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也带来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转型,竞技体育产业具有体育事业性与产业性2种属性,其发展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相关联。"社会互构论"是解释社会转型的本土化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行动主体互构关系,其理论对于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互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状况,其发展主体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关系体现为:政府与市场合理划分边界与职能并相互合作,政府与社会是服务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市场与社会建立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政府主体、市场与社会是协同发展的关系,并依据特定的环境发挥各主体的最佳优势。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主体参与式教学以结构协调论为理论支持,着眼于学生内在需求,通过调动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其次对主体参与式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主体同化”“主体修正”“主体尝试”为代表的三种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肖德厚 《精武》2014,(36):105-106
主体教育理论注重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深入贯彻主体教育理论,对提高体育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即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体论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主体论的贯彻必要性,而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主体教育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手段,希望以此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主体论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单项体育协会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体育处罚相对人不能对其提起行政诉讼,相对人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救济,严重阻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单项体育协会的特征以及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在处理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方面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构建起中西体育的主体间性理论非常必要.本文结合武术申请进入奥运会、以及武术后续发展等问题,对确立中西体育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及其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主体包括直接性主体、服务性主体、社团性主体、市场性主体4个层次;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规定性包括规则公平、操作公平、公平补偿3个层面;归纳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表现,并运用寻租理论、博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其原因;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制度是由体育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形成的完整制度体系;应加强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制度建设,并逐步建立体育救济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的认知结构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制约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对认识目标的选择,制约其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制约其对客体的系统解释。我们强调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的情感、情绪、意志、灵感等的认识论意义,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认识的心理机制、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心理结构在认识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竞技体操运动员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为竞技体操教学、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及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反思的角度,对体育人文科学凸显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认识体育人文科学的内在规定性和特殊性,为体育发展引入人文理性和价值体系,并为应对体育人文科学在理论和现实中的困境、提高其学科的自我意识提供理论参考。体育人文科学凸显的意义表现为对体育发展提供价值体系和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对竞争规则和经济规律加以规范和补充,对体育相关主体的日常生活加以批判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浪潮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改革时期。着重对我国体育管理改革中的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出现的多元化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并依据“拐角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的发展走向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分析、结构分析和实践分析,对政府体育治理问责展开系统性研究。政府体育治理问责的科学建构是政府体育治理主体夯实责任的现实基础,也是各级政府领导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体育治理问责要实现有序推进及有效展开,必须基于问责之主体、问责之客体、问责之情形和问责之程序与形式等基本要素,对其运行的整体框架作出具体性建构。党的十八大以后,政府体育治理问责不断推进,但其在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和运行程序层面仍存在现实短板。当前,应基于问责的主体协同、嵌入覆盖、具体操作、信息发布、绩效评价和理念引导等,推动政府体育治理问责实现机制的重构,由此在走向更加精准与有效的问责操作基础上,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