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围绕课程实践教学目的而展开的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动态过程,它已成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时空同一师生互动、时空分离师生互动和超时空师生互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的三种基本模式,它们各自发挥着独特而又互补的重要作用。而坚持以人为本和“两个为主”,则是充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探索尝试,事实表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师生之间达到了平等的良性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主体问性转向的融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方式选择等问题。在明确在主体间性转向维度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教师问、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三个环节;践行学生主体、互动教学、共同发展等理念;通过采用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社区实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和实现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的现实要求。社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观念,重视社区实践教学,协调好社区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的关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处理好社区实践过程和社区实践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师生多级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合作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追求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交往缺失的现象,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交往式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有着较强主体意识的群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主体性教学,是一个需要深化研究和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性发挥的并不充分,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致使教学实效性较差。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性发挥欠佳的原因和实施主体性教学价值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树立主体教学理念、和谐主体教学关系、明确主体教学目标、改进主体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实践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真正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富有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载体;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郑小燕 《文教资料》2011,(8):201-202
传统的单向型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必须构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无疑是焕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活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维度建设,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互动等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维度上.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引领性维度建设是关键;学生主体作用的内驱力激活维度建设是根本;师生相向互动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维度建设是核心.  相似文献   

10.
胡满英 《考试周刊》2010,(15):207-20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主渠道。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主体的教学热情和教研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