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中,庆典或节日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演,是基于一定文化传统对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以程式化的表述性行为。但相对而言,前者具有一种阈限期娱神亦娱人的释放或调整功能,后者则强调特定话语场域政治目标指向中的节制与规范。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了这一特点。伴随新生共和国的建立,陕北秧歌从农村而及城市、从西北边地而及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成为代表共和国政治文化的红色仪典。新秧歌的这一发展轨迹及其作为国家仪式在一系列革命节日中的在场与规约,不仅凸显了其在国家政治文化和民众节日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深刻地反映了权威政治话语的力量和上层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以及特定政党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理想。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任何发展都是内在于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性演进。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永恒人类意义的历史性的生命智慧,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自出生之始,就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围、洗礼,呈现出共性的色彩。纵观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文化领域阡陌纵横,根据文化群体差异可划分为三个支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化(又称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口承文化),包括生活与生产的习俗、惯性,家族与社会的组织,岁时节日风俗,传统的心理观念,流行的信仰崇拜,口头语言以及以口头语言传承和表演的各种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王岳川 《今日教育》2014,(10):60-6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出经入史的思想文化,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文化,还有无比丰富的节日民间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和风情的反映,几千年民族的喜怒哀乐尽显其中。可以说,节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我国的民俗节日历来被叫做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  相似文献   

4.
王珂 《华章》2011,(11)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本文采用实地参与观察法、全面考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跷运动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分析高跷秧歌对当地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意义.在当今经济文化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如何更好的能传承高跷这项优秀的民间文化,并且寻找一条发展创新的道路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表演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演项目编导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表演项目很好地宣传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人物。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如何提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编导水平进行探究,从理论水平、专业素养、职业、选材与训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蔚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5):171-174
以凯里各个乡镇地域为经,以节日庆典、民间工艺文化、苗族服饰为纬,用数据库形式整理出一条记载和保护苗族民间文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官方节日是与民间传统节日相对立的一种节日类型,学界一般认为它出现在民国时期,从现今人们对唐宋节日分类研究以及对该时期节日活动内容、参与者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官方节日似应出现在唐玄宗时期,至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唐宋时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龙藏区的语言文字,民间艺术,节日文化,禁忌文化,餐饮文化,居家文化等等,与其他藏区的民间文化,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也有一些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四种冲突,这四种冲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中国当代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到创编故事、表演故事的活动中。 2.通过表演故事体会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