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功民 《职业圈》2011,(29):160-160
歌词是声乐的载体,词情的魅力是声乐艺术魅力的基础 声乐中的文学成分体现在声乐作品的歌词上,歌声是歌词音乐形式的反应。所唱出的是带音乐的文学语言文本。这种文学语言是具有语义性的,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用人声歌唱的《欢乐颂》。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英雄性和斗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少年时代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就经常充萦耳际,而今崇敬之情有增无减。但自知分析这样的恢宏巨作,除个人能力的限制外,还有众多前辈大师的影响,深惧又变成他们观点的一种转述。但当笔者聆听了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录音版本和亨利阿杜夫指挥慕  相似文献   

3.
苏童是一位擅长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且有别于传统女性的另类形象,他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如《红粉》中徘徊于解放与继续沦落中的秋仪、《妻妾成群》中陈家老宅中的颂莲以及《黄雀记》中的仙女,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女性有着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银杏之杰     
多年以前,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是哪种植物,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5.
将屈原的《天问》和《约伯记》来做一个比较性的探讨,无论在方法,背景,情节及内容上都有它一定的局限及难处。就二人的遭遇来说,在实质上已有极大的不同。《天问》,正如屈原好些作品一样,是他官场失意以及流放生涯的产物。诗人当时感到最痛苦的,显然是失去了“忠君报国”的机会。这种打击对传统的中国忠臣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导致屈原受苦的,甚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人为”的。具体地来说,是对他失信的昏君以及妒忌他的小人们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帝或撒旦。约伯的不辜遭遇基本上是个人的命运问题。但这命运却不是盲目或偶然的。因为整个戏剧的导演是上帝自己。约伯的苦难是撒旦在“全能全知”的上帝的特别许可之下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评《女巫》     
在深沉的夜色中,……蚯蚓“(口瞿)(口瞿)”的叫声,从地心深处传出——这压抑的顽强的叫声,在观世法师听来,是死亡的挽歌,也是人生苦难命运的赞歌。 ——《女巫》下卷第七章  相似文献   

7.
麦尔维尔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白鲸》是他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白鲸》以捕杀白鲸为主线展开故事,既有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讴歌与崇拜,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以及对人性的赞美和忧思。本文将对麦尔维尔《白鲸》中所蕴藏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探析,提炼其对后世的警醒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人在写自传,已写了100余万字。那天晚上,在这位长者素朴的杭州寓所里,我只看了他的部分章节,就被深深感动了。这是一个人的经历,但绝对不是芸芸众生的寻常故事。在他那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中,有风雷激昂的时代强音,也有悠扬的民族文化乐章。他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国际反侵略协会定为会歌,曾唱响全球;他的经典之作《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音乐教材”,至今盛唱不衰。他不仅仅是音乐家,更是教育家,他推崇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道尔顿制”,并一生致力于实践……这位长者便是周大风,…  相似文献   

9.
何宝民 《文化学刊》2014,(4):185-189
<正>魏猛克(1911-1984)漫画鲁迅,开始在《论语》杂志。1933年6月1日出版的第18期《论语》上,有一幅漫画引起读者注意:画面上高尔基和鲁迅站在一起,一个高大,一个矮小,画下标题:《鲁迅与高尔基》。漫画的作者魏猛克,原名魏干松,笔名另有猛克、克、孟克等,湖南长沙人。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一边画画,一边开始文学创作,写的短评、随笔发表在《曼陀罗》(一个他自办的小刊  相似文献   

10.
萧乾是我国著名的记者、作家、翻译家。朱镕基总理称他为著作等身誉满天下的人。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他的青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少年萧乾》记录了萧乾青少年时代的悲惨命运和坎坷经历。书中共有7章:依依思慈母、贫溅不能移、铁  相似文献   

11.
电影《黛绿年华》是根据郑慧原著小说改编,但它实质上有着明显的张爱玲小说痕迹,影片在不少地方参考借鉴小说《第一炉香》,如二者所描述的基本场景、情节、人物等颇为相似,这也是电影《黛绿年华》与小说《第一炉香》》得以比较的重要基础。但电影导演对小说《第一炉香》的人物命运等进行了适当地改编整理,两个作品在故事基调、人物塑造与结局主题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对二者进行比较探析,以期更好地展现不同艺术表现手段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初,我受命主持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这次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与过去的《曾文正公全集》有很大的不同。同治十一年春,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被朝廷谥为文正。曾国藩生前曾说过,他的文字不刻集公开发行,只留与子孙观览,其原因是价值不高,“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他以此种理由拒绝刻集,或许是真的出于谦虚,或许另有考虑。但是,其家人并未遵照他的这个遗嘱,在他死后的第五年,即光绪二年,由湖广总督李瀚章牵头,有他的弟弟国荃及儿子纪泽参与编辑的《曾文正公全集》便刻印问世了。这套书出来后,立即成为风行海内的…  相似文献   

13.
展江 《对外大传播》2008,(10):53-54
《纽约时报》2008年8月31日刊登了专栏作家托马斯&#183;弗里德曼的文章《来自华南的明信片》,有人戏言,这是在给广东免费做广告。这段中国对外传播的佳话源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一本闻名全球的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隐曼的“神交”,早在他任重庆市委领导期间就十分赞同《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表述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观念,并号召当地官员阅读此书,他还邀请弗里德曼到重庆做客,  相似文献   

14.
顾艳 《文化交流》2006,(1):48-50
由台湾联合昆剧团与上海昆剧团合演的新编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巡回演出来到杭州,来到《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颇有其溯源意义。该剧编剧是我的朋友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海峡两岸在昆剧方面的互动最早是由他带动的。早在1990年秋,他参加了一  相似文献   

15.
周瑜这个人物在正史当中属于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形象,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其变为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的人。作为小说形象的周瑜显现出性格悲剧以及命运悲剧。导致周瑜悲剧性的因素有:《三国演义》二元叙事结构、历史真实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错位、周瑜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正是因为周瑜强烈的悲剧性,才使他的形象变得异常丰满,具有了非同一般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风》《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是明清时期的优秀作品之一。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是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小说。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但看问题全面,既要看到科举制度不好的一面,社会黑暗,考场昏聩,到处都有不公平的现象;但同时也要看到好的一面,科举制度让许多寒门子弟有机会改变自己甚至是家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郭嘉 《文化交流》2016,(10):62-65
2016年9月5日,浙江作家海飞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麻雀》登陆荧屏.海飞是个温情的人,但坚持认为自己欣赏残酷,奇怪的是,二者在他身上好像并行不悖,一如他笔下民国时期繁华柔软的上海,鲜血与死亡却稀松平常.海飞是个横空出世的小说家,凭着对文字的天赋和执拗,瞬间改变了既定的潦草杂乱的生活,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他误打误撞进入编剧圈后,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花红花火》《麻雀》,还有《太平公主秘史》《隋唐英雄》逐一呈现.他已然深陷谍战、迷恋传奇,就像喝一盅温润的绍兴黄酒,吱的几口下去,灯光柔美起来,眼神迷离惬意,微醺的悠然自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19.
《浣纱记》是一部"以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的戏剧,其中位于敌对双方阵营的重臣——范蠡和伍子胥,是忠臣的代表,但其结局大不相同。范蠡是侠义之士,他完成了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伍子胥是忠烈之臣,他虽有一身的抱负,奈何受奸人挑唆,未能一展宏图,但他完成了对自己、对帝王的承诺,虽有怨但无悔。古代戏曲作品中忠臣表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20.
恩师潘天寿1947年辞去国立艺专校长职务,卸下重担,尔后便专心作画。他于1948年戊子所作的《松鹰》《诵经僧》《归友晤谈图》《烟雨蛙声》《观鱼图》《柏园图》等都成为精品。这年年底,我到“望吴山楼”看望老师,他高兴地拿出这些近作给我欣赏,并一一作了指点,使我痴迷地度过了大半天。时隔十年后的1958年,我在杭州收藏到的这幅《竹石幽兰图》,就是恩师这年秋凉时所作。这幅四尺对开的狭长之画,竹竿以右下角根部直上到顶,以挺秀之笔出之;竹叶浓淡偃仰,疏密精当有致,姿态生动,如临清风而舒展摇曳;左下部用粗笔重墨画带斜方形之石,并用焦墨点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