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贤者喜宴》所载松赞干布时代制定的吐蕃法律内容极为丰富,这些法律条文涉及了佛教内容,但还不能就此来确认松赞干布时代佛教文化对法律的影响。至于“十善法”、“戒十恶法”、“大世俗法”这些带有明显缘于佛教概念的法律名称,很可能是后人用后世之佛教概念对吐蕃时代或松赞干布时代法律所作的一种图解和附会。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藏区的初传、立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得到了印度、唐朝、尼泊尔和西域佛教的积极影响。本文在分析藏文传统史书中两个关于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时期佛经和法器传入吐蕃的传说基础上,引用龟兹洞窟中发现的藏文壁文,认为佛教初传吐蕃和西域佛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另外,在佛教正式立足吐蕃之前,大量的于阗僧人就开始涌入吐蕃,他们在吐蕃的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西域佛教和藏传佛教之间的关系,并为日后佛教正式立足吐蕃打好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顿渐之诤"是公元8世纪发生于吐蕃的一次著名论辩,是汉藏佛教文化较早期的一次文化碰撞与交流。藏文文献中记载的"渐悟"一派的胜利,不只是因为其在大乘佛教教义方面的殊胜,还因其能够满足吐蕃佛教体系建立、发展的需要。另外,统治者基于对建立佛教体系及稳固统治地位的考量而做出的选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吐蕃告身,汉文史书记载甚少,惟敦煌出土藏文写本及其他有关藏文文献中记载较多.本文依据敦煌吐蕃文写本,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探讨了吐蕃告身的演变,指出吐蕃告身的章饰,是用瑟瑟、金、金涂银、银、铜5种字样,各分大小,嵌在3寸的褐上,戴在臂前以辨级别的.从敦煌藏文文献看,最早的告身并非如上所述那样的完整.  相似文献   

5.
一、藏文的起源。藏文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外藏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藏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关藏文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佛教说藏文是公元7世纪初由吞弥·桑布扎创造的,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文究竟何时产生?是由某个人创造,还是在实践中集体智慧创造?至今众说纷纭。根据佛教史籍记载,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雄厚。但是吐蕃当时没有文字,没有办法发布政令,书写法律,也没办法和周围的邦国进行书信联系,严重阻碍了吐蕃的发展吞弥·桑布扎原名吞弥·阿努,是吐蕃历史上著名的七贤臣之一。大约…  相似文献   

6.
吐蕃帝国于9世纪中叶结束了对河西及西域的统治之后,藏语文在这些地区继续使用,敦煌出土文献中,属于后吐蕃时代的藏语文献多达57件,时代均在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既有沙州归义军政权与于阗、甘州回鹘间的通信,也有沙州与和周边地区相联系的书札,更有当地人所写的佛教典籍。藏语之所以在河西及西域长期流行,与吐蕃对这里有过数十年的统治密不可分,也与当地固有的多语言环境密切相关,自8世纪中叶始,藏语便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母语之外的一种共用语,况且藏文字母较易掌握。这些因素促进了藏语文的广泛流行。影响所及,在西夏国境内,古藏文也得以流行,有关文献在黑水城和绿城也有发现。西藏本土缺乏9世纪中叶以后至12世纪以前的藏文文献,这些写本与印本的发现,正好有填补空白之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敦煌文书P.3568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的译者吐蕃沙门无分别进行了考证,认为他就是汉藏传世史籍记载的赞普赤松德赞和赤德松赞在位时期的吐蕃著名僧人朗巴弥垛巴(rnam par mi rtog ba),又称为南拨特计波.<普贤菩萨行愿经>在吐蕃、汉地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多件汉、藏文译本,对研究吐蕃佛教史、唐蕃交流史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吐蕃与回鹘的文化关系.主要探讨了吐蕃与回鹘的两次大规模接触,敦煌吐蕃文写卷对吐蕃与回鹘文化关系的反映,译自藏文的回鹘文佛经以及吐蕃与回鹘二者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吐蕃时期文献浅议索黛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包括新疆出土的竹木简牍、敦煌藏文文书写卷和吐蕃本土的金石铭刻三个部分,对研究八、九、十世纪吐蕃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生产关系以及藏族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一、竹木简牍绝大部分在新疆南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0.
马德 《家教指南》2006,(3):37-41
本文对甘肃各地收藏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吐蕃文文献(敦煌藏文文献)作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敦煌市博物馆藏梵夹式经页《十万般若颂》的分类叙述;同时就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的价值、意义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在西北民族大学研究人员整理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影印本已出版了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参与研究整理的藏语言文学博士扎西东智告诉记者,对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还在进行中,预计将出版10册至15册影印本,这将是国内首部敦煌古藏文文献影印本,也将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影印本。西北民族大学整理出版的这些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是在敦煌莫高窟洞窟中发现的,后流失到了法国。这些古藏文文献是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写本,内容涉及历史、宗教,语育文字、艺术、星相占卜,科学技术、文学等各个方面,对于研究包括吐蕃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元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时期,印度佛教正式传人吐蕃境内,开启了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发展、演变历程。印度佛教之在所以此时正式公开传人,一方面是其长期向吐蕃渗透传播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藏文的创制、佛经的翻译、尼婆罗和亲以及巩固王权之需等多元因素的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3.
张侬 《家教指南》2001,(2):147-153
本文全面介绍了敦煌遗书中的《灸经图》、《新集备急灸经》、《明堂五脏论》、《脉经》、《吐蕃藏文针灸图》、《吐蕃藏文灸法残卷》等针灸类文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吐蕃顿渐之诤的缘起、细节等试作补充论述,对有些论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禅宗无法调化、抵制苯教,无法促进吐蕃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是顿门派失败的根本原因,而藏文史籍中记载的禅宗与印度佛教的观点不同或汉族学者认为摩诃衍是受政治牵连而失败当是表象原因,即是赞普让摩诃衍离开拉萨的藉口.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元7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上半叶以来,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与今滇西北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进行了密切的接触.本文主要引用出自敦煌的藏文文献,结合有关的汉文文献,通过对南诏与吐蕃关系的三个阶段的讨论,揭示两个政权之间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事件及政治、军事联系等.  相似文献   

16.
从敦煌资料看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古藏文文献和莫高窟吐蕃时期的壁画,整理出儒学对吐蕃的思想观念层面、政治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上的影响和特点,分析了儒学传入吐蕃的途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认为它反映了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蒙元时期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敦煌吐蕃文书P.T.1291号和P.T.986号为例,考查吐蕃时期翻译文学汉文翻译为藏文的特点,即语文翻译准确,文献具体内容翻译完备和文献思想内容翻译合理等等。  相似文献   

18.
法藏PT1249号残片,是用藏文音写的汉文文献,其内容难以解读,以往并无人涉及。笔者通过对该残片的研究认为:其内容是式叉摩那受大戒时所使用的问答的一部分,除了起首的导言外,作白的语句均是抄录自《四分律·比丘尼揵度》。目前为止,从未发现有使用藏文音写的汉文律藏文献。而与该文献完全一致的汉字文本,似也未能留存下来。不过,受戒时此类对白是必须的,因此必定为僧尼所记诵。从其对音的特点来看,该写本时代约在吐蕃统治时期。本文提出藏汉文的对照文本,不见于《四分律》的部分语句由笔者按照对音补缺。据此文献可知,在吐蕃时期的敦煌,不识汉字的式叉摩那也能够受大戒,成为正式的尼师。而这一残片除了丰富我们对敦煌佛教的实际情况的认识之外,也加深了我们对敦煌语言文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举若干事实阐明《十善法典》(《白史》)系仿效吐蕃“伏藏”历史文学作品而成书的“伪托古人之作”,进而否定它是元代作品;提出其真正作者是鄂尔多斯的封建佛教史学家彻辰·洪台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献对佛教研究的启示,特别论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佛教的独立发展及其意义。同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