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ABC     
学外语,兴趣是关键。我认为进行愉快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遵守趣味性原则极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怎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的40分钟是非常短暂的?英语老师一走进教室,怎么样使孩子们立刻发射出热情欢迎的信号呢?看来,怎样营造和协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2.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3.
“椰壳效应”妙在变“要孩子吃”为“孩子要吃”.“椰壳效应”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勤于动 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寻找到教学中的“椰壳”,选择适当时机做成“碗”,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成为乐学者.  相似文献   

4.
<正>起床上学靠催,作业完成靠盯,为什么孩子学习总是缺乏动力?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如果没有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就算做得再多都是越俎代庖。那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如何给予孩子发展内驱力的沃土?学习的本质是不断形成和激发个体学习内驱力的过程。如何有效激发和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孩子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和主动学习,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班班通’正在让我的孩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地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一位学生家长介绍道,“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前两天甚至告诉我暑期要预习五年级的知识,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其他孩子都在学才艺,我好歹也要让我家孩子学一点,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班上小朋友都在学轮滑,今年流行这个,那我们也学吧”,“我小时候家里穷,现在有条件了,我要让我的女儿学钢琴”……你是否也常常步入了类似的误区:人云亦云?望子成龙?盲从攀比……  相似文献   

7.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孩子,而孩子的天性爱玩。那么,我们就要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孩子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熟悉教材,能挖掘里面的中心;其次,要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把知识传授出去,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拥抱的魅力     
王欢 《辽宁教育》2010,(3):26-26
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初登讲台,面对着台下一张张鲜活的小脸,我告诫自己要让每个孩子的生命中都充满阳光,决不让一个孩子在我的班级里掉队。半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却深切地体会到了孩子们那颗渴求被人肯定、被人欣赏、被人拥抱的心。“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只有给予学生真挚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爱,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10.
快乐是行为的动力,是学习的源泉,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实现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李牧川 《福建教育》2022,(15):23-24
<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质量教育发展要依靠高质量课堂的建设,高质量课堂的建设要回归课堂育人的基础性与本源性生命价值——课堂要“养”人、要“养”“生”、要养化人心性命,可谓之“养学”课堂。“养学”课堂者,是以融合现代性教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生命思维意蕴为文化底蕴,以调节个体生命与内外部环境有机互动以发挥课堂生态整体生命功能为背景,以兴发学生生命主体性与内生力为价值指向,以以“教”养“学”、“教”“学”互养为课堂境界的课堂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会”变为“会学”,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科力学专业,文章对在力学课堂中实施“春风化雨5分钟”思政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从力学史、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力学人才的要求等角度建立思政与力学课程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领悟力学课程的概念方法,又能润物无声地输送精神源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思政教育成为感染人、引领人、塑造人的持久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杨学 《生活教育》2014,(21):31-32
正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个观点,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作为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师,我深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我们不仅要促进孩子的智慧成长,更要帮助他们心灵的成长,正是心灵的成长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而也成就他们更加健康,坚强的生命。今天的孩子从智力发育看没有任何问题,却因目  相似文献   

15.
陈元梅 《考试周刊》2010,(36):150-150
进入高中,学生的一个普遍反映就是英语难度加大,每次考试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屡考屡差,久而久之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应从多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老师的一句“你能行!”、“你真棒!”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老师“你能行”、“你真棒”信息,内化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要经常肯定孩子——你能行。记得上一学年,我班有个叫任萌的孩子,我发现她上课老走神,作业写得很潦草,单元测试不及格。我很纳闷,一个很聪明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作文教学而言,则是努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只有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作文,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8.
胡先军 《湖北教育》2011,(10):34-34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前提,是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应在“情”上多下功夫,做到课前激情,课中调情,课后留情。  相似文献   

19.
夏萌信箱     
我的孩子两岁多,食欲不好,能否吃“生命宝”、“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当然能吃。但食欲不好并不是因为没吃“生命宝”和“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我看关键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食欲。定时定量,多活动是一个方面,还要动动脑筋把饭菜做得更合孩子口味。孩子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办? 从尽量少表扬他开始,给他一点挫折,训练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10,(6):10-11
衢州读者张雯雯来电问:“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天放学和双休日都要看。我发现孩子从电视里学了不少不好的东西,比如说脏话,学反面人物的油腔滑调等。但是不让孩子看电视吧,孩子又吵又闹。这可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