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公平;在教育内容上,培养才能与完善人格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学思结合;在师生关系上,关爱学生、平等和谐。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仁学主张,具有人本哲学的性质。这对解决当今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先驱和代表,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强调有教无类、学而不厌、因材施教、不愤不启等。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教育不公平、教育方式与途径狭窄、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针对这些瓶颈深入挖掘孔子成人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将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教无类”,保证教育的公平;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对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正>"森林式"教育可追溯到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它关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从不同学生的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机会。"森林式"教育关注教育的全体性和公平  相似文献   

8.
从孔子教育的人文主义谈发展的学生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发展的学生观.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儿童的成长,认为教育要体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师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很多至今仍闪烁光辉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温故知新”等.而“有教无类”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终其一生,孔子都在践行着“有教无类”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对"类"的争辩、对"有教"的争辩三个方面的辨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内涵。在阐释"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下择校热与补课热、高收费与乱收费、高考加分与自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从法律与政策支撑、亟须倾注全社会之力和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诞辰2550周年之际,探讨和研究其教育思想,分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优则仕”三大教育观点的历史进步意义,古为令用。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中不少闪烁着素质教育的火花。本文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师生关系和音乐教育几个方面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阐述其对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黎莉 《文教资料》2009,(34):103-105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是孔子开办私学的指导方针.也是孔子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有教无类”教育信念,是在对教育价值作用的深刻理解及对人性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建立的,它不仅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开创了教育公平之先河,而且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的大量人才。深刻理解“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内涵,借鉴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强调教百公平、公正,实现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当代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教育思想之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所倡导的德育为重、德育为先、有教无类、终身学习、与学生和谐相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于新时期人民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颇有借鉴作用。根据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作者提出了现代教师继承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研究者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结,似乎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孔子的教学方法上,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而孔子教育的内容同样需要重视,孔子以六艺为内容的教育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洪亮  朴凤玉 《考试周刊》2011,(54):223-22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教育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本文探讨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由来已久"因材施教"在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其关注度与认可度之高,恐很少有出其右者。溯其源头,其实早自孔子倡行"有教无类"始,便已成为其教育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教无类"的践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情致的学生都有了接受教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部分,主要有:以仁为本,和谐共处;铁肩担义,积极入世;有教无类,首创私学;精选教材,首取《六经》;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相互切磋,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影响并决定着教育原则与方法。我们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原则及方法中可以引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