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李长玲 《情报科学》2004,22(3):279-281,326
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同样也必须加强其内外部的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本文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知识联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久平 《情报科学》2003,21(3):266-268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新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联盟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本文讨论了知识联盟产生的原因。概念,特征以及知识联盟是如何促进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流动对于产业联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产业联盟中层流流态的显性知识与紊流流态的隐性知识的主导地位演变,借鉴种群生态学模型提出联盟具有生成——成长——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并通过两种流态的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作用对联盟的知识存量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成熟期的知识流动最为有效,知识流动能提升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系统中各机构之间知识流动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顺利运作,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从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机构知识流动的状况和演化规律,找出知识流动的瓶颈,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可以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对虚拟企业的知识流动与创新过程进行管理,服务于创造、创新这一目标.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看待与解决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问题,认为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大环境中,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重心应放在知识的共享与转化环节上,通过建设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制度平台、文化平台为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知识流动,导致的知识生产、转化和扩散受限是目前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在剖析知识转移障碍基础上,提出对策:政府应该完善系统功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导向;知识供需双方应该科学感知"知识缺口",建立内外激励机制和专门互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创新研究中的知识获取与需求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锦丹  刘鑫  刘莉 《情报科学》2003,21(12):1240-1242,1337
本文对科研人员在知识创新中的知识获取与需求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化,并更好地开发出有效支持科技创新、满足用户知识信息需求的文献知识库系统。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松涛 《现代情报》2009,29(4):39-41
本文在解析隐性知识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组织存储的基本策略;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措施,重点从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等角度入手,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信任机制,建立促进隐性知识流动、转化、创新、共享的高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其本质是知识的挖掘、应用和扩散。知识员工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承担着转化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与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责任。企业必须加强组织学习,加强知识员工的培育,建立知识型组织结构和知识型管理文化,加强加速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任何组织的知识实际上由四类知识构成,除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存在模式知识和关系知识。以各类知识的流动和相互转化为基础,知识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生成、转换和集成三种路径及多种具体途径。对这些创新路径及其特性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企业合理选择知识创新的具体战略。  相似文献   

13.
戴勇  朱桂龙  肖丁丁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46-1055
 以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流动影响组织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流动具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关系维度对知识整合维度影响最大,而认知维度对知识共享维度影响最为显著;(2)知识流动的两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但除了关系维度外,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通过知识流动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4) 在“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流动→技术创新绩效”链中,知识流动是改善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分享与合作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在阐述了知识分享的内涵以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知识分享与合作创新的动因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转换支持(CS)工具原理、行为反应触发(ART)系统原理、问题研究分析系统(PRA)原理,然后利用这些原理构建了基于分享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模型并描述了知识在系统中相关模块的流动情况以及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合作与分享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阐述了合作创新的一般特点以及知识分享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知识分享与合作的动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野中郁次郎提出的转换支持(CS)工具原理、行为反应触发(ART)系统原理,修正了问题研究分析系统(PRA)原理,然后利用这些原理构建了基于分享与合作的创新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系统相关模块中的流动情况,阐述了该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了几点系统实施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化与组织创新过程中的3个维度:知识管理、组织环境与组织创新,构建了知识创新实现的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组织因素对知识管理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管理对组织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加福  杨涛  胡森森 《科研管理》2020,41(8):248-257
知识流动效率对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协同创新领域更是如此。为有效测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加权网络(Un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UWN)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首先,基于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节点特性、节点间关系特性,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UWN模型;综合考虑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并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在成员管理中的延伸应用;最后,通过某智能手机开发企业的应用案例验证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剑琳  屠航 《现代情报》2005,25(9):190-192
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探讨了企业显性与隐性知识管理的有关模式,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各种流动与转化形式。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洪升 《情报杂志》2007,26(2):27-30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转移是促进知识创新、增值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知识的创新和增值不是轻而易举地发生的,知识本身的默会性、个体动机的差异、知识流动网络的不健全等都给知识的顺畅流动和转化带来了障碍。只有对这些障碍有清醒的判断和明确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产业集群分析对钻石模型中各个单个的要素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关注较多,对各种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的研究则不够系统和全面,而实际上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知识流动才是决定产业集群这一特殊创新系统绩效的关键。就此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知识流动的主要特点,并解释了知识流动对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