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2014年4月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年度有关创造性地问题解决技能评估报告。日本学生在问题解决技能测试中的平均成绩高于OECD的平均分值,位于第三位。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由该结果可以窥见近年来日本在提升学生学力水平方面的成果。日本共有6,300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评。若将OECD各国在"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测试"的平均分值换算为500分,则日本的得分为552分,位居44个国家及地区中的第三位。  相似文献   

2.
动态     
《上海教育》2014,(2):4-5
OECD 1首次发布成人能力评估结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了首次“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调查结果。OECD对24个成员国中16-65岁的成人进行了一项有关阅读、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最终结果显示,日本和芬兰在众多国家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介绍PISA 2015年合作问题解决的测试框架,讲述了三个合作维度和四个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测评要素,并结合我国四个地区学生在合作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PISA 2015的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学生在合作问题解决方面表现中等,高水平比例较低;在态度得分较高,合作维度表现突出;其表现与学科表现相关度较弱。相比其他OECD国家和地区,在"合作问题解决"表现上,我国学校校间差异较大;且社会经济地位解释率较高。这要求我们在跨学科、学科内、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方面加强培养,并提升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机制,共同塑造合作问题解决的环境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3,(35):73-76
日本共有6400名学生参加了PISA2012测试,结果显示:在34个发达国家中,日本学生第一次在阅读和科学素养两个测试项上名列前茅:同时,日本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所有OECD国家中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2数学、阅读和科学领域的测评结果,有65个国家(地区)参加,上海获得三个领域的第一。这次测试还随机抽取了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这是OECD首次尝试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测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上海学生为什么能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均获第一?最新公布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给出了答案。在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TALIS第二轮调研中,上海作为中国国内首个地区参加了TALIS2013+调研。2016年2月18日,作为PISA测试的组织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上海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项目结果。相对于参加调查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上海教师的年  相似文献   

7.
张玲 《教师博览》2014,(5):10-11
<正>2012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上海又一次夺冠。(按:2013年12月3日,国际经合组织(OECD)在法国公布了由该组织进行的2012年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以数学613分、阅读570分和科学580分的成绩,在所有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这是上海在2009年首度参加PISA测试夺魁之后,又一次获得冠军。)"喜大普奔"之余,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为什么我们考分这么好,但教育现状却如此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从中小学生师比与平均班额两个指标入手,通过对我国与部分OECD国家权威教育机构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生师比与平均班额存在两个"相悖":一是在生师比相近的情况下,我国与OECD国家的平均班额呈巨大反差;二是小学阶段生师比与平均班额呈非正常的反比方向发展,即生师比呈下降趋势而平均班额却呈上升发展态势。这两大"相悖"说明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着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1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概况“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 Programme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是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一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评价比较测试项目,主要目的是各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果,测试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应用其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00年,PISA有来自32个国家的265 000名学生参加。参加国家包括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中的28个国家和中国、巴西、俄罗斯联邦和拉托维亚等4个非OECD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了解学生的受教育状况,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4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参加测试的学生年龄都是15岁——这是一个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龄,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 今年7月1日,在“PISA2000”的基础上,OECD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明日世界的基本文化技能——来自“PISA2000”的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就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在被调查的43个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呈“阴盛阳衰”之势。  相似文献   

11.
顾泠沅 《学子》2014,(4):2-3
正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统一发布了2012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表现优异,以数学613分、阅读570分、科学580分的成绩,在所有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并再次呈现出上海义务教育校际差异小、均衡程度高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2012测评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在三个测评领域亚洲国家都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34个OECD成员国和31个伙伴国及经济体参与了PISA2012测评,代表全世界超过80%的经济体,有51万名15岁学生参与了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测试,代表全球2800万15岁学生。2012年的测评的重点分析项目是数学。中国上海的学生延续2009年领头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胜任力框架和测评提出的原因和内容之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其争议:"全球胜任力"本身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带有鲜明的经济导向、精英主义和西方中心的属性.中国需谨慎对待OECD全球胜任力的直接引入,建构适应本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锐眼·眼界     
PISA评估:学生认为阅读浪费时间2018年的PISA测试结果除了直观比较毎个测评国家的学生能力水平外,也指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性教育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1/4的学生在数字环境中不能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尽管很多发达国家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将教育经费支出提升了10%,但PISA测试却显示学生的能力水平较十年前并没有太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各个参与国家和地区对PISA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这会影响其成绩,但不等于考试不重要,我们要清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得到什么,并非仅仅是考试成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测试是什么?对教育学有哪些意义与价值?基于对几年来PISA测试的数据进行研究,本文就基础教育体制下的公平问题及教与学的质量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PISA2009上海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表现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中的平均成绩为556分(OECD平均为493分),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拔得头筹确实可喜,但我们应理性看待测试结果.学会从一些数据背后发现问题,并寻求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抓手。  相似文献   

17.
正据法国《巴黎人报》网站2014年6月25日报道,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5日公布的2013年《OECD教学与学习国际调查》对34个国家的"初中教师的培训条件和工作环境"进行了"解密"。法国第一次参与该调查。其结果显示,只有3/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方面有"较好的准备"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这一方面的调查平均比例为9/10,法国处于落后位置。经合组织教育专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7日,国际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09年PISA测试分析结果,中国上海学生的测试成绩无论是总成绩还是三项分测试成绩,在65个被测国家和地区中都名列第一,而且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出许多,令世界为之震惊。这同时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以世界眼光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国际评估成为近些年国际组织涉足教育领域的主要方式.由OECD发起的PISA项目成为近些年国际学生水平测试的先锋,参与成员从起始年份2000年的43个增长到2015年的72个.与此同时,PISA的覆盖范围已不仅局限于国家,地方参与的热情随之高涨,成为PISA参与的新趋势.由于PISA主要通过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衡量国家教育体系的质量,所以它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与方针的"知识库".这也标志着OECD对国家教育体系质量评估话语体系的建立.为了使其教育影响深刻而持续,OECD通过多种途径建构自身在全球教育治理过程的行动框架并逐步使其合法化,主要包括:建构教育危机,以经济增长为改革方向;建立高效能参照系统,为改革建立标准;批判其对立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3,(35):32-32
2012年PISA结果已经全球正式公布,上海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9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在参加测试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一。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13分,分布上整体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494分),而且高端学生优势特别明显,低端学生成绩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