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在生命生长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原始细胞。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可诱导分化成为全身各种类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Self-renewing),能够产生高度分化功能的细胞,由此带来基因治疗、器官移植等革命性进展。 1.干细胞的种类 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1)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ES细胞) 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早在1970年Manin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分离和培养的一些因素,以建立稳定的REF培养体系.方法:取SD大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对REF的生长形态、生长曲线进行观察,以探讨不同胚胎日龄以及不同胰酶作用时间对R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13.5d 胎龄鼠胚的REF分离效果优于10.5d、18.5d 胎龄鼠胚;R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第三代细胞增殖旺盛;并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结论:13.5d 胎龄SD大鼠REF以H-DMEM做培养基,在第3代增殖旺盛,合成多种细胞外基质,最适宜作胚胎干细胞或其它悬浮培养细胞的饲养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大脑皮层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的两种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分别取孕14~16d的昆明小鼠胚胎脑皮质并用细胞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两种方法进行体外培养,用光学显微镜观察NSCs的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NSCs特异性抗原的表达,经过血清对NSCs分化诱导后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检测.结果:①培养出来的细胞可以扩增生长;②这两种方法分别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和单层神经干细胞经抗巢蛋白免疫细胞染色均呈阳性;③两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NSCs经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胶质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结论: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生长因子的神经干细胞球培养和单层贴壁两种培养技术,可培养出在体外稳定增殖并有多向分化潜能的NSCs.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期寻找对耐顺铂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细胞培养:体外培养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调整细胞密度为5×l04/ml置于200ml的培养瓶中培养。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蒜素作用后SKOV-3/DDP细胞的超微结构:大蒜素组用含25μg/ml大蒜素的培养液培养SKOV-3/DDP细胞,空白对照组用不含药的培养液培养SKOV-3/DDP细胞,两组作用24小时后收集细胞,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KOV-3/DDP的超微结构。结果:大蒜素对SKOV-3/DDP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未加药物培养的SKOV-3/DDP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为卵圆形,未出现凋亡细胞,经过大蒜素作用后的SKOV-3/DDP细胞则出现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具有典型凋亡细胞特征:细胞核固缩,核膜皱缩,胞浆浓缩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染色质浓聚,形成凋亡小体。结论:大蒜素可诱导SKOV-3/DDP细胞呈凋亡改变。大蒜素可诱导SKOV-3/DDP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对人耐顺铂上皮性卵巢癌的抗癌机制之一,为使大蒜素成为治疗耐顺铂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有效药物提供了可靠的体外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培养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准确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了解其生长规律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论:用此方法分离胚胎神经干细胞实用、便捷和可行.  相似文献   

6.
探讨体外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取新生3~5 d的SD大鼠处死清洗后,采用Ⅰ型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酶消化30 min,细胞悬液过滤离心后,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悬浮细胞,1 h后重新接种,重新接种2次,最后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铺底的培养瓶中;采用骨骼肌肌动蛋白(α-sarcometric actin)免疫荧光方法鉴定骨骼肌细胞。肌卫星细胞培养5~6 h后开始贴壁,48 h完全贴壁,之后细胞进一步增多并相互融合,逐渐按一定方向呈有序排列。当细胞增殖至70%密度时,有融合趋势,加入分化培养基培养48 h后可形成多核的肌管,行免疫荧光染色,90%以上的细胞α-sarcometric actin染色阳性,证明培养的为骨骼肌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分离胰腺干细胞,选择最佳培养条件探索胰腺干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向β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取SD大鼠胰腺组织,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纯化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采用分步诱导法诱导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β细胞分化;用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PDX-1,CK-19,CK-20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等的表达.结果胰腺消化培养6~12h,可看到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贴壁生长,通过4步诱导培养,nestin阳性细胞快速生长,并可分泌胰岛素.结论体外分离的成人胰岛前体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胰腺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β细胞,有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胚胎工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较多的疑难问题。基于此,针对胚胎工程中的精子获能培养液成分、胚胎的冷冻保存、母牛是否妊娠的检查及饲养层细胞的有关疑难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以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体大鼠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传代扩增,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取得较高纯度的成体大鼠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大鼠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的单个核球形细胞,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并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增殖集群,对分离后所获得的细胞进行AKP染色为强阳性.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MSCs,是实用、便捷和可行的方法.并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可以成为进一步进行细胞扩增或其他实际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染色体异常病,可用于不需培养羊水细胞的产前诊断、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是目前国内外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