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之际,转型高校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科学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要达到以上目的,就需要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上做好顶层设计,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转型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基础,提出了转型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人才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问题,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赛的有关数据,发现漳州属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还存在参与度不高、与地区产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原因包括认识偏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资源短缺等。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业调整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竞 《教育探索》2022,(9):40-45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焦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新就业形态成为年青人就业的新趋势,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大学生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呈现出新就业方式普及化、发展模式的多元化、职业趋向无边界化等特征。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观念和职业期望发生转变”等问题,应从升级就业质量评价标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就业服务政策转型三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新就业形态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产业升级和高校扩招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并存.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方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亟需重新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切实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职业实践、...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难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再度升级,如何缓解这一难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当下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综观大学生就业难,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但是,作为"生产"大学生产品的高等院校在人才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探讨金融危机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可以做出的改进,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危机转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从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精细化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与行业和企业界广泛联合,走产学研协同育人之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辽宁经济发展与就业整体关系,发现辽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不利于就业。通过分析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预测,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空间巨大。通过分析辽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结合辽宁高校人才供给情况,认为应该优化电子行业和航空航天高端人才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提高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投入水平;结合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简要分析一些行业的就业预期情况,很多重复性高、规则性强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大学人才培养需要转型或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同时并存,引发了大学生数量是否超过产业升级承载能力的困惑,这已深刻影响到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已有研究从静态、单向因果关系视角研究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难以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基于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从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互动效应视角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单向因果关系看,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不具有显著正影响;第二,从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看,不仅产业升级显著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而且大学生就业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第三,从区域比较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更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说明产业高级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总之,正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能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才确保了产业升级对大学生的需求,这是"技能加速理论"在中国的体现,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生需求具有长期动态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坚定既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发展,经济依据新常态大逻辑运行,传统产业的深度调整对低素质劳动力产生排挤效应,新兴产业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全新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人才产生了庞大需求。面对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高校亟须积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改革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提升区域性就业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就业重心的转移,地方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这样,"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是地方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为此,地方高校必须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企业开具订单;二是高校照单培养;三是中介协调培训;四是基地提升能力。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