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拟就语课程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建构性评价,以和广大语教育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兴衰与成败。如今,在课改春风指过的课改区里,新的评价方式使课堂气氛更浓了,学生更活跃了。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们更喜欢上课了,新课程所散发出的人文关怀让每住学生都得到了学习的信心,潜能得到了发挥。课堂一改传统评价方式的古板、教条,而呈现出灵活和多姿多彩。新课程评价正在悄然改变着学生,更在改变着教师们。本期选编了七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有改革评价方式探索的,也有对现行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和反省的,刊登出以引起大家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改革也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避免了以往量化评价的不足,是一种更人性化的评价方法。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这一评价方法,并对其在小学语文评价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程怎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评价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大作用,是课程改革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课程改革成败得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专家的引领是“拉”,那么课程评价即是“推”,“推”与“拉”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二者不可或缺。冷眼观看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就会发现,我国的课程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还十分薄弱。这种“推”力不足的状况势必延缓我国课改的进程,应当引起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刘红云 《湖北教育》2003,(12):46-47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谈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时曾指出,要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剑平 《新作文》2004,(5):9-11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六大目标中.有一十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关于评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与发展呼唤新型的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军 《天中学刊》2006,21(4):15-17
课程改革活动促进了人们对课程评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但从课程评价的现状看,课程评价却被过于泛化,而泛化的结果使课程评价被淹没在其他一般性的课程评价之中,从而削弱了对课程评价的研究。因此,还原课程评价的本来面目,并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评价研究领域,这对于建构课程理论与教育评价以及我国的课程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启示意义:⑴教学过程的改革;⑵课程评价的改革;⑶课程开发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转变评价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改革对于课程改革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除了满腔的热情外,我们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进行反思,科学、理性地对待评价改革工作,以期少走弯路,不走过场。我校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实验学校,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新课程评价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克服评价改革的急…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开始之前进行需求评价;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审视和反思这些课程评价工作,当前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如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使课程改革良性发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未来的课程评价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如何认识课程改革、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关系.是当前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专语文课程改革来说,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的综合索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但现在课程改革也遇到了与之发展不协调的因素——评价制度,它已慢慢地对课程改革的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现行的评价制度依然是过去的一套,它根本没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迅速地改革自身。如果说改革,那也只是在理论探讨阶段,根本没有以可具体操作性实施于新课程改革的阶段性评价。笔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改革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反思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也是应时而生,大量地“创生”着,其中也不乏课程评价理论的论述。审视时下的课程评价理论,我们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课程评价的全部吗?如果不是,课程评价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我们的课程评价理论为什么只集中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原因何在?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师应该如何对课程进行有效地评价?本文试图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各位学者同仁。一、课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课程评价理念的变革,发展性课程评价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但是对于其具体的适用和实施,主要存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笔者认为,鉴于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特点,我们也很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提倡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必要性,并对职业教育在实施发展性课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因素是看评价制度的改革能否与课程改革配套进行.以往的许多教学改革之所以受阻以至夭折,就是因为对学生与教师的评价制度同教改的目标、意向相左.突出表现在评价制度作为硬性的标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机械的片面的量化,使得教改在传统评价体系这一瓶颈的制约力下难以获得适宜的生存土壤.要推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同步改革评价制度,这一理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评价改革大体经历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如今已步入建构时期。因为课程评价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也不  相似文献   

19.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已深入到课程与教学领域。 2 0世纪末 ,我国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问题也有了相当的认识。但若深入探讨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的理论 ,全面考察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现状 ,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 2 0 0 1年 6月 8日 ,教育部经过国务院同意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展。评价是保证改革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改革的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已有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