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以语音为媒介,通过情感传递,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完善人格。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之所以极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步入佳境,点燃思维的火花。在情感的带动下,学生灵性才会被激发出来,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提高阅读兴趣、审美能力,净化心灵。这样进一步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可见,只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才会对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另一方面,情感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以情激情、以情导情、以情引情,充分开发并利用好情感因素,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情感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丰富的情感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个性和灵魂。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囚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丰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意传授的知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琳 《华章》2007,(4):71-71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巾,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对于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情感足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刘勰曾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写出有感情的文章。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死水一潭。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人在最佳状态下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8.
白凤云 《考试周刊》2012,(67):35-3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问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催人泪下的好文章。因此,学生的情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文本发生强烈的情感碰撞,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动于心、融于情,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让语文课情满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