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菩提达摩入华年代、菩提达摩事迹以及菩提达摩对后世武术影响的考证认为,虽然没有直接的资料证明菩提达摩与少林武术之间的渊源,但是菩提达摩所弘扬的觉悟佛法、禅定神通、"二入四行"与少林武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菩提达摩对少林武术的起源起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林是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最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无沦是出于好奇,还是将之作为严肃的话题来讨论,少林武术从何而来都是一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也是一个仍未有答案的问题。其中一种很有影响的说法,认为少林武术是达摩所创。这种观点特别为武侠小说作家如金庸等人所接受,并随着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而为大众所知,从而又反过来对武术界产生影响。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确凿不疑的证据,因而不免遭到怀疑和否定。但是,简单的否定是容易的,却不能使人们释怀——既然你说达摩并没有创造少林武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就必须深入追究这种观念的源头和流变的过程了。如果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则达摩是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者则不言而自明。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行意拳"、"六合拳",与太极、八卦、少林并称中国四大名拳。关于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北魏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所传,意在摄生,而技击次之,又有人说是北宋张三丰所授,1930年,徐哲东的《国技论略》和唐豪的《少林武当考》中均指出达摩与武术无关,张三丰传形意拳也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了禅宗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之谜的形成过程及结果,揭开了达摩与少林武术起源“谜案”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威震四海,决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文章运用关于事物发展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少林精神、禅拳一体的习武之风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内在依据;唐王的封赏、皇室的庇护、少林医学、达摩的影响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朝阳  丁子 《精武》2007,(8):1-1,4
几年前,偶尔翻阅一本1999年的《世界博览》杂志,可能职业习惯使然,浏览目录页时,《印度武术——卡拉里帕亚特之秘》的标题,一下子跳人眼帘,当我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一节"达摩——卡拉里帕亚特"之后,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因此,我只有引用该文章作者母晓临先生这一节的原文:"中国人常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又说少林功夫实为天竺僧达摩所传,学术界人士对此多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7.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  相似文献   

8.
昌沧 《中华武术》2001,(12):46-47
在今年少林武术节的前夕,我在河南登封市鹅坡少林武术专修院专访了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少林居士梁以全先生。经促膝深谈后,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当今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其间也有梁以全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大名派,是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典型代表.少林武术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研究认为,少林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与其它武术流派的独特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佛家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的成功应用,以及儒、释、道三家文化对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源流、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练气发劲、基本作用的考证,认定少林鹰派武术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少林武术大支系,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丰富少林武术体系,为少林武术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尤其是少林鹰派武术的练气发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也会澄清武术上力与劲的概念,为武术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析少林武术的禅武结合与异质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与禅宗这一外来教派在少林寺特殊历史环境中的有机融合产生了震撼世界的中华瑰宝-少林武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的结合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用。禅宗教义彻底而深远地影响了少林武术的技术风格及其理论发展,并深深地渗透于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享有名门正派之称的少林武术也对禅宗在中国的推广与传播起到了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志钧 《武当》2003,(8):35-36
我国历年举办大型武术赛事,尤其是国际性的武术文化活动,一些有关部门的领导总要特别强调,中国是世界武术发祥地,中国武术有少林武当两大流派云云。但赛事一过,他们又大谈什么“张三丰达摩都不会武术”。这只能让人理解为他们看重的是商业炒作,把样子作给外人看,把好话说给外人听,而对中  相似文献   

13.
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林武术不但没有被历史所吞噬,反而形成了朴实无华、质朴粗犷,并且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拳种流派。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及少林武术文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詹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悟"成为少林武术通向化境的必由之路,并载着少林武术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从而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 明、清以来,达磨(或称“达摩”)在少林寺传授拳术的说法一直流行在武术界。达磨创造少林拳似乎成为定论。许多武术专著和体育史,居然把达磨这个印度高僧捧为中国武术的不祧之祖加以宣扬;而少林寺则俨然成为中国武术的发祥地被蒙上了神秘的外衣。由于大量有关图籍和传说的散布,使达磨传拳少林之说远播海外,至今还在继续流行。为了进一步廓清旧时代遗留在武术界的玄虚之风,有必要对我国武术史上的达磨与少林寺问题,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以便去伪存真、正本清源,更加有利于我国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已故武术史家唐豪先生,生前对这一问题曾做过不少有价值的工作,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寻迹求源提供了条件。本文的撰写得益于唐豪遗作处不少,谨此说明,并志记念。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少林寺这种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就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当地习武风俗与少林寺僧带艺入寺,为少林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僧人修禅健身以及抵御恶劣自然环境,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内部动力;寺院经济的产生和政治的需求,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外部动力;佛教的世俗化是少林武术形成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国内外久负盛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少林武术技击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育人价值、精神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由此可见,少林武术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武术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佛学和儒学交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产物。少林武术文化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化佛学——禅宗,在其文化的最深层次则体现出土生土长的中国儒学文化,传统儒学思想在少林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具体体现,但是少林武术文化又有着与儒学不完全一样的指导思想,具有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