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好诗,但由于断句不同、标点不同,其意趣也就不同。有人曾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即或改成四言句,亦未尝不可:“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相传清人纪晓岚,将它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清明》诗如重新标点,则成一首颇具特…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旧时有人为了给孩子启蒙,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将其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有人巧妙断句将其改为一首绝妙的好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另作断句,便改成了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清明时节,雨…  相似文献   

3.
断句趣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有人不按七言断句,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这首七言诗就变成长短句形式的词了。 相传有个书生,入山遇雨,又值黄昏,投宿一人家。主人有意拒绝,写了一行字给书生:“下雨  相似文献   

4.
杜牧有首绝句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改动标点及其位置,则可分别变成优美隽永的散文,脍灸人口的小令,富有情趣的话剧: 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相似文献   

5.
清明     
杜牧 《学语文》2014,(6):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6.
话说清明节     
少先队员们: 唐朝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中就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相似文献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相传为杜牧所作.全诗明白易懂,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然而问题还是有的,那就是"借问". 先讲一个小故事.此诗传诵以后,有人认为用字可以减省,每句删去两个字,就成为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欲断路人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8.
标点符号的作用很大。同样的文字,标点不同,分行分段不同,不仅会使其内容有别,主题各异,有时甚至使体裁迥别。以晚唐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标点稍加改动,便是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要是稍改标点和分行,就能翻作一首精巧的词。请读这脍炙人口的小令: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仅是一首传诵十分广泛的诗,而且也是被后人改为其他文体形式最多的诗。  相似文献   

10.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科学链接看啊,这是春天里的清明时节,一幅多么迷人的江南风景画!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  相似文献   

11.
清明诗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节,人们就想起唐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然而,殊不知,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几经后人别出心裁的修改,成了妙趣横生的新作。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是,古今人们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和仿作。其中改为诗歌的又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之别。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四言诗: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清明节。想起了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可能是最流行的唐诗之一。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背诵全诗,但大多数人会顺口地诵出这第一句。全诗四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作者是杜牧,小杜。小杜的诗清丽流畅,很易上口,也很吸引人。诗是四句,每句七字。也有人把这四句另外断句,变成长短句,读起来也通,有起伏,有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说清代的纪晓岚曾用类似的方法,摆脱了一次窘境,也是由一首唐诗而起,那是王之涣的绝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相似文献   

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你知道关于它的变脸轶事吗?  相似文献   

15.
断句诗,就是将原诗重新标点、断句,改变原诗结构,易一点而令全诗传神,使断句后的诗文骤出新意。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人将其断句,结果,七言诗变成了这样一首面貌全新的词:  相似文献   

16.
功课跳跳豆     
古诗变剧本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清明》是千古名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换一种标点法,就可以把原诗变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能再换一种标点方法,加上几个交代性的词语,把这首诗变成一个“剧本”吗?(姜芳)妙解趣题下图中是一道英文竖式趣题,即6(six)+7(seven)+7(seven)=20(twenty)。现请你将算式中的相同的字母调换成相同的数字(如1、2、3……9、0),不同的字母换成不同的数字,并使原算式仍旧成立。你有办法吗…  相似文献   

17.
春雨的诗情     
浩瀚的春雨诗海中,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乡村风俗画,读来令人神往。他的另一首《江南  相似文献   

18.
又见清明雨     
儿时对清明节的印象,当是耳熟能详的那首杜牧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知道有清明节开始,这一日好像每一年都笼罩在淡淡的雨雾之中。  相似文献   

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  相似文献   

2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为人们广泛传诵。诗人以清新流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表达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特定环境中行人的思绪和愿望。全诗不事雕琢,通俗自然,耐人寻味。围绕这首诗还有许多趣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