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卫 《出版参考》2010,(11):38-38
郑秀,清华大学法律系学生。她出身名门,父亲郑晓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曾任国民党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郑秀就读于教会学校,较多地接触过西方文化,性格倔强独立,谈吐不凡,再加上她气质高雅,容貌秀丽,是很多男士倾慕的对象。曹禺,原名万家宝,当时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与后来蜚声文坛的钱钟书是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2.
吕恩 《兰台内外》2006,(6):48-48
万昭是曹禺和第一任夫人郑秀所生的女儿。近日,她向我谈起了曹禺老师70年前写《雷雨》的那段经历,也是郑秀和曹禺恋爱史中一段美好的追忆。  相似文献   

3.
徐萱女士,90岁,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其曾祖徐寿、祖父徐建寅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启蒙者和先驱者。抗战期间,当时大学尚未毕业的她,报名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不避艰苦,随洪深、金山、冼星海等人辗转于鄂北、豫南山区,宣传抗战。徐萱是国民党中执委常委、民国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的儿媳。1949年她随夫赴台湾,后移居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4.
1933年5月,丁玲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时,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整整50年之后,丁玲才知道,当年如果国民党中统特务不抓她,戴笠为头子的国民党复兴社特务也会把她抓走,她已经处在双重监视之下,注定了在劫难逃。有趣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她竟然和50年前要逮捕她的复兴社特务坐在一起开会,而且他们之间互相问候。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历史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相似文献   

5.
正黄万里:原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因反对三门峡工程成为清华大学三大右派之一,后被称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标本"。丁玉隽: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儿,黄先生的妻子,早年留学日本,后就职于清华大学。我的丈夫黄万里1911年生于上海,他是民主人士黄炎培第三子,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4年赴美,相继在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伊利诺大学学习,1937年春学成归国。  相似文献   

6.
前言思圆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距斯美特总部不远的一个村子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她70多岁,守寡了50多年。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她介绍婆家,她都推了。她说她的男人1948年被国民党抓到台湾了。她要等  相似文献   

7.
现年93岁的沈安娜面容慈祥,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的一名谍报人员,11年战斗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  相似文献   

8.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解读清华大学图书馆九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宣 《图书馆》2004,(4):28-29
我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一句话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一样的图书馆 ,虽然我们离她还很遥远很遥远 ,但捧读一册《不尽边缘———忆清华大学图书馆》 ,我又觉得她仿佛就在身旁。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九十年间 ,她敞开博大的胸襟 ,惠泽每一位清华学子。哺育了一代代英才 ,她的身影也刻在了每一位学子心中。1 “诱人而伟大”———读者心中的清华图书馆杨绛先生深情地说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 ,但最爱的是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里 ,最爱清华图书馆。”她甚至说 :“我敢肯定 ,钱钟书最爱的也…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王玉龄迎来了她的80岁寿辰。在上海市中心一处台商聚居的小区里,王玉龄和儿子一起庆贺生日。 王玉龄是国民党抗日将领张灵甫的遗孀。单从她年轻时的照片看,很像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10.
初秋的一个清晨,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在清华大学的林荫路上,她的爸爸风趣地对她说:"你可要当心点哟,千万别撞倒了这里的老爷爷,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可能是专家教授呢!"  相似文献   

11.
清华紫光扫描仪销售中心简介总经理:曹钢清华紫光扫描仪销售中心隶属于清华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校办的高新企业。她以清华大学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资源为后盾,以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促进扫描仪产品的应用普及,推动大陆扫描仪市场的发展为目标,几年来奋力开拓,辛勤...  相似文献   

12.
宋氏家庭中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虽是同根生,一生却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甚至势不两立。但她们毕竟有着不可移易的血缘关系。所以在感情上还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维系。这里记述的只是两姐妹的一段往事。一天,宋美龄在翻阅着一份份文件。倏然,一份带有机密头衔的文件跳到了她面前。这是南京政府翻印的一份中共文件。标题是:“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签名人为二姐宋庆龄。文中对国民党和蒋介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宋美龄没有看完,便把文件合上,闭目沉思。显然,她认为二姐已站到了共产党的那边了,二姐被赤化了。她想起了二姐与她不愉快的一幕。在美龄结婚的前半个月,庆龄就离开了上海,和她的好友雷娜结伴到莫斯科。她不愿参加妹妹的婚  相似文献   

13.
她曾携18个世界冠军头衔活跃乒坛十余载。她是留洋博士,退役后苦学11载,从最初26个英文字母写不全,到读完清华大学英语本科、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和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被导师评价为最用功的学生。她曾是——中国申奥形象代言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奥运村部副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现为  相似文献   

14.
李诚 《新闻天地》2010,(11):23-24
至今,她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情景。清华大学校园里,教师让她写26个英语字母,结果,“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5.
武汉联营书店,在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挺立在白色恐怖中,顽强地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她采取了种种形式和各种渠道,发行了革命书刊,提供了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因此,敌人对她极端仇视,而人民对她热情赞助。这样,她就成为双方都非常注目的一个据点。  相似文献   

16.
完美的俘虏     
一位红军女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而且她打光了子弹,被国民党的一名男兵发现。男兵把枪口对准她,让她投降。女兵视死如归。男兵动了恻隐之心。他望着女兵说:“给我做老婆吧。我可以不当兵了,和你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郑振铎因为对商务印书馆资方王云五深为不满,也因为他希望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研究与写作,遂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商务,到北平燕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任文学教授。他一到北平,就被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出版的《文学月刊》聘为顾问。他在编辑工作上悉心作了指导,还在上面发表了他公开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惨杀和迫害致死的共产党人胡也频、恽雨棠、杨贤江。接着,他又参与创刊和编辑了燕京大学国文学会主办的《文学年报》,任该刊顾问,创刊号上的所有  相似文献   

18.
书林 《档案天地》2014,(10):27-29
正国民党时期的江西上饶有过一座出名的监狱——茅家岭集中营。那里关押着八百多名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在最黑暗的岁月里,我新四军官兵与敌人顽强地斗争,发生了难计其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经受考验林莺原是江西青年事务团里的中共地下党员,皖南事变后,她被关押在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的西山监狱。敌人多次刑讯逼供让她承认是新四军派来的,要她交待组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以网络为始发站的低俗、虚假娱乐新闻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木子美日记掀起的窥视热潮方兴未艾,芙蓉姐姐又粉墨登场;郑秀癌症病逝及刘亦菲堕胎、变性等恶意的谣言竟然成为很多报刊争相转载的新闻。这些流言蜚语往往首先发轫于网络论坛或博客,然后由平面媒体跟进传播,进而成为娱乐热点。  相似文献   

20.
哭四哥     
杨刚是杨潮胞妹。杨潮被害时,她在纽约,得悉四哥噩耗后,曾写信给国民党三战区长官顾祝同,严词抗议,并指出他们这伙十恶不赦的凶手要对羊案负完全责任。同时写了这首字字愤怒,字字血泪的悼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