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视听》2021,(1):103-104
导演李安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下,凭借出色的影像语言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温情、凝练的镜头下构建出一组组身份各异、温和向善、多元文化包容的魅力女性形象.电影是直观反映人类生存境遇、伦理道德、社会规则的艺术形式.在精神分析学看来,电影是人类自身行为的"反射镜".采用精神分析学透视李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能够为李安电影...  相似文献   

2.
杨婧楠 《今传媒》2014,(5):83-84
作为一部一流的精神分析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基本功优秀但心理残缺的芭蕾舞演员Nina因为不堪精神的重负,将自己一步步引入歧途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本文以Nina的性心理变化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基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力比多"发展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性的抗拒与压抑过程等概念,简要评述电影中的"欲念",探究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观众行为以及文化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征兆合成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希区柯克电影中征兆合成人的生成机制及其叙事策略,阐释了希区柯克电影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品位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认为希区柯克的电影是对拉康哲学的生动再现。同时,齐泽克通过对希区柯克电影的拉康主义研究,也深入阐述了拉康哲学思想与大众文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4.
麦茨结合精神分析学与符号学,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移置”与“凝缩”概念按照拉康的理念“投射”到修辞学所言的“隐喻”“换喻”的对立结构上,从而论证隐喻之于电影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直接影响到了导演钟孟宏的多部创作。钟孟宏在作品中按意识逻辑比对物质世界中相关要素,创造符合物质现实的影像外形,寻求影像与物像的相似性。其新作《瀑布》将意指设置于类梦化编码、符号性隐喻以及视觉化表征三方面,建构起一部含混多义的台湾地区现实影像。  相似文献   

5.
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很多部被奉为经典,印证了其作品的生命力。本文以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作为文本,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别样言情。分别从力比多的投射、力比多的受阻、力比多的毁灭三个角度来揭示作品中男性建构到解构的,以及女性的情深似海到决绝离开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创造出新的物质性和体验感,相关电影理论研究却暴露出某种不足,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指出观众有意识、无意识活动过程及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在以精神分析学为研究模式的电影第二符号学视域中,电影梦的机制逐渐被技术交互机制所替代,大银幕时代的偷窥性快感转向媒介交互下的介入性快感,导致电影本体梦喻失效、认同机制修改及观众意识始终在场。文章对电影创作意识、装置过程、观众心理等进行初步辨析和建构,试图在技术与哲学的重合视野中阐明电影本体的扩展性内涵,在多元异质化技术媒介背景下对经典电影理论有所增补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与世界接轨:80年代的中国电影批评理论 邹赞: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介国外电影理论,如《(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表述》等,同时尝试以当代中国电影的实践去挑战西方理论,这些西方理论资源涉及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等,这期间您经历了一次“语言学转型”。您多次提到过当时开办的电影理论讲习班,一批大师级西方电影理论家到中国传经布道,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相似文献   

8.
胡红草 《今传媒》2011,(7):83-84
文章将从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透过一个个女人的表象,旨在探讨古依多(费里尼)内心困顿的深层原因,以及这种困顿与他幼年记忆的关系。每个人都有潜在于内心的情结,只有正确面对和看待它,才能找到合适的释放途径和方法。这也是我们能从影片中得到的最可贵的财富。俄狄浦斯情结始终是贯穿费里尼电影中的主线,主人公内心的渴望和焦虑与对母亲的潜意识态度不可分离。行文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则按照先理论介绍、后影像分析的逻辑结构进行。  相似文献   

9.
朱蕊婕 《东南传播》2012,(11):145-147
《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是以20世纪三十年代的广州为背景,讲述了日本侵华、广州沦陷时期中华儿女积极抗日的故事。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电视剧《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的人物性格、心理变化、剧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西方电影批评便已经从电影制作的附庸进入了电影的本体论研究,在此之后,电影批评脱离了早先尴尬的位置,转变成独立的意指过程,并进而发展出电影符号学、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诸多脉络。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电影批评“语言学转型”的需要,纷繁的电影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并被运用到各种表意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8,(8):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的学术思想进行剖析和评述。在对其两部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描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过去40年经历的结构性变化。本文认为劳拉·穆尔维对精神分析话语体系的准确使用、对流媒体技术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作为迷影者的身份的批判性反思,共同构成了她成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体系,这对于中国的媒介、传播及文化研究学者有显著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学家纳塔莉·沙鸥女士以伦理学为中心、以研讨班为文本依据分三个方面对拉康精神分析伦理学展开讨论:与科学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包括宗教与性),精神分析的传递(通过结构语言学和现代"数学型"对精神分析理论再反思)。借用现在的时尚语言,沙鸥教授是要导引我们去追寻拉康思想的前世今生。对于我这样的精神分析的外行来说,可能在阅读中(特别是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问题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作家和演员的创作心理的内在动力,阐述了无意识创造在文艺创作中,特别是在影视表演中所起的微妙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指出无意识创造与泛性欲表现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庸俗化,是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一种有害倾向.  相似文献   

14.
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后结构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后结构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其受众理论都以西方国家为背景,对女性受众的解读能动性持悲观看法,却仍然坚持女权主义立场,探讨女性受众在大众文化传播中进行自我确认的心路历程,揭露女性所受的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后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辞世九年之后,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拉康研究专著《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写于这样的一种语境下:国际后精神分析学其实已经数易盟主,但国内研究界关注的中心仍然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虽然零散介绍拉康的论文与译作已经出现,但与拉康在国际后精神学的地位相比,却相距其远。此后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拉康  相似文献   

16.
【导读】吴冠军教授的新作《爱、死亡与后人类:“后电影时代”重铸电影哲学》借由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后人类思潮,试图把握“电影之为电影”的本体论要素。这恰恰构成了在后电影时代重新捍卫电影之合法性/独特性的一条坚实的论证途径。引言新千年以降,“后电影状态”(state of post-cinema)似乎悄然“迫近”电影研究的学术场域之中。  相似文献   

17.
琚世颖 《大观周刊》2011,(14):91-91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都明显地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其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欲所主宰,似乎他们的生存是专为着情欲的。这种自觉的文学创作源于张爱玲独特的家庭环境、人文素养、人生感悟和创作氛围,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利比多说”不谋而合。本文探讨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与精神分析学说之间的关系,论述她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以独特的方式对沪港社会中的都市男女的诸种精神现象如潜意识,变态心理和各种情节进行逼真的刻画和挖掘,显示了她卓越的精神分析才能,从而开辟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精神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18.
雷雅 《今传媒》2012,(3):86-87
在当下激烈的影视节目竞争中,娱乐节目大行其道。本文试图通过电影批评领域里精神分析的方法和观点,以节目《非诚勿扰》为例,简单的解构分析这类节目大受追捧的成因和存在的缺陷。通过精神分析这种将自我投射向他人再由他人的像成为自我的一个心理机制出发,我们发现正是通过节目结构的精巧设计使的不同观众都能对节目进行自我意识的投射,并使得该类节目大获成功。然而这样成功和娱乐的背后,缺乏的却是人格的圆润。  相似文献   

19.
电影现象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展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哲学与电影学、中外电影的跨学科交流互动 ;其次是中国之意象思维与西方现象学的跨文化逻辑重组 ;第三是汉语象思维对电影创作的启示 ,并尝试提出天人合一的大生命美学 ,勾勒电影现象学跨文化传播的原理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红红 《大观周刊》2011,(47):205-205
预算管理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管理控制手段之一,预算参与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何为预算参与、为什么需要对预算参与进行综述,进而总结提练如何提高员工参与预算;分别从员工特性、组织特征和环境不确定性这三个方面结合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