音被曝光.随后的数天里.首都布达佩斯掀起了反政府示威骚乱。  相似文献   

12.
yeancao 《视听界》2009,(1):13-13
前段时间,CCTV质疑百度一事引发了诸多思考,我也有一些零碎的思考记录如下:1.CCTV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剥夺其曝光百度的权力; 2.CCTV质疑百度的举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博弈的影响; 3.CCTV代表电视媒体,百度代表互联网媒体,此事表明电视媒体已经越来越无法容忍互联网媒体对其广告客户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我们看到,媒体在报道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事件中,很少去进行扎实的调查,还原事情的经过及影响。一些报道甚至不去采访一下当事人,这样的报道出来后就难以谈得上客观、公正和全面,它只把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表象呈现给人们,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方媒体关于2006年"中非峰会"的报道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从议程设置、彰显真实和隐蔽控制等角度,剖析了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策略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管琼  郭璐瑶 《传媒》2015,(9):76-77
新时期,媒体公信力面临很大挑战,特别是一些重大报道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讨论.本文从信息可信度、报道一致性、道德与品味、目的及导向、从业人员素质和媒体形象等方面,对于新时期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进行了剖析.媒体公信力如今包含了更多的方面,内容上也更为复杂.只有从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读者阅读的需求所在,也是报纸媒体的核心优势所在。报纸媒体要把开发和挖掘的重点集中到深度报道上来,做出具有独特性、深刻性和思考性的深度报道,提升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目标读群、编辑方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发出不同的声音,本是正常之举,这恰恰反映了舆论的成熟,也使公众可以从多角度认识同一怪现象:媒体之间为了争夺广告客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同一事件尤其是对特定广告客户相关的事件,拿到钱的就说好,没拿着钱的就曝光。在这里、媒体不再是理智、冷静、客观地发出声音,而是被“资本”的力量所左右甚至操纵。前不久,某市几家媒体对同一起事件的报道持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关注,也引发了笔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周峰 《军事记者》2012,(11):37-38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以及全球化、网络化不断深入,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程度空前加大。在一些媒体客观报道中国事务的同时。也有一些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事务进行负面解读。其中有些媒体更是拿中国媒体刊登的某些内容做文章,或者歪曲.或者断章取义,等等。因此,如何避免被外媒尤其是西方媒体负面解读、炒作,就成了中国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需要注意和把握的问题。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视角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赵华 《新闻世界》2010,(8):250-251
本文以青海卫视玉树地震报道为切入点探讨了地方电视媒体在功能实现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及其在危机报道中的变化和拓展,对地方电视媒体功能重构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都  赵士林 《今传媒》2010,(5):76-78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2001年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以来,我国媒体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能够起到风险传递、舆论监督等作用,但不恰当的报道方式往往引发消费者的恐慌,给无辜企业和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媒体在食品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