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法定解除条件的具备,只是使合同关系中非违约方当事人取得合同解除权,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需要根据对自身利益的综合考量,决定是否行使合同解除权来解除合同.只有合同解除权人依照一定的程序行使了解除权,才会发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同时应当对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2.
合同的解除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的约定.由于这两种救济将导致双方合同关系终止的后果,该问题在合同法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合同法>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但是在具体规定中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条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本文试分析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的特点,以辨析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合同法把协议解除与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并立为合同终止的基本类型,造成了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在立法上的包涵,使得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在逻辑上出现了矛盾.进而言之,合同解除制度给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我国应将协议解除合同与合同解除制度区别开,构建以稳定合同关系、保障合同权威性为基础,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基本原则的合同解除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权利。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作为保障合同当事人双方民事权利、义务实现的一种方式,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将导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因此,其在合同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界及实务界看,对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及其法律后果认识颇有差距。笔者以为,研究合同解除制度中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发挥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交易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法对学校不得法定解除教师聘用合同的条件加以设定,对限制学校随意解除聘用合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大有裨益。教师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设定学校不得解除合同的条件时应体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教师有疑似职业病、患职业病、患严重疾病、因工负伤、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教师在"三期"内、距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尚未做出结论八种情形之一的,学校不得基于无过错解除或经济性裁员而行使法定的预告解除权。学校因教师的主观过错而解除聘用合同的,不受上述所有情形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合同法实施以来,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立法依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对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情形下,解除权行使期限没有明文规定的利弊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辩证分析,反驳了以单一司法解释中解除权行使期限规定类推适用所有合同类型的观点,提出解除权行使期限在法律适用上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时应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无法律规定或者无当事人约定时应适用不定期行使期限,完全由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附随义务是随着合同关系发展产生的,以诚实信用原则为法理依据的义务。依学界通说,附随义务之违反通常不生合同解除之权。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附随义务之违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首先,通过对各国法律规定的分析可以得出,虽各国对合同解除权产生条件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基本理念类似,最终都可归结为违约行为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其次,附随义务之违反属于债务不履行的违约行为,若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则可解除合同。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4款通过解释能够成为附随义务之违反适用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再次,结合合同目的判断理论,对违反各类型附随义务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各类型附随义务之违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致合同目的落空。  相似文献   

8.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合同事后补救主要是合同履行出现问题,也就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出现违约行为后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如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承担违约金以及解除合同,以  相似文献   

9.
合同解除制度作为一项违约的救济措施,它的正确适用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极大。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商事合同,与一般合同的解除有所差异,现行《保险法》对此的规定很不完善,因此,充分了解保险合同解除的类型,把握解除权的行使和时效,澄清保险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传统合同法理论认为,合同解除权由守约方享有。"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支持了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打破了传统认知。以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司法案例为基础,结合合同解除的目的论与功能论、违约救济的选择理论和效率违约理论这三个理论,可以得知,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具有正当性。并非任何违约方、任何违约情形都可获得解除合同的权利,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受一定的限制。根据该权利可能为形成诉权或者请求权的性质,可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行使。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未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行使期限,该权利是否应当受期限限制以及期限长度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案异判”现象。文章通过研究大量案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正确理解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法律性质、在《劳动合同法》中明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完善工会监督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制度,作为双务合同履行中的重要制度,对于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维护交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在行使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时,应注意把握抗辩权的行使与违约、抗辩权的行使与解除合同以及抗辩权的行使与预期违约规则的适用等问题,以正确区分合法行使权利与违约的界限及有效解决权利行使过程中的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合同法律实践中,合同当事人随意解除合同,滥用合同解除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许多本可以得到履行的合同因此无法实际履行。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合同解除予以必要的法律限制,并明确合同解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合同解除的法律限制传统的民法、合同法以及现行的合同立法中,均对合同解除作过限制性规定,现行合同立法明文规定: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至于现行合同立法如何限制解除合同,以下从两个方面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中心,由于当事人之间理解的差异,经常需要用合同解释来解决纠纷,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关于合同解释的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对合同解释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全面且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是合同解除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国合同法尚无明确系统的规定。本认为合同解除原则上没有溯及力,其一,能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其二,能兼顾整个社会利益;其三.能满足解除合同的性质和履行情况的要求。除非守约方明确要求恢复原状、并且能够恢复原状的,合同解除才可以有溯及力。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合同法》中法定解除权的规定及其性质 合同法定解除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因法定的合同解除事由出现行使解除权从而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一方意思表示.①我国《合同法》第69条、第94条规定了合同的法定解除,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六种情形:一类是因不可抗力产生法定解除权,(第94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二是因一方违约产生法定解除权,其中有五种情形:1、第69条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第68条规定的经营善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者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的,在通知对方后,如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2、第94条第1款第2、3、4项分别规定的拒绝履行、迟延履行、根本违约三种情形;3、第94条第1款第5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7.
根本违约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一项重要规则.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吸收了英美法的成果采纳了这一制度,其有关条款成为国际货物买卖中判断当事人一方是否构成根本违约以及能否解除合同的重要标准,是当今国际贸易交往中得到广泛适用的一项规则.我国应当积极借鉴根本违约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立法.  相似文献   

18.
不安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确立的一项全新的合同履行制度,它既借鉴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规定的精华,也吸收了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的合理性。其构成要件有四条,即:要有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具有对价关系的两项债务;合同的履行要有先后顺序;后履行方有不能履行或可能不能履行的法定情形;后履行方不能履行或可能不能履行的法定情形须出现在合同成立后。它的法律效力为中止履行合同,恢复履行或解除合同,但权利人应负有举证责任和通知义务。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不安抗辩权应注意对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债务履行时的证据收集;注意“合理期限”的界定与适用;注意不安抗辩权与违约责任请求权的竞合。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包括劳动者的预告解除和劳动者的即时解除,本文拟从对完善我国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立法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对劳动者的单方预告解除权有一个重新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利他合同第三人权利保护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较为成熟,但我国《合同法》并未确立第三人权利制度。通过历史法学派法律进化的法史研究方法可发现,该制度在崇尚契约自由、保护信赖利益和节约交易成本等方面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建议在该制度建构方面可通过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给付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强制履行请求权和解除合同的参与权等方式完善对第三人之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