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审读不可懒动笔●路景云【夏县】审读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做好审读笔记则是搞好审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徐特立老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作为编辑人员在审稿时则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稿”的习惯。但据我所知,在审读过程中,坚持做审读笔记者人数并不多,因...  相似文献   

2.
不动笔墨不看稿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回,学生们向他求教看书的经验,他回答了七个字:“不动笔墨不看书”。举一反三,我想到,看书与看稿,似有许多相近处。借用徐老看书的七字诀,编辑看稿,能否将“书”字更为“稿”字? 如果说,“不动笔墨不看稿”是被编辑生活的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人民出版社总编室工作,那时的出版社不多,社会科学门类的书稿,除文学艺术外,大都是送交人民出版社。社领导制定了缜密的审读程序,各编辑室认真贯彻三审制,三道关口都很仔细,特别是编辑初审,审读意见少者写三五页,多者写十来页,甚至二三十页,记得当时编辑张梁木、张夜虹就以写长篇审读意见,传为美谈。但那  相似文献   

4.
审读稿件是目前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无论是编辑组织的稿还是自发寄来的稿件,都要审读,审读就是对稿子作出评价和提出处理意见,这是决定稿子是用是退,还是需要修改的一项工作。出版社实行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室主任复审、总编决审。审读稿件后,要写审读报告(也称审稿意见)。审读报告要对稿件的处理提出明确的意见。因此,审读报告是每一个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必然用到的一种编辑应用文体。审读报告是在对稿件进行认真、仔细、全面地审读之后写出的。稿件如何审读,这  相似文献   

5.
试论三级审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读原稿是“编辑六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无论是自发来稿还是编辑自己组织的约稿都要审读,其目的是要对书稿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评价,及提出恰如其分的处理意见.出版社对书稿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复审(二审)和总编辑终审(三审)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对这一制度似有争议,归纳之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是  相似文献   

6.
编辑应重视写审读报告时培育审阅完一部书稿以后写审读报告,是编辑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编辑发稿量的增大,在一些编辑那里,写审读报告成f应付差事。“无政治问题,符合出版要求,可以出版”似乎成了审读报告的固定格式。其实,写好审读报告不论对出版社还是对...  相似文献   

7.
审读,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编辑过程中的审读,即初审、复审、终审.第二类是出版物出版发行后,由读者和书评家进行审读.这后一类审读过去带有自发性质,报刊社和出版社一般并不很重视.本文所指审读,属于第二类,但同传统的作法不完全一样,它是报刊书籍出版后,单位主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对自己的出版物进行审读,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经责任编辑初审,认为译稿基本可用,后由林穗芳同志复审,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征得译者同意后作退稿处理。此复审意见写于1992年,我国尚未加入国际版权公约。目前普遍忽视译稿的审读工作,刊发此文,意在引起重视,希望翻译书刊编辑介绍自己的审读经验。  相似文献   

9.
三审制评议     
三审制是在五十年代初确立下来的。1952年10月,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为审稿的基本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第五条第一款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辑制度。”《规定》所要求的三审,是指对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如果一部书稿,经过初审,认为不宜采用,再经编辑室主任复审,如同意初审意见,一般即作退稿处理,不再经总编终审。这就是说,对于不采用的书稿,一般只经二审。如果复审者不同意初审的退稿意见,而初审者坚持时,或者复审者认为有必要请总编裁决时,也可经由终审决定。对于采用稿,五、六十年代在实际工作中还不止三审。一般是四审: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复审、编辑室主任这一审称为复核,最后由总编辑决审——即终审。  相似文献   

10.
初做编辑工作的青年同志,常常不大会写书稿审读报告。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写审读报告的时候,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过于简单,内容不够具体。看了一部稿子,写上几行概念性的话就完事,如“此稿观点正确,知识丰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之类的话。至于稿子里讲了哪些观点,介绍了哪些知识,为什么说它的观点是正确的、知识是丰富的,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则一概没有写上。别人看了,对稿子无从判断。另一个毛病是过于  相似文献   

11.
某师政治部主任写了一个小品,一家杂志拟刊用。编辑去电话与这位主任商量:可否将其中一个地方改改。这位主任接到电话提出,如果不改,也许效果更好。那位编辑听完主任的理由,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末尾还叮嘱这位主任,希望以后多写独具特色的东西,多提不同意见,因为这样编辑喜欢,读者喜欢,部队需要。由此联想到时下有些新闻报道人员,绝对“尊重”编辑意见,对编辑的话只会“是!是!”“好!好!”,没有一星半点异议。只要编辑编稿,换上啥例子都行,怎么改都可以,那怕面目全非,只要作者是自己的名字就行,以致所“写…  相似文献   

12.
金永勤 《编辑学报》2009,21(3):243-244
探讨医学期刊编辑对医学文稿进行完善审稿的作用,包括以下内容:认真做好初审、准确选好审稿人、严格遵守审稿制度以利于慎重妥善地处理审稿意见分歧以及精心写好退修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有人主张“不动笔墨不读书”,讲的是读书要随手作笔记。并非一味在书上写字。有些书,版本平常又易于购置,在书的天地头和字里行间写下想说的话, 自然可以;有些书,版本贵重又属罕见,还是以不信手涂鸦为好。我有过教训。有一部五家评五彩印《杜工部集》,还有一部三家评五彩印《李义山诗集》,都是清代精刻本,现在不多见了。买来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在书楣上写了一些字。现在看来,评语很不精采,字又写得难看,十分后悔。好在“污染”不多,否则  相似文献   

14.
有些通讯员队伍的稿件,尽管写得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笔也相当流畅,但如果仔细一看,则美中不足——不是这个地方有错别字,就是那个标点用得不正确,等等。这些同志或许会认为,稿子有点小缺点无关大碍,编辑会斧正的。这种把“文病”甩给编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一些通讯员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想法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与编辑将心比心。编者们每天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通讯员们如果把“文病”甩给他们,势必会给编者们增添更大的工作量。编辑一旦没注意漏下了你文中的小毛病,就会影响稿件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有些通讯员还没有理解“好…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文稿的科学性差错与编辑防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万武 《编辑学报》2001,13(3):138-139
阐述科技文稿中科学性差错的隐匿性和复杂性。认为防范科学性差错是编辑的社会职责,决不能一味依赖审稿专家。编辑应把科学性差错的防范贯穿于初审、复审、编辑加工、校对和印前审读等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的“把门人”。  相似文献   

16.
在编辑工作中,审读稿件,核实材料,常常会碰到一些知识性和资料性问题,需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工具书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编辑不重视对工具书的利用,遇到疑难时不勤翻检,就容易犯错误、闹笑话。有这样两则例子:  相似文献   

17.
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的编辑工作重点是进行社会活动,搜集信息,掌握学术动态,组织稿件。而在我们的编辑业务中,这些工作仅仅是编稿以前的一部分活动,有些老编辑称它为“编前工作”。编辑要不要改稿,国内也在进行着一番不十分引人注目的讨论。当然,我们现在都还要求认真审读、退修和编辑加工,不这样做也不符合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有幸第二次参加了本师新闻报道学习班。在实习采访中,有位同学在一天之内就采写了四篇稿件,在分寄时,他叫我看了一下,我看后直言不讳地说:“写得比较成功,只是有。两篇标题不怎么样,最好改一下。”他听后莞尔一笑道:“嘿!只要内容能中编辑的眼就行了。”他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那几天报社沈编辑为了修改学员的新闻标题,整整一上午冥思苦想的情景;并由此联想到有些通讯员在拟制标题时那种不可取的依赖思想。这些同志认为只要把内文写好,就算完成了一篇稿子的全部任务,心想编辑一定会给加上一个漂亮的标题。殊不知,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往往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俊  赵燕  胡小洋 《编辑学报》2012,24(6):536-538
编辑初审及刊后审查中常发现科技论文中存在一些数据方面的问题,有些数据错误甚至很严重。针对科技论文中常见的3大类8小类数据问题,建议编辑按一定的审读程序,综合采用比对全文各处、利用科学常识、审查方法设计、进行简单计算、借助权威软件、依托各种资源等方法来加强编辑审读,以最大化地避免和有效解决科技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相似文献   

20.
序:整日伏在案头,编呀写,写呀编,总感到有些东西既写不进“评论员”,也编不进“本报讯”,令人不无遗憾。有一天,我在隆隆的机声的伴奏下发现,工人在制作零件时,即使是利用黄金白银做原材料,也会剩下一些边角废料。于是,我受到了启迪:记者和编辑在新闻这个“厂房”里,原来亦同工人在机床边操作一样,笔下也会出现一些“下脚料”呢。爱惜它们吧,将其打扫起来,重新加工一下。也许就成了一些有用的“小玩意儿”。下面“展销”的就是“本报讯的下脚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