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人类正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的交流方式,并成为信息服务发展的基础,网络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对传统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化将世界引进了图书馆,也使图书馆走向了世界。它带给图书馆的是希望与机遇、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网络化,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网络信息的传递与检索服务,使图书馆工作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今后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将随着时代的改变进入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网络环境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图书馆正进入转型时期。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职能及担当的角色都将不同于以往,过去的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服务手段变革的要求,“一次教育”、“终身职业”已成为过去。图书馆员为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速度,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是指由众多的高校图书馆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结构.按网络协议.实现馆际之间资源共享的结合体。木文拟对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谈谈个人的认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全球信息交互网络将逐渐渗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办公、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科研交流进入交互网络,将会获得最新、最广泛的学术信息;医疗保健进入交互网络.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远程医疗;教育活动进入交互网络,将使每个学生都请到自己最好的老师;图书资料进入交互网络,将使所有这些文化资料成为人类共同的信息资源。随着社会进…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图书馆相继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整体化建设的新阶段。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利用、传播、存贮信息的方式 ,一个时代的来临必然要有一批适应时代的人才去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并参与未来的开拓。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在新环境下的思想意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才能适应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大环境 ,不被时代淘汰。   1 网络环境下要转变旧有的意识观念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虽然 2 1世纪现代化图书馆与传统型图书馆还会并存 ,但图书馆人员绝不能将眼光停滞在传统的“藏书楼”上去贪大求全 …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问题1.建馆观念的现状与问题传统高校图书馆以馆舍大小、藏书量多少来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封闭、小而全、大而全的条块分割状态;只重视自建自用,轻视共建共用;只重视购置,而不重视使用和提升。而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封闭、保守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现代化的进程。2.服务职能的现状与问题传统高校图书馆有三项主要职能:文献传递、教育和提供信息服务。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服务职能已不能适应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高校图书馆往往独立发展,呈现不同的区域性特征,缺乏统筹规划。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交流困难重重,更谈不上联网及资源共享。但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必将成为社会信息网络化的一个子系统,即高校图书馆将逐渐成为国家知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知识信息港,为国民经济提供信息服务。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极大的局限性,主要是针对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由于高校图书馆缺乏市场观念,仅靠学校拨款,经费常常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现代信...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模式已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这是对传统的藏书建设与读者服务工作在观念和模式两方面的大改革。恰当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齐全而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其次应充分利用Internet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另外,应抓紧规划、实施、尝试建立21世纪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发展进入网络化、数字化的新阶段,信息资源的获得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承接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网络整合信息资源,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后,瞬间成为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方便使用、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转变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首选.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在向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方向转型时期,传统服务模式在向现代网络服务模式转变时期,承担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图书馆员的素质将面临全方位的挑战,馆员角色转变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9.
CERNET网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正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阶段转变。作为现代化的图书馆,其衡量标准,可简单概括为:管理手段现代化、运行环境网络化、存储方式数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技术综合化和工作人员专业化。纵观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从自动化向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自动化的实施改变了文献信息的存储介质,将印刷型文本式文件转换成数字式电子信息;而网络化又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它打破了时空界限,避免了“实物”的传递,使信息的异地共享得以真正实现。 我国的通讯事业在“七五”、“八五”期间有了极大发展,分组交换数据网CNPAC的开通,促进了以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为支撑点的通讯网络的形成,为文献信息网络的建设提供了理想的通讯手段。目前,已有一批高校国书馆与国内或国际网连通,NCFC中关村地区科研与教育示范网络便是成功的一例,还有许多学校也通过其他渠道实现了与INTERNET网的连接。特别是CERNET网的建设,更使我国高校有了一个进入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快速方便的入口。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48届国际图联大会的中心主题为“图书馆网络”,大会提出实现世界性资源共享,必须要实现全球性网络化;1993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第59届IFLA年会的中心议题是“全球图书馆”,大会号召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全球性图书馆,使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中心为全世界所利用;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IFLA大会上,费孝通先生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突破,图书馆已逐渐走出地域的限制,向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观念、服务方式将得到彻底的改变,大多数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是强调信息的存贮而不是馆藏本身,考察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仅是考察其馆藏的质量,而是考察其利用信息资源的电子信息服务能力,用户期待的是更准确、更及时、更多的信息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利用其馆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数字化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并逐渐成为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图书资料服务模式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本文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理念、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原载<当代图书馆>2001年第3期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成为人们的时髦用语,图书馆已从传统图书馆中走出,正在发生一系列角色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从实体到虚拟、从书刊到信息、从进馆读者到网络读者;办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封闭办馆向开放办馆转变,由独立办馆向协作联合办馆转变,由政府投资向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来源转变;馆员角色要适应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进行调整,图书馆除做好文献信息管理工作外,开始转向读者阅读指导、网络信息导航、各类信息载体的开发和不同信息载体的提炼整合.馆员角色应由文献服务走向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由文献传递走向信息导航,由提供原始文献走向提供信息产品,由直接交流为主走向间接交流为主;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方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读者服务由传统手工操作到电脑操作,由复杂到简单,文献采购由四处奔波到足不出室,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到科学规范.网络环境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延伸,功能在不断地拓宽,除继续履行保存职能外,其信息传递、开发与服务职能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开发与服务,静态的图书馆转向动态的文献信息中心,静态单一的印刷型载体服务转向动态多种载体多种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 ,思想、观念信息的网上交流日渐攀升,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信息流之一。高等学校是高智商群体聚集的场所,在网上进行思想、观念信息交流的大学生急剧增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如何应对网络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主动开拓,与时俱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是高校思想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崭新课题。我们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三个结合”。一、“主渠道”与“多路径”相结合,把握思想倾向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表明:在双向互动过程中,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今天,图书馆界的数字化浪潮正演绎得如火如荼,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存取、复制与传递提供了高效、快捷的途径,但随之而来的信息产品的版权保护和数据内容安全认证问题,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信息网络化与电子文献的发展使图书馆从传统的"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使得读者可随时随地从网络获取知识、信息,进一步地拓展了书刊、文献信息服务的时空。读者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更是如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图书馆应逐渐过渡成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服务机构[1]。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图书馆馆藏结构由传统向数字化的转变,高校的读者通过网络可以访问各种检索系统.图书馆利用网络使本地资源和本馆虚拟资源得以共享,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成为高校一个“无围墙”、“电子化”和信息产品加工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的图书馆,新的理论视野提高了对现代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要求。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使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网络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与竞争手段。现代图书馆即继承传统图书馆的优点又是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的突破。一、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局限性1.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体现在多方面。图书馆作为服务性机构,服务是其本质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体系也不断的完善。现代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图书馆观念是用机…  相似文献   

17.
席晓宇 《天中学刊》2001,16(4):119-120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人们获得知识、信息和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传统的图书是文化、教育、经济、军事等信息宝库的主要载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因特网普及之后,传统的图书馆变成了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的一个“终端”即“数字化图书馆”。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化信息时代,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就成为当前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把传统图书馆变成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图书馆”,即图书馆信息网的建设问题。一、 网络系统的规划原则 在设计和创建信息网络的过程中,每一项决定都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局域网的逐步普及,网络教学逐渐成为现实。网络化在给学校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教育中的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引导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建网络明。”笔仅就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师德建设,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报传统的传播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报信息的传播 ,使学报传播成为小众传播。学报由封闭的赠阅发行方式向开放型转变 ,实现学报的网络化发展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成为现实。学报网络化可加快学报的信息交流速度 ,实现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因而 ,网络学报将倍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逐渐进入传统馆藏和数字馆藏并存的复合图书馆阶段。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在馆藏构成,馆藏资源获得方式、馆藏模式、馆藏质量评估等方面都体现出新的变化。复合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要提高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加快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进程,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及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促进馆藏资源建设整体发展,保证数字文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