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健 《科教文汇》2009,(14):233-233
我国的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信息产业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对网络隐私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网民的利益还不能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得到很好的保护。文章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网络空间中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的内容,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素红  田梅 《大众科技》2005,(5):70-70,74
我国的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信息产业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对网络隐私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网民的利益还不能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得到很好的保护,文章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网络空间中个人隐私权遭受侵害的内容,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与隐私侵权的特点.指出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隐私权保护的相对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用户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沙芳 《情报探索》2007,(12):118-121
介绍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表现方式以及在国外网络隐私权方面两种稳定的立法模式。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据隐私应该受到法律保护.通过对国内外数据隐私保护状况的分析,提出我国可以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建立相关法律制度、采取技术防范等策略来进行数据隐私权的保护,这些策略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隐私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江 《大众科技》2006,(6):111-1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网络与电子商务中隐私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网络空间与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入手,分析了国外网络与电子商务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模式.提出了我国保护网络与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Web2.0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隐私权保护已严重影响用户对网站的安全度和信任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侵权行为主要有: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不当,个人活动隐私的侵犯,个人网络痕迹隐私的侵犯以及个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对策主要有: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加强网络信息产业的行业自律,提高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机构以及融入国际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尤其是Web挖掘作为企业搜寻商业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触到隐私保护这块"雷区"。隐私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既是法律界同时也是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话题。隐私保护限制了web挖掘数据中数据的搜集及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如何在web挖掘和隐私保护之间进行权衡是文章研究的出发点。结合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通过对隐私权的内容及可能造成侵权形式的研究,探讨了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隐私权保护的解决方案框架。  相似文献   

9.
王秀明  邓小昭 《现代情报》2012,32(10):29-31
一方面随着科研环境的日益复杂,网上合作科研成为科研的主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网上合作科研成员的隐私权受到很大的挑战。分别从法律、技术、自律等三方面提出了隐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中用户电子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贺丰 《现代情报》2001,(4):73-74,76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中用户的电子隐私权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种种有可能暴露用户电子隐私的情况,需要从技术、法律、管理、伦理道德四方面共同努力,建设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并分析了我国目前用户电子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韩学志  孙义清 《情报杂志》2002,21(12):19-21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已经成了互联网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研究网络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与网络道德的败坏,使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日益泛滥,这不仅侵害了人的基本权利,而且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给网络隐私权保护予以道德力量的支持。本文从隐私、隐私权、网络隐私权和网络隐私侵权行为及其危害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读者隐私保护的重要场所。目前对读者隐私权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读者隐私权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明确详尽的规定。因此,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读者隐私权保护的模式、保护的义务和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空间的隐私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网络业的迅猛发展,网上侵犯自然人隐私权的案件日渐增多并因此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网络空间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已刻不容缓.我国应把保护网络隐私权提到立法日程上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构建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现代情报》2005,25(6):222-223,F003
介绍了网络隐私权的内容,用数据分析了网络隐私保护的必要性,阐述了美国隐私权法包括网络隐私权法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对我国尚未颁布的网络隐私权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议网络隐私权保护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静 《情报探索》2008,(8):121-123
从网络隐私权涵义、侵权特征及侵权方式入手,阐述我国法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国外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主要模式.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和完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挖掘为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提供了崭新方法,但对隐私权在内的个人基本权利的潜在侵犯风险不容忽视。归纳大数据挖掘所面临的隐私风险问题,探讨隐私保护数据分析的流程及策略,从数据格式、知识产权、服务条款、社交网络等方面指出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的技术趋势,并就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使自己的隐私不受不合理的侵犯或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自由处分的一种人格权.在与公权力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公益优先为原则,但在特别情况下,应当优先保护隐私权;在与私权利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隐私权.我国现行法律在立法思想、立法体系、立法定位和保护方式上仍存在不足,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建立起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相匹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董兴佩 《科学学研究》2012,30(5):667-672
美国对科研不端嫌疑人的隐私权保护较为重视,隐私权保护制度较为完备,它以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基础,对惩戒机构及人员的隐私保护职责,对调查程序中嫌疑人隐私权保护,对查实和结案后的嫌疑人隐私权保护等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操作性强。相比较,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重视不够,科研不端嫌疑人隐私权保护制度的法律依据层次较低,没有对隐私权完整保护的法律基础,有关惩戒机构隐私权保护职责的规定较为原则、模糊,缺乏明确、具体的保护措施。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相关规定,完善我国相应制度,切实保护科研不端嫌疑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网络产业的蓬勃发展与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滞后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立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尚处于空白的情况下,应借鉴他国较为完善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规范网络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明确其对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的特殊义务,并在民法典中采用直接保护的方式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