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在推动广播影视业变革的同时,也为中国传媒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传媒实验平台与广播影视业界平台有着较强的相关度,加强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但有利于传媒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传媒实验平台与广播影视业界平台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传媒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广播影视业界发展的角度,重点探讨了二者之间互动的方式及互动内容.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4,(9)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行业综合性理论期刊。改版以来,一直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传媒规律、紧跟传媒主流,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调查报告;组织传播;传媒与法;广播影视评论;新兴传  相似文献   

3.
传媒动态     
《传媒》2005,(8):39-41
政策法规;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广告;新兴传媒;海外传媒。  相似文献   

4.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06,(21):64-65
中国的传媒产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10年时间,在报业、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陆续出现了七八十家集团化的组织。一时间,做强做大成为传媒产业界的跨年度主题词。这个梦想的大手笔就是成立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将中央级的影视媒体悉数集中,资源庞大、人才济济,历史悠久、覆盖广泛,似乎一切成为世界级传媒集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5.
传媒动态     
《传媒》2005,(3):4-6
广播影视,报刊图书,新兴传媒,海外传媒,广告,网络。  相似文献   

6.
我国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现实差距和总体思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张苗苗 《传媒》2011,(9):35-40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主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广播影视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文化输出、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核心资源与主要手段。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广播影视行业必须承担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为深度分析我国广播影视发展同国际广播影视强国的现实差距,并从产业全局出发提出总体建设思路,《传媒》特约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研究人员撰写了此文,全文共分上、下两个部分分两期刊发。  相似文献   

7.
于都 《军事记者》2006,(6):45-46
4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首发式,向国内传媒发布广播影视发展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为此,笔者采访了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规划院院长、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主编黄勇。问:广电蓝皮书出版的参与者有哪些?黄勇:广电蓝皮书是国家广电总局为适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需要,委托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组织研究和编写的中国第一部广播影视发展年度报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任广电蓝皮书编委会…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4,(4)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改版以来,一直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传媒规律、紧跟传媒主流,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学者风采;前沿访谈(领导论坛、博导新论);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调查报告;组织传播;传媒与法;广播影视评论;新兴传媒;传媒技术;图书与传媒(品书评书、品读阅评);传媒实务(编辑工作、出  相似文献   

9.
王静 《今传媒》2011,(2):10
正主持人语: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和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相关部门分别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从相关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传媒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4,(5)
正《今传媒》欢迎投稿欢迎引用《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改版以来,一直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用新观点、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传媒规律、紧跟传媒主流,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传媒行业专业期刊之一。主要设栏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学者风采;前沿访谈(领导论坛、博导新论);传媒大讲坛(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媒介批评(媒介评论、审读阅评);媒介经营;传媒调查报告;组织传播;传媒与法;广播影视评论;新兴传媒;传媒技术;图书与传媒(品书评书、品读阅评);传媒实务(编辑工作、出  相似文献   

11.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2):1+129-F0002
正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为我国传媒行业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近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14,(5):25-25
以广播影视为代表的“视听”文化已经成为跨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与形式,成为健康多元的现代文化的积极力量。为提升中国广播影视的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与柬埔寨广播影视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当地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与柬埔寨通信传媒集团经友好协商,于2014年3月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柬埔寨通信广播影视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编》2001,(6):13-13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今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对集团的成立表示祝贺。 据悉,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主要成员单位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广播的产业化步伐越来越快,传媒经济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广播传媒不仅要而对国内同质的竞争,而且还要应对国外广播的挑战。因此,为了更理智、更有效地发展广播产业,就必须强化广播传媒核心资源,尽快增强广播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广播传媒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推动令中国广播影视业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传媒迎来融合时代,传统广播影视正向着更为包容的视听传媒华丽转身。面向未来,人类文化将进入视听时代。文中在对视听传媒的概念进行定义与辨析的基础上指出,视听传媒方向的转型标志着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格局以及新的价值选择实现格局和监管模式。应以此为契机,在概念转型之外推进价值转型、传播模式转型和产业赢利模式转型,整合各类服务主体、传输网络、内容资源和服务平台,实施"视听无处不在"计划,建设"视听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2,(9):97-I0005
本次大会由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主办、大庆新闻传媒集团承办。来自全国广播影视报刊社的103名代表齐聚大庆,就当前广播影视报刊转企改制、经营工作等进行经验交流,共同研讨中国广播影视报刊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影视会展业作为传媒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具有传统传媒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国国内广播影视会展业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如:①中国广播影视博览会、②四川电视节、③上海电视节、④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等.这些大型活动象征着我国广播影视会展业欣欣向荣的氛围,国际广播影视会展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典范,国际知名影视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参展人数.但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会展业仿佛并不如之前的发展速度,广播影视会展业将何去何从是其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本月视点:传媒的集团化整合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媒体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日益迫近的竞争压力.而国内媒体资源的重新整合,特别是媒体集团化建设,则成为应对国外竞争、迅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广电媒体领域,以2001年底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为代表,国内广电集团化正在深入进行.在平面媒体领域,近期集团化步伐也出现明显加快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传媒》2005,(1):4-7
政策法规 报刊图书 广播影视 数字电视 广告海外传媒 新兴媒体 网络 综合  相似文献   

20.
正电视业向现代视听传媒的转型吕岩梅、刘旸在《此涨彼涨融合共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业未来发展新探》一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在媒体生态圈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但是由于互联网新媒体带来的生存危机,使电视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遭受挑战。传统广播影视正在向现代视听传媒转型,广播电视的未来是构建现代视听传媒。现代视听传媒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势对电视的界定,而是统合传统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统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统合中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统合国有媒体机构与商业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