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记,是用文字记录别人的口语,也叫听写。听记是理解、记忆、书写的综合训练。听记的材料是现成的,用不着学生去搜集、构思。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运用文字符号记录口语上,集中精力进行字、词、句的书面训练。字、词、句的书面化是学生书面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在听记时把它游离出来进行单项训练,这样就分解了书面作文训练,降低了难度。学会记录别人的口语,到作文时记录自己的口语就容易得多,为作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听记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写,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都得到锻炼。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感加强,头脑反应灵敏。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写听课笔记,能做会议记录,这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感官,换句话说,是通过视觉、听觉、嗅啦、味觉、触觉这"五觉"进行的。学生们往往重视视觉亦即"观察"的训练,忽视另外"四觉"的训练,因此写出的作文如黑白画面,色彩单词,鲜有立体感。作家则不然,他充分调动"五觉"感知世界,因而写出的文章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和灵气。譬如冯牧在《湖光山色之间》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在潺潺的河水边,在峻峭的山坡上,身上披满  相似文献   

3.
一、集束型活动作文教学的提出 现实的作文教学现状并不容人乐观。现用教材中虽有作文训练安排,但是,有的训练内容与本单元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七《记一件打动我们心灵的事》、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有的训练内容情感、兴趣指向单一,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有的甚至会使儿童受伤的情感雪上加霜,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二的“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以及习作四的“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等等。  相似文献   

4.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作文题目可谓“壶小乾坤大,字少内容多”。将作文题目分析得透彻、准确,对作文来说无疑是初战告捷。但如果审题出现失误,则会一步“看”错,满“篇”皆输。审题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看“三词”,这一点在小学作文中尤显突出。一、什么是“三词”在小学生记叙作文的题目中,一般有一个这样的词,它鲜明地指出了写作对象,让我们知道这篇作文是记人、叙事、描景或状物,这个词我们就叫它“中心词”。如《一个勤劳的人》,其中“人”就是中心词,它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篇作文是记人的。在作文题目中往往还有一个这样的词,…  相似文献   

5.
“五段式”作文教学课型简介山东烟台市芝罘区教研室张绪莲“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是把一次作文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具体操作起来,便是五个课型。1.准备酝酿课(课外进行)这是一个分散的课型。说它分散,是因为它是在课内、课外零零散散地进行的。具体做法如...  相似文献   

6.
罗素说过:美好的人生是一种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指导的生活。绘画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为了使学生在绘画教学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五觉”、“五度”训练。一、运用五种感官观察事物以及画面对感观效应的刻画———艺术体验要画好一幅画需要贮存大量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只有把各方面信息整理归纳后,再利用绘画媒材物化出来,才能创作出主题鲜明、画面生动的作品。“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于客观世界的感觉。”(毛泽东)“五觉”训练就是对人的五种感官的训练。1.练视觉。眼睛可输入信…  相似文献   

7.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的体会是: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四快”能力。一、快速听记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靠耳听眼看,其中约1/3的信息是通过耳听这条渠道进入大脑的。一般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习惯于一问一答的简单方式,忽视了对“耳听脑记”能力的训练。为了开发学生用脑贮存信息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是烟台市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实验课题。该课题被山东省教委列为重点推广的十项教改成果之一。现就“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结构、各段教学任务以及与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相比较所显示的优势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期为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推广先进教研经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点信息。一、“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结构及各段主要教学任务“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是把一次作文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五个课型:准备酝酿课、试写初稿课、评议例文课、自行修改课、鉴赏总结课。准备酝酿课是学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往往把写作的那一周叫“作文周”,讲读课文的那一周叫“阅读周”。“天天读作文”就是说在“作文周”期间,每天在课堂上读学生的作文,直至读完该班每个同学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对于刚学作文的小学生,我认为也应遵循这一认识规律进行习作训练——即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讲评点拨,一题多练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小语第五册第二单元“记一次家务劳动”的作文训练,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个体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身等感觉器官。没有感知觉的获得,一切心理现象都无从发生。在个体的感官中,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感官,是脑、眼、耳、口、手五种。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地“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用手做”、“用脑想”,亦即坚持“五体并用”的训练原则,使学生获得综合的感知觉刺激,就可能高质量、快速度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1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积累素材。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感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可以记一句,也可以写几百字。学生从写日记入手,每天记一点,日积月累,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学生一人写教师一人看”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我在近几年来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实施了“分组合本”式作文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合本”作文训练方式,是受学生轮流记载班级日记一事的启迪而采取的。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把语文教学和班务工作结合起来,从1984年起我把由学生干部记录的条文式班级日记改为由全班同学轮流执笔的散文式班级日记。过去条文式班级日记只记录一些“迟到缺席”、“课堂纪律”、“表  相似文献   

15.
每天进行15分钟“听 记”训练,由教师读一句话 或一段话,让学生记录下 来,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听 记的能力,而且也是积累 写作材料的好方法。 “听记”训练一般应注 意:对名人格言、警句,教 师要读得慢一点,要求学 生要记得一字不漏,绝对 准确。有关描写的句段,教 师读时可以适当地快一 些,让学生重点记录句子 中的中心词。记录后,在保 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让  相似文献   

16.
“记一次野炊活动”是小学语文第10册“基础训练7”的作文训练。我设计这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分步要求,综合训练,组织活动,贴近生活”。 第一步:我把要开展一次野炊活动的消息告诉学生,正值学生急于开展活动之时,我提出要求:根据大家确定的活动时间、内容,每人按通知的格式、要求拟写一个通知,通知全校各中队。谁写得简明扼  相似文献   

17.
在近两年的高考中,涌现了一批小小说和故事新编类的优秀作文,其中也有一些摹仿抄袭之作。实际上,这类作文完全可以用移花接木形式,将故事加以移植与改装,来避免抄袭。如小小说中有一篇叫《红楼选美记》,有位同学机智地把这故事情节移植到《水浒传》中,写了篇题为《梁山选美记》的作文,并采用了许多网络术语,叙写了宋江被选为梁山形象大使的全过程,讽刺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喝彩。《杂文报》上有篇文章叫《悟空下岗记》,有位同学在考试时把这故事移植到《三国演义》中,写了篇《马超下岗记》,讽刺了社会上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下岗…  相似文献   

18.
“有中心,有条理”是大纲对五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继第九册提出“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的作文训练目标后,第十册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同步,进一步提出了“有条理”的训练主线。如何在作文综合训练,以及读写结合的全过程中,自觉地贯彻这一训练主线,是落实本册作文训练重点的保证。 一、读中领会,写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听记作文可以得到广泛素材,这对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听记作文就是倾听别人朗读优美的文章,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记录相关的美句或者关键词等,按照不同的记忆方式将文章有效记录下来。听记作文所记录的文章和原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听记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文章的故事情节、语言以及构思进行语言表达。另外,听记训练当中有多种作文素材,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可以达到培养作文兴趣,提升思维以及表达能力的目的。基于此,以下对听记作文素材对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义务教材中年级关于写的训练项目有五点,五册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思考·练习”和基础训练的阅读中渗透);六册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例话”中列出)。这样的编排,突出了中年级作文写好片断的训练要求,重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及连句成段能力的培养。 一、抓好“两个储备”,为写段作好铺垫 我们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叫语言材料的储备;把写作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叫写作材料的储备。中年级是低年级的继续,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词和句的训练比重大,形式多。单说造句训练,五、六册中就有56个词语要求造句,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造好句子。例如用“终于”造句,如果学生造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