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达 《考试周刊》2008,(20):121-122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同化、内化、外化三个环节,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认识,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指出,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使学生受到国策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面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热潮滚滚的形势,作为地理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渗透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实现上述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 一、利用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西部。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西部。教师可指导学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10)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教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科学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  相似文献   

5.
柴淑霞 《考试周刊》2012,(45):120-12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取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环境心理的环境素质教育活动.最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质量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环境公德。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科学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有这些都是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科学与人类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地理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地理素养教育的意义1.地理学科之属性与发展决定了地理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地理课是中学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地理教育还肩负着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育人导向功能的重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届国际地理学会的主题,就可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地理区域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②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问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人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④深  相似文献   

10.
从市场经济看地理国情教育辽源市五中于宝昭地理教学有丰富的国情教育内涵,从市场经济看地理国情教育就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与地理国情教育的结合点。一、价值观与资源观的结合我国资源环境、特点是进行地理国情教育的最好素材,并引导学生懂得自然...  相似文献   

11.
曹红艳 《考试周刊》2011,(33):153-153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进而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地理情感,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师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将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思想性是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这就是要通过地理课堂向孩子们渗透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将环境保护和可持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以其思想性、地理性、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荨众多学科,对地理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还要有正确的持续发展观;懂得人类发展是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显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完全可以被认为是地理教育的价值,但更确切地说,这仅是我国地理教育的理论目标,是书面的地理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因为地理学科在学生进入大学的考试分数中占有一定比例,使学校的地理教育具有了…  相似文献   

16.
沈江 《今日教育》2005,(11):27-28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文件,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数量和发展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观,懂得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将之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一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有的重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最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观能够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系统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系统是一种联系方式,是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特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应充分发挥在教材内容上独有的教育“生长点”,抓住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具体分析教材内容,做到以理服人,使学生能自然接受和正确认识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现。 一、明确资源、人口和环境这3者之间的关系 (1)资源、人口都是环境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今天的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自然、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树立全球意识、训练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加强地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更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注意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