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刚 《教书育人》2011,(20):30-31
"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恕和 《教师》2013,(7):75-76
李炳亭老师说,"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导航仪、方向盘、路线图"相比传统的"教案","导学案"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极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它变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然而,笔者发现,许多老师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好  相似文献   

3.
"四标"模式以"目标教学"为抓手,以"落实目标教学"为纲、为红线统领整节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原则,以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合作、展示、训练,检测"为核心,最终达到快捷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自主合作"和谐高效课堂——实现学生与教师两个成长的绿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练习为主线、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自主合作"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田园。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课程开发为抓手,先后组建了"金百灵"、"轻舞飞扬"、"水墨舫写意"、"墨雅轩"、"数之慧"、"化学与生活"、语之韵"等多个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5.
陆愈华 《职教通讯》2011,(14):49-51
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项目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课本为中心"为"以项目为中心",变"以课堂为中心"为"以应用实际经验的实训基地或生产工场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襄阳"山"之特在于山之灵秀、厚重、田园;襄阳"水"之特在于水之清澈、温暖、包容;襄阳"城"之特在于其延绵存续、固若金汤、恢弘大气;襄阳"文"之特在于其缤纷璀璨、蕴藉深厚、繁荣昌盛、声名远播。襄阳"山水名城"建设需要唱好"山"歌,描好"水"色,扮好"洲"绿,写好"文"韵,塑好"美"景。形成青山环抱——"山为伴"、碧水联天——"水为情"、生态绿洲——"洲为心"、通城达江——"路(桥)为媒"、紫薇香城——"城为景"、文化名城——"文为魂"的"山水襄阳"。  相似文献   

7.
大英 《教育科学论坛》2014,(3):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F0004
围绕打造"精品+特色"的现代学校战略,学校建构多极支撑体系:●以现代教育为手段的硬件体系:以"超越"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制度化、精细化、人性化"为特色的学校管理体系;●以"九阶八仪"为导航、"主题+常规+心育"活动为载体的德育体系;●以"多学少教,当堂达标"、"121"、"五案五型"、"九纵二横"、"二评七看"为主体的课改体系;●"国家+地方+校本"为融合的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父母长辈的称谓英文是"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同辈的称谓英文是"uncle"和"aunt",而中文为"伯伯、叔叔、舅舅"等,还有"姑妈、姨妈"等。另外,英文中表示小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与性别。  相似文献   

9.
以"民主效益"为前提,以"体验学习"为课堂理念,以"自主尝试、对话议论、反审体验"为路径,构建课堂的"三学"模式,打造"自主、合作、反审"为特色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启心智,快乐自信地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0.
高校就业指导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137-140
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教育对象、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课程管理、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的".五重五轻"现状,对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五变五建"的改革思路:变"毕业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变高校"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变单一就业部门管理为责任分担、变"讲授式"教学为行动导向教学、变"游击队"师资为专业化师资等.  相似文献   

11.
李晓玲 《甘肃教育》2020,(2):128-128
"三环节"即展示、解析"学习目标",训练、达成"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这三个环节。该模式以"目标教学"为抓手,以"落实目标教学"为纲、为红线统领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方式,以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合作、展示、训练、检测"为核心,最终打造高效课堂。由此可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该模式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曹晔 《职教通讯》2012,(1):26-32
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探索试办、曲折发展、恢复发展、综合改革、重点发展和面向农村等六个时期,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四个阶段或过程。出现短暂的"离农"也是为了长远的"为农",是一种矫枉过正。可以说,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是"为农"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从"奈何"的用法、"为"的用法和意义、"为之奈何?"出现的语境、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古汉语中状语是否能够后置等方面对"为之奈何?"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其中的"奈何"是谓语,而不是后置状语;"为"是介词,而不是动词.  相似文献   

14.
敦煌遗书《序听迷诗所经》为今见中国景教经典中最古老的一部,其文法怪异、多佛教名词,其文字多晦涩难解。本文对《序听迷诗所经》中"加■"、"薄合"、"趐睹"、"沭(沐)"、"(扌方)(扌方)"、"讫句"等字词进行考辨。"加■"之"■"为"禖"俗写,校读为"谋"。"加谋"乃为同义连文,义同"诬谋",谓诬陷谋害。"薄合"当校读为"布谷"。"趐覩"当读为"忮妒",谓忮恶妒忌之义。"沭"是"沐"的加点俗字,为"木"的音借字;"(扌方)"字当读为"纺","纺"为"绑"的古字,即绑缚之义;"讫句"即"各各他(Golgotha)",为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地。  相似文献   

15.
《黄帝四经》中的"理"与"道"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理"与"道"对勘,方显"道、理"之同异以及理之内涵、理之层次及理之意义。"理"有"天理"之意,这与作为"本原、本始"的终极之道相当。"道、理"有别,疏密不同,道若"为一、为总",则理"为多、为分"。道生法,法者,由道而出,但"道"必须经过现实的下落过程,外化"道"、承担"道"各种实际功能者为"理"。理为现实中法的依据与规范性标准,由理到法,便有"法度、刑名"清晰化之要求,而一旦"刑名法度"规范化、清晰化,紧接着便是"循名责实"之需要。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起"循名责实"之重任,因而"顺道、执道与体道者"便成了最终有资格充当"循名责实"之主体。  相似文献   

16.
"非乐"是墨子美学的表象而非墨子美学思想的本质内容,它是建立在"利人"与"实用"等基础条件之上的"今"时观点。墨子美学是"有用为美"的实用主义美学,是"利人为美"的人本主义美学,是"合宜为美"的辩证主义美学,其本质是建立在"有用为美"、"利人为美"、"合宜为美"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是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主体行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学校以"孝亲"为基本点,以"励志"为起飞点,以"修身"为落脚点,以"自强"为制高点,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悟孝、欣赏孝、学习孝,让行孝之念在学生心灵中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18.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培训经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总结,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 变"以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变传统的"聚焦式"教学为"立体型、辐射型"教学,课堂上注意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变"知识传授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不将分数看做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辽宁教育》2012,(13):2+97-98
人才的摇篮坐落于黄海之滨、鸭绿江畔的东港市第三中学建于1983年,2011年跻身于辽宁省示范高中行列。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文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民主理校"的理念,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健全学生人格"为抓手,以"落实有效课堂"为手段,以"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培养为依托,以"广泛开展文体  相似文献   

20.
以区域发展为导向,依托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职前教育平台优势,以"两转战略"为契机,协同创新,构建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企业需求的"三维结构"涉外通关人才培养立交桥;通过涉外通关基地整合资源,形成了"形势政策"为方向、"客座师资"为支撑、"职业指导"为规划、"定向就业"为保障的"四位一体"教学体系,使涉外通关人才培养有方向性、教学内容有实战性、职前准备有目的性、就业岗位有保障性,实现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