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隐喻是认知的,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而语言作为思维的容器则更是一种能体现人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将以网络流行语作为切入点,研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概念隐喻的体现,以及概念隐喻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望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原型观和范畴化、概念隐喻理论和意向图式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备受学界关注的语言现象。本文拟从框架转换理论视角出发,以"认知语境"和"理想化认知模型"这两个概念为导向来对当下广为传播的网络流行语做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变体,具有超越语义特征之外的文化内涵。概念整合是人类语言运作中的普遍认知操作,为探索意义的成因机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借助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过程置于概念整合的动态框架内,为网络流行语的创新意义构建和英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的出现,为解读汉语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以"‘X精’格式""凉凉""上班996,下班ICU""我太南了"等网络流行语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象似性理论、关联原则等方面,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形成、认知心理和构成机制,从而对汉语词汇的语义演变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根据后格赖斯版本的真值条件语义学,语义是非充分确定的,需用推理或某些方法中的缺省形式的语用加工结果补充之.此框架仍然可解释Carston(2002)提出的概念转换的情况,此概念转换体现为概念范围缩小或概念范围扩大.然而,这两个基本的跨范畴的情况中词汇编码的概念如何移向临时概念的问题仍待解决.Carston 认为,抽象概念利用了已有的抽象图式,然而,虽然可以在话语中明说的内容的层面上分析这样的"非字面"义,但这样的概念构建未必需要有意识的推理,因为概念图式可自动引发意图表达的非字面义,具有认知语义学之潜意识意象图式之特征.在carston的语用学充实的语义学中,对言语意义的真值条件式的语用充实的分析可以与认知图式角度的解释相容.不过,如果被编码的意义并不与被传达的意义紧密联系,那么话语的命题表征就不应过于依赖于句子的语法形式.在缺省语义学的理论中提出了语义表征独立于意义信息的特定源头(包括词汇和句法),此理论在这些不同信息源所使用的表征类型问题上持灵活态度.可以认为,既然认知语法的语义表征可被视为人类认知的表征,那么,真值条件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7.
认知词汇语义学是认知词汇学、认知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交叉学科,原型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建立否定了传统范畴观,对认知词汇语义学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9.
间接回指是指话语上下文中先行成分和照应成分之间没有直接指代关系的一种特殊回指形式。对间接回指的理解需要对其理解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认知语义学提供了对词汇意义的描写方法,其中的“框架”概念是一种对概念的认知组织形式。框架中一个概念元素可以激活概念中的其它概念元素。框架语义学对间接回指中指称确定和认知推理有较强的解释力。我们尝试运用F 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是人类语言运作中的普遍认知操作,本文借助Fauconnier和Tum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对2009-2010年最热门的网络流行字词的语义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具有解释在线构建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颖意义的特性,为网络流行语的创新语义构建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在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有的甚至出现在了官方报纸上.汉语网络流行语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流行,并被人们使用于网络之外的交际中,有其背后的认知理据.运用认知语言学里的转喻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对其分析,可以发现其产生的认知机制和意义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2.
"Love Is a Journey"是认知语言学隐喻体系里的一个经典概念隐喻,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使用网络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起初风靡于网络进而演化为社会流行语的语言表达式。从网络流行语"备胎"入手考察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的隐喻表达式的变迁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对于习语的理解模式一直众说纷纭,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语义学的兴起,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等认知机制成为理解习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综述以往网络流行语概念界定和主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流行语的属概念以网络语言为宜,可从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和表现形式界定其内涵;在总结以往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研究基础上,发现多学科的分类依据代表了不同的关注点,拓宽了研究视野,使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被广泛应用和传播,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影响较大。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转喻类别介绍及网络流行语中的转喻认知解读,有助于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真实记录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归纳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概况,重点从生态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内容,完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在结合认知语义学产生的学术环境大背景,通过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探讨认知语义学的形成动因、发展动力.发现当语义学发展陷入泥潭时,认知语言学以新颖独到的切入视角把人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语义学上,当代语义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大脑,不仅仅作为一个自在的思考工具,而是概念的源泉、理智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A3):89-90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语义学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本文对认知语义学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五年制高师预科段英语教育现状,阐述了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运用,旨在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传统的习语意义观认为习语是不可分析、任意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是概念体系的产物,其意义有理据和可分析性.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词语概念意义及其形成的阐述着手,从语义学、语用学和概念构成理论对词语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词语的使用是高度自动化的技能,人类交往联系要求同时激活词语的形式内容(语音、形态、书写等)和意义内容(包括句法信息)。认知词语概念意义的本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发展词语,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最终提升人类整体认知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