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资源科学》2009,31(6):1051-1060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但不是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罗芳  刘继伟 《现代情报》2005,25(9):224-224,F0003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了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和吉林省能源供求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吉林省能源供求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易跃明 《内江科技》2010,31(10):152-153
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采用了模型的方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素分析法,对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因素分解,以期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进行反映:结合广西经济增长的实际数据进行论证,因素分析和模型判断的结合分析方法,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刘炳胜  郭慧文  王丹  陈思 《预测》2023,(2):59-66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爆发的历史交汇时期,发展新基建是开辟新型发展路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现有研究大多定性分析新基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明确新基建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省区市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他地区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本地区经济增长,即新基建投资具有虹吸效应。此外,在不同区域,新基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本研究为新基建投资的布局及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多因素共生角度出发,将Solow模型中的资本进行分解,即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利用1978—2009年的各种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情况的年度数据,构建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把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纳入研究框架与模型中,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动趋势比经济增长更加敏感,并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增加并持久。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相对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经济系统来讲应视为内生变量。  相似文献   

6.
对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理论研究上,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任务模型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人工智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在OLG模型从微观层面出发,认为人工智能会对经济长期增长带来负面效应。在实证研究上,变量衡量指标的不一致和生产率测算指标的不同是导致结论出现分歧的重要原因。从不同行业来看,人工智能对重复性较高、生产成本攀升、资本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就服务业而言,人工智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比生活性服务业更显著,但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从不同区域来看,理论研究认为人工智能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微乎其微。在我国,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还存在争议。在作用机制上,人工智能主要通过生产要素优化、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经济环境所组成的三条路径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分析传统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现代经济理论则日益关注传统经济增长因素背后的文化因素。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开始、分别从宗教、制度、创新等视角对现代经济学在探讨文化影响经济增长方面进行了回顾与述评,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创业资本代表一个区域培育新创企业的能力,是法律、机构、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对创业活动支持程度的体现。通过权威年鉴采集了中国31个省市的最新经济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知识、创业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和区域创业资本均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并且创业资本在知识扩散对地区经济的增长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模型对2000年~2018年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选择了劳动力、技术进步、物质资本、能源消费等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其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内蒙古劳动力的投入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很大;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较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R模型,定量研究我国国内投资、政府消费及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和中期内国内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短期内政府消费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从长远看,居民消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1.
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若仅将其作为单一因素进行分析,会忽略技术进步范畴内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技术进步进一步分解为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通过C-D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分析其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6.13%,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为39.796%,科技进步的贡献为12.657%,规模经济的作用不大,表明内蒙古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视角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为变动影响因素和固定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指标进行分解。运用改进Tapio模型和连环替代法,对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关系以及碳汇的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3-2004年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呈扩张性负脱钩,2005-2006年以及2011年呈增长连结,其他期间呈弱脱钩。从静态角度分析发现,有效经济增长与净碳排放的脱钩主要在于能源消费的脱钩;节能和减排在净碳排放脱钩动态演变中发挥双重主导作用;同时,碳汇杠杆效应可以防止出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提前脱钩的表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军  李阳 《预测》2001,20(4):68-71
针对当前中国进出口经济增长的关系的争论。本文根据1991.1-1999.12中国进口、出口与总产出等月度资料,对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分期协整检验、如果发现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时期的关系有所不同。1991.1-1995.12期间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出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1996.1-1999.12期间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则都正相关。这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在已摆脱供给约束,正在需求约束转变。  相似文献   

14.
曾伟 《资源科学》2014,36(7):1317-1326
国内学者运用"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更多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某一个省或者某一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缺乏考虑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整体"增长阻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针对这一不足,基于一个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大小受规模报酬、人口增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的平均水平约为0.24%,略低于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阻尼"水平,同时,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阻尼"除表现出"程度大小"的不同之外,还在"作用方向"上的差异。深入分析后认为,城市土地的过度增量供给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而言,对城市经济增长均是不利的;最终解决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问题,需依赖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借助市场调节机制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已逐渐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研发实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揭示出:由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研发实力的分布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不平衡性;高校研发实力的增强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化高校研发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要从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处着手。  相似文献   

16.
陈冬梅  赵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75-176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与经济界永恒探讨的问题,人们相继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等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却是从20世纪才开始。研究与实证都表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确实具有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一直存在异议。文章主要通过对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等的描述,探讨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在最后对股市泡沫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有关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过程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证,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就中国经济是否能在本世纪和以外延式增长为主逐渐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得出如下结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是转变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因素,提高我国技术进步首先要分析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通过对我国29个省份技术水平计算以及四大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整体看来我国各省技术水平呈增长趋势;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外资投入和产业结构对各区域技术进步影响关系具有差异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FDI已经对我国东、东北和中部地区技术水平呈现出阻碍作用,产业结构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对东北地区技术进步具有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看,研究者注重的往往是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分析,而忽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是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脱离了满足需求的经济增长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从宏观角度入手,结合经济增长理论,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山东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贡献进行了整体研究;然后分别从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它们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征,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存量,更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协调。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文章提出了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组合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向“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模式转化的途径。文章认为,扩大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是经济增长的优先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