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已知定理或公式的“重新发现”或“独立证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2.
林立夫 《考试周刊》2011,(57):74-74
培养学生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特别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观点。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已知定理或公式的“重新发现”或“独立证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创造性思维,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因素。比如独立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品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阵地。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晓蹊 《云南教育》2001,(2):29-3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它不再是把人作为劳动力来看待 ,而是把人作为创造知识的“创造性主体”来看待。因而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 ,把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是非常必要的 ,是非常现实的。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 ,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思维的独创性是优良思维品质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包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就是培养学生能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维品质是指主体 (学生 )的数学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数学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 ,其特征表现为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这也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学思维特点 ,优化思维品质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拟就“设错—辨错—纠错”的教学方法 ,谈一谈笔者的体会 ,以供参考。(一 )设置概念性错误 ,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设置错误这里是指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各类错误的有意识运用和分析。概念性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有的学生对概…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陈娟 《现代教学》2010,(7):71-71
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励,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思维习惯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爱思维和会思维。所谓“爱思维”是指学生能主动、积极、独立地思维。“会思维”是指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思维方法,正确、灵活地思维。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已知定理或公式的"重新发现"或"独立证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10.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运用这一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品质。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应是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广义理解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活跃学生思维(2)加强信息储备,完善认知结构(3)培养综合思维,注意辩证运用。  相似文献   

12.
思维,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两大方面:爱思维和会思维。所谓“爱思维”是指学生能主动、积极、独立地思维;“会思维”是指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思维方法,正确、灵活运用到现实问题中来。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低年级数学教师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若干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应是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广义理解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活跃学生思维(2)加强信息储备,完善认知结构(3)培养综合思维,注意辨证运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独立思考,并非单纯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指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成分更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创造性思维教育缺失的现象。一方面,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念有待加强。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答案、轻过程”和“重解题技巧、轻探索发现”等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要求学生记忆公式、题型或解题思路,导致学生不善于用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缺乏合作探究等创造性品质。另一方面,教师实施数学创造性思维教育的意识并未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蔡金法等人的《做探究型教师》一书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关注思维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吴提业 《考试周刊》2009,(48):85-85
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一、在教学过程中多渠道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提到创造思维,往往想到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造。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造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具体来说,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  相似文献   

19.
数学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本上写的”。  相似文献   

20.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培养我国的四化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带有创见性但又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这里说的“创造”,不是指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学生的发现、创造和解决问题,仅仅是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例如,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中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