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全人教育"学说体现出的体育思想与我国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中体现的体育思想在各自的国内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他们体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没有得到体育学界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小原国芳与杨贤江的体育思想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虽然因哲学基础的不同,小原国芳在宗教观指导下的体育思想有一定消极成分,而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上进,但在相近的时代背景下,他们2人都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着力于学校体育改革;他们都比较深刻理解了竞技体育的价值内涵,强调正视竞技体育的作用;他们都注重体育的对外学习与交流.他们这些优秀的体育理念和实践对当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及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希望藉此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全人教育”学说体现出的体育思想与我国著名教育家杨贤江“全人生指导”中体现的体育思想在各自的国内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他们体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没有得到体育学界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小原国芳与杨贤江的体育思想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虽然因哲学基础的不同,小原国芳在宗教观指导下的体育思想有一定消极成分,而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上进,但在相近的时代背景下,他们2人都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着力于学校体育改革;他们都比较深刻理解了竞技体育的价值内涵,强调正视竞技体育的作用;他们都注重体育的对外学习与交流.他们这些优秀的体育理念和实践对当前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及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希望藉此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他主张开设道德课,进行哲学化道德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道德知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中,也应加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并注重对学生知、情、意三者和谐统一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体育具有生命性,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唤醒人生命自觉的一种有效活动方式.把叶澜先生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延伸到体育领域,在生命教育的语境下去解析体育,从而提出体育具有生命教育潜质:体育是引发生命潜在素质的教育手段,是感知生命的道德教育手段,是对生命冲动的引导与诠释手段,是全人教育的手段.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体育体验,将所获得的所有情感体验视为对生命的一种直视和触摸,是感知生命真实存在的重要途径.实现生命教育与体育的融合,在体育体验中感受生命的灵动、体悟生命的真正内涵,是发展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的拓展.体育理应成为生命的诗意栖居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剖析中日两国现代学校体育发展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代发展轨迹,发现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同点:1).两国根据各自社会需要确定学校体育目的,发展学校体育;2).在两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即日本20世纪80年代进入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我国90年代后期进入小康发展阶段,两国分别提出了“生涯体育”和基于终身体育思想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应以关注与直面生命为起点,点化与润泽生命,促成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整体发展,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全人是体育教育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刻认识体育的生命品性,挖掘其中丰富的生命内涵,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生命教育不利局面,建立多层次立体的生命教育体系,也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清醒认识生命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失落的现状,牢牢竖立“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意识,在体育课程中确立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体育教育生命化。  相似文献   

8.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是吸取了西方先进的教育原理,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了顺应当时社会潮流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倡导体育救国,注重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是其体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强调“教育不可不置重体育”,充分肯定了体育运动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其体育思想的核心;提出了简单的养身保健方法,并身体力行,是其体育思想的态度。在建国60周年之际,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的体育思想进行归纳与整理,以期为将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与日本两国大学体育专业的文献比较研究以及调查,结果表明:中日两国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内容、学分要求及毕业分配等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国培养模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中日两国体育教育理念、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对我国的体育相关专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综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是教育部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打造的每四年一次的品牌赛事,堪称体育教育的"奥运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数据统计法,对2009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比赛内容体现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特征;参赛高校比赛结果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与区域间不平衡的态势;参赛学生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参赛高校竞争优势多元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
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程序问题,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美育与体育的有机联系及美育在高等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美育素质问题,并论述了形体美、语言美、心灵美诸方面在高等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分析了各板块课程结构,以及各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的分布情况,并就实践环节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等情况提出了增加专业课程门数、非限定选修课程学分、适当改进实践环节课程安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访谈,分析了目前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有关文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依据,即: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和布鲁纳的整体法;学习动作技能的年龄特征和迁移原理。并围绕教什么,怎样教,教学效果如何等问题,对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山西省六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围绕“地方性、教学性、应用性”,依托整体化课程平台,制订出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期达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是我国体育的两类重要形式。建国以来,这两类体育形式的发展境遇各不相同,导致了两者间的非均衡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理顺关系是促进两者更好发展,最终求得全国体育事业繁荣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应适应健康新观念,教学目的从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转化。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内涵、体育意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班次分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生存教育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体育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思想以及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都要求学校体育融入生存教育理念。为了在学校体育中贯彻生存教育理念,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与逻辑分析法阐述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因子,创建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流”及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和基本规律,为体育教育生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现状的分析,从政策学角度理清高职体育出现的问题与学校体育政策的实施、监督之间关系,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政策监督乏力的原因,提出了对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政策监督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