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姓趣谈     
我国的姓氏从唐朝开始历代都有统计。据报载,至2003年李姓人口超亿,这不能不引起姓氏文化爱好者(特别是李姓人)溯源的兴趣。相传李姓是从“理”而来。“理”在古代是一种官职。传说颛项的后代皋陶是尧的大理(官名,掌管刑狱),他的子孙从尧到商几代都是大理,后来他们的子孙就以“理”为姓。商代后期,纣王昏庸无道,理徵见纣  相似文献   

2.
<正>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原名李耳,字聃,又称老聃。河南鹿邑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创始人。他唯一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的学说深刻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一位学者曾问几个小学生:"你们知道老子吗?"沉默许久,一个男孩说:"老子就是爸爸。因为爸爸经常说,你不听话,老子揍你。"这个笑话,说明同学们对老子还很陌生。老子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文化巨人。有同学可能会问:"老子姓李,应该叫李子才对,怎么叫老子呢?"这还得从老子的出生说起。  相似文献   

3.
名字说     
<正>我的名字是李佳琪。“李”姓源出“嬴”姓。血缘先祖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遂以官阶命族为理氏。到商纣王时,理氏后人理征因执法公正不阿,触怒了商纣王,被纣王处死。理征的妻子带着儿子利贞前往古伊国避难,在母子俩面临饿死的困境时,发现了几棵李子树,母子俩便以李子充饥,保住了性命。后来,理利贞在周朝为官时,为感谢果树救命之恩,又借“理”字的谐音,把这种果树命名为“李树”,并以“李”为姓。  相似文献   

4.
“全国皋陶文化研讨会”于5月7日至9日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六安市皋陶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十省市的60余位专家、学者在会上所提供的论文中,就先秦史、考古、古文字、法制史、文化人类学、民俗和神话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研讨。 关于皋陶及其后裔。以往不少人对皋陶是人还是神,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抱有不同的看法。会上不少学者认为,《尚书·皋陶谟》、《竹书纪年》等史籍中有关皋陶的记载,应当是基本可信的。皋陶是生活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与禹同时期的一个东夷族的首领,(女匽)姓,古名咎繇,父名大业,母名华,是少昊的后裔。据史载和考古发掘,古东夷部落中较早融入华夏集团的有四个分支,皋陶族系是其中一支,曾先后活跃于以曲阜为中心的山东一带和淮河南北的广大地域。其后裔有英、六、蓼和群舒,其中“六”分布“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六安又有后人所传的皋陶墓和祠,可见六安与皋陶族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皋陶是我国司法之祖。以往不少人认为,我国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有法制。会上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法制,而皋陶就是我国古代司法之祖。《左传·诏公十四年》引《夏书》云:“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竹书经年》也有“咎(皋)陶作刑”的  相似文献   

5.
华夏民族的刑法不是皋陶创制的.尧命"皋陶作士",是部族战争因素影响传统法制的重要体现,尧舜禹希望借重皋陶所在涂山氏部落的力量,维护部落联合体的安全,同时维护正在兴起的部落联合体首领的权威.作为华夏部落联合体的第一个刑官,皋陶为传统法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华夏民族的刑法不是皋陶创制的。尧命“皋陶作士”,是部族战争因素影响传统法制的重要体现,尧舜禹希望借重皋陶所在涂山氏部 落的力量,维护部落联合体的安全,同时维护正在兴起的部落联合体首领的权威。作为华夏部落联合体的第一个刑官,皋陶为传统法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杰斐逊最热爱的运动是骑马。他是位相马行家,自己就有一匹上等好马。在任总统期间,一天他正在华盛顿附近一个地方骑马,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碰到一位知名的赛马骑师,这位骑师还是个做马匹买卖的生意人,人们叫他琼斯。  相似文献   

8.
张纯一是近代一位颇为重要的佛教人物,像他那样主张佛化基督教、以佛教释评先秦诸子并且在这方面有多部专著的人很少见。他的《老子通释》一书即是本着佛学义理来解释《老子》的。通过分析张纯一所论老学源流、老子之道、无为之益、修身之理,可以发现他注解《老子》有两大特色,一是以通释老,二是以佛解老。通过研究《老子通释》一书,可有助于我们了解佛教人物是怎么解读《老子》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吗?有位小朋友,他叫毛毛,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多媒体出示画面:闹钟响6时,毛毛起床的情况)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毛毛在6点起床。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察其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证了老子之师——商容的生平与其思想特点 ,指出商容是开办中国古代第一所私学的教育家 ,他曾向老聃讲了“敬老”、“守柔”、“处后”等礼义原则和人生哲理 ;老子师承了商容的这些思想原则 ,并把它发展成为柔道策略理论。行文也对古今一些名流学者把远古氏祖首领或黄帝之师或阴阳家等的容成说成是老子之师的失检勘之论 ,进行了考辨和批驳。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就是宗教化和神话化了的老聃。其实历史上的老聃(即老子)并非神仙,而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生于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历乡曲仁里人。大约与孔子同时。曾任过“周守藏室之史”。是东周王朝管理图书的小官吏。孔子曾拜他为师,向他问礼。在他老年的时候,失去官职,西去秦国。当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守关的长官令尹喜请他著书。出关前留下一部《道德经》,也叫《老子》。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水利灌溉已被利用,开始使用了耕牛和粪肥,有的地区推行了两熟制。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促使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当时  相似文献   

13.
“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一个小男孩,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还要在农场中央建造一栋豪宅。  相似文献   

14.
追随梦想     
我有个朋友叫蒙提·罗伯兹,他在圣思多罗有座牧马场。我常借用他宽敞的住宅举办募款活动,以便为帮助青少年的计划筹备基金。上次活动时,他在致词中提到借给我们住宅是有原因的。这故事跟一个小男孩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中西方法律象征物,而后追溯古代对于獬豸的推崇,由此引出与此神兽不可分离的人物——皋陶。从具神性和祛神性对皋陶进行了一番考证,得出皋陶是我国司法之神的结论。提出将皋陶作为中国法律新的代表形象,实现和谐法治。  相似文献   

16.
黄老与老庄都是指道家。 从先秦时期直到西汉初年,儒、道两家在政治上、学术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世之学老子者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儒家最崇尚尧舜之道。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孟子则从尧、舜、皋陶,搞“英雄排座次”,一直排到孔子。为了压倒儒家,“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  相似文献   

17.
不老的老子     
去年深秋时节,我回了一趟阔别多年的故乡——河南夏邑。此地是历史名人孔子的祖籍,有重修的孔子当年回乡祭祖的还乡祠。在夏邑西南方一百多公里的鹿邑县东,则是另一位历史名人老子的故居,于是我便绕道去了鹿邑,去拜会神交已久的老子。一《史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鹿邑县东)人。他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他死后六七百年,被道教尊奉为始祖。道教的最高神之一——道德天尊,或曰太上老君,指的就是老子。飒飒秋风中,清虚静谧的太清宫,以它昔日主人平素隐秘的风格迎接了我。据说这太清宫址是老子的诞生地,最早叫流星园,汉时叫老子…  相似文献   

18.
《皋陶谟》是舜、禹、皋陶等在讨论会上的发言记录.当然这是后人根据传闻整理出来的,文中明确地交代了“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文中主要记叙皋陶等的议论,又是其治国安邦的宏论,所以本篇取名为《皋陶谟》皋陶提出要继承尧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因为尧是贤明的君主,在各方面都给人们树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1,(10):4-5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相似文献   

20.
<正>九方皋相马《列子》中记载着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家族有能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在下的后辈都是下等的才能啊,他们可没有能力告诉你哪匹是天下最好的马。在和我曾经一起挑担捡柴的人之中,有一个叫九方皋的,这个人在相马方面出神入化。您召见他吧。"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让他出去找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复命:"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