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组织结构模式是指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的典型形式。现代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事业部式、矩阵式、多维立体式和自由式等四种。组织结构模式的心理效应,是指各种组织结构模式对社会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以及普通组织成员的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本对四种组织结构模式的心理效应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反拨效应通常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本文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引发的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反拨效应加以分析,揭示出它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本文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今后的改革提出了建议也为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3.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认知领域中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指的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又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它对人们学习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剖析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提出在工作中合理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认知领域中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指的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又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它对人们学习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剖析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提出在工作中合理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在积极倡导创新教育的时代,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面对机遇和挑战,真正了解并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有机化学电子理论认为,分子中不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传递,其中一种是诱导效应。它是指在分子结构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按取代基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而偏移的效应。这种效应的特征是沿着碳链而传递。学生在学习诱导效应过程中,很容易与电负性混同。实际上,诱导效应,虽由电负性引起,但并不等同于电负性,因为电负性指直接相连的原子间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而诱导效应指不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诱导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比电负性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组织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实践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基于薪酬差距“两分类法”的研究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可解释的薪酬差距和不可解释的薪酬差距对组织绩效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个体工作绩效对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可解释的薪酬差距对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可解释的薪酬差距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为负向的但不显著;(2)未加以区分的薪酬差距对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剔除掉个体工作绩效之后,这种影响变得不再显著;(3)员工的个体绩效对全部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理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对提中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有积极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情感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自己人效应、马太效应)、角色效应(定位效应、瓦伦达效应、亨利效应)等具体六种效应来探讨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通过发挥这几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外,企业扩张过程中还存在网络经济效应。企业扩张的网络经济效应是指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因形成网络结构而产生的正向经济效益,包括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了解并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作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目的从促进学习扩展到"促进学习+改进绩效",说明了学习和绩效作为目的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学习和绩效为讨论对象,首先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进行说明,分别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个体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组织中学习与绩效之闸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包括两者间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认为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在从对立走向统一;最后在综合讨论基础上,构建了组织中学习与绩效的螺旋桨模型,并提出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才是专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闽南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创业者认知偏误对创业学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研究结论认为,创业者认知偏误的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信息加工、输出与反馈过程中。具体而言,创业加工与输出偏差一般会削弱开发学习与短期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创业者变得更加冒险。信息反馈偏误通过强化探索学习与短期绩效负相关关系,来影响创业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效应的分类1.集体效应基体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共同学习,互相影响,他们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互感现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同时结合时事,利用学生喜欢从众的心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例如,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隆重召开,举国上下,欢腾一片,全民都激发起学英语的热情,从国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闽南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创业者认知偏误对创业学习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研究结论认为,创业者认知偏误的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信息加工、输出与反馈过程中。具体而言,创业加工与输出偏差一般会削弱开发学习与短期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创业者变得更加冒险。信息反馈偏误通过强化探索学习与短期绩效负相关关系,来影响创业决策。  相似文献   

15.
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分析了2011年库尔勒市小学英语毕业统考对该地区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16.
自我既是一个开放的、稳定的、多维度的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在时间上延续的系统。时间自我即是指自我发展的延续性,它以现在为基点,始于过去,延伸未来,因而包括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三个成分。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趋于一致,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同化效应。相反,若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分离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明显不同,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对比效应。研究时间自我的同化和对比效应的方法主要有评价法、投射法和逆向推断法。解释这两种效应的理论模型包括基于动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和基于信息加工的选择通达模型。影响同化和对比效应的主要因素有时间距离感、时间标志、情感卷入和心境一致性。未来拟考虑将此种研究范式应用于探讨自我发展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知识要点,学生在下面却心不在焉,有的发呆,有的在桌子上乱写乱画,有的窃窃私语;下课铃一响,他们的心就飞出窗外了,自己再强调什么根本就是耳边风。其实,这不能怪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师的反复强调和拖课就是一种“超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规避“超限效应”的不良影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具体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量表和问卷对湖南省5所省属高校263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组织内有关因素进行施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组织动因。结果表明:一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关系绩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存在工龄与职务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存在性别差异;二是组织支持感通过感情承诺间接影响关系绩效,通过规范承诺间接影响任务绩效;三是感情承诺主要影响关系绩效,规范承诺既影响关系绩效又影响任务绩效;四是关系绩效影响高校教师任务绩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量表和问卷对湖南省5所省属高校263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组织内有关因素进行施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组织动因。结果表明:一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关系绩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存在工龄与职务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存在性别差异;二是组织支持感通过感情承诺间接影响关系绩效,通过规范承诺间接影响任务绩效;三是感情承诺主要影响关系绩效,规范承诺既影响关系绩效叉影响任务绩效;四是关系绩效影响高校教师任务绩效。  相似文献   

20.
社会身份突显性是指那些特定的社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通过启动的方法证明了人的多重身份能够促进或者阻碍人们的认知表现。关于自我的研究从自我参照效应扩展到了群体参照效应,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分别对自我参照效应和群体参照效应的含义、实验范式、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照分析,特别是对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具有的特殊影响进行了阐述。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范式、因变量指标、被试选取及解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内容上改进,以期丰富和发展这一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