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粟臻  李蓉  李妍 《科技风》2014,(2):212-213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严重。2013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今年中国将有611万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更是多达810万。另外,2013年上半年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2.4%的大学生。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这给大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人,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改善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和创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关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连年增长。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38万。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和难以预见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周文凯 《科教文汇》2014,(3):202-203
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并且一直呈现数据上涨的趋势。因此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了大学教育中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思想压力,也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发展压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所有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最为主要。本文立足毕业生以及从社会角度剖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用"生存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观点,对目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李娜 《华夏星火》2005,(3):156-158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扩招后的2003年,全国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到2005年毕业生总数为338万人,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在许多人眼里一直炙手可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面对扩招也经受着严峻地挑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人说“都是扩招惹的祸”,还有人大声呼吁“该为扩招刹刹车了”。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6.
屠朝阳 《科教文汇》2009,(27):81-82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数据,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4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前形势下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数据,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4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前形势下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榕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92-29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2005年,全国高等农林教育在校人数达到47.7万,其中普通高等农林教育本科达到了27.3万,年增长率达13.2%。[1]与此同时,农林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却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意味着,农林院校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也会更加严峻。因此,充分认识与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广泛倡导和积极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我们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3,(1):1-4
<正>180万人考研创新高"考研热"反映"就业难"2013年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于5日至7日进行。180万人报考再创考研人数新高。由高校扩招带来的"考研热"在中国持续升温。1999年开始高校本科扩招,第一届学生2003年毕业,当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即创纪录地达到79.7万,10年过后已增长百万,平均每年增长10万人。  相似文献   

11.
周文凯 《科教文汇》2014,(9):202-203
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并且一直呈现数据上涨的趋势。因此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了大学教育中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思想压力,也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发展压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所有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最为主要。本文立足毕业生以及从社会角度剖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用“生存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观点,对目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据相关统计,2012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达到680万人,2013年达到了近700万人,竞争激烈,就业困难,以及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双重背景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工作,然而,因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诸多制约因素,实际效果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3,(10):13-13
<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再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19万,成为"世上最难就业年。"从今年初开始,国家及各省市对今年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多次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深入细致的要求,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针对此项工作由局长、分管副局长亲自牵头召开了多次、多形式的会议,具体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会议精神,并对我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今年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顺利推进。我们市人才交流中心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服务部门,也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项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和就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着2010年630万大学毕业生,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本专科大学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国内某就业网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调查显示:2010年的就业形势无疑是30年来最严峻的!由此可见2010年高校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做了三年毕业班辅导员,深知就业指导对学生择业、就业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客观情况悉心发现问题、深思问题根源、总结经验、寻求解决方法,努力正确引导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对毕业生的包分配取消了,但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或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常常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不高。教育具有滞后效应,从招生到就业至少相隔4~5年,可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上一些地区和学校又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等问题,以致毕业生就业时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衡。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然而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很多人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仍然等学校安排,等用人单位来招聘。  相似文献   

16.
董媛 《今日科苑》2009,(18):198-200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累计达1090万人。但伴随迅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就业情况增长不明显,从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2004年—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是73%、72.6%、70%、70%、70%,高校毕业生已经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皇帝女儿不愁嫁",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文章在阐述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同时,提出地方本科院校注意扬长避短,主动适应地方和行业的发展,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业具有自己的优势。提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采取确实有力的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开设窗口、搭建平台、拓宽道路,寻找更多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中国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探究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进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网络招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快捷有效的就业渠道。文章分析了目前众多招聘形式中网络招聘的优势,给出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校园招聘网站的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19.
<正>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495万,而到了2013年其人数增加到699万人,同比增加了41.21%,到2014年其人数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28万人,高达727万,2015年其人数持续增长到749万~([1])。有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比2015年将新增高校毕业生16万人,2016年留学归来的毕业生约30万人,则2016年待就业的人数庞大,将超过1000万(包括往年未就业人数)~([2-3])。2016年我国经济形势依旧严峻,随着毕业生总量的增加,就业竞争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正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世界第一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550多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半数以上来自中国和印度。数据显示,中国与印度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在全球所占比例高达55%。在2013年,中国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共160万人,印度则有140万人。2013年中国有36万人的死因与煤炭污染有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数将介于99万至13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