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的回顾与今后走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材研制方法(指导研制的课程观)变迁过程的回顾,提出面向未来的武术教材建构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不同中小学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教学实验对四类不同的中小学武术教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在对四类教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段位制套路教材、传统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验自编教材各有可取之处;而段位制套路和自编搏击操教材在所有教材中最受中小学生喜爱。同时还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与学生身心特点、武术教材的趣味性、时代性、教学目标、专家的见解和教材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武术教材的选编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的有效衔接关系到各学段武术教学的顺利过渡,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武术的效果和效率。以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内容为支点,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大、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衔接,同时注重各学段学生的差异性和课程的系统性整合,并建构规范、合理、科学的武术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武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现行四种初中体育教材的内容、学时数比重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五禽戏、八段锦不应出现在初中体育教材中.初中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应更为具体化,而学时数以每周4课时,比重6.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的40余年曲折发展过程,从知识课程观的教材选编法到打破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材编排体系,再到竞技运动教材化,最后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武术教材的每一次变迁不仅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今后武术教材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材和研制方法变迁过程的研究,提出面向未来的研制武术教材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武术教育对提高幼儿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幼儿武术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体系很有必要,从而必须编写操作性较强的教材,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解决幼儿武术教育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武术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需要,对武术教学的教材选择、方法的运用、课时的安排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对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有利于武术突破国际化传播的瓶颈、有利于武术的文化突围、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但是当前武术在韩国华侨学校的传播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传播意识淡薄、传播人才紧缺、传播场所不足、传播内容单一、传播方式传统粗放.指出,中华武术需要加大在海外华侨学校和华侨华人中的宣传力度,培养和输送优质的海外武术传播人才,精心编撰武术教材,成立武术海外传播的专门机构,不断提高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武术教学中课堂行为规范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中构建课堂行为规范是落实武德、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规范武术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和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初步构建出武术教学中的课堂行为规范体系,具体包括服装及用具规范、语言规范、集合规范、练习行为规范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武术观视域下武术大众化发展战略,分析高校武术发展现状和我国武术大众化发展基础。结果表明,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是可行的,也应该是今后高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改革武术教学、加强师资建设、推广名家讲坛和武术表演结合、支持大学生武术社团发展、规范推广段位制与会员制,是促进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试析意法英德武术人口习武动机及影响其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的8大武术院校、培训中心的武术人口习武动机及影响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意法英德武术人口的习武动机为:通过习武了解中国文化;通过习武进行身体锻炼;利用习武机会进行社会交往;通过习武获得格斗技能。而影响武术人口正确习武动机形成的原因有:对武术认识上的偏差;武术教学范围狭窄、内容单一;教材、教学环节滞后;国际武术竞赛机制的不合理等。并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术之乡徐州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进入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已许多年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校开展武术教学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为了使武术这一民族传统项目在中学体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徐州地区10所中学50名体育教师和2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揭示出武术之乡的武术教学现状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16.
格斗是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目前我国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专业和学科内涵的主干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签于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率先开设全面反映武术搏击全貌的"武术格斗"为主干必修课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武术格斗"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较为系统地探索"武术格斗"课程的建设问题。研究表明:"武术格斗"课程的开设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课程目标定位过高;实践中教学内容不够统一,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对不同专项的学生缺乏区别对待,缺乏针对性教材等。为此,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不同专项学生的课程目标,并组织了针对性的课程内容等。建议进一步完善武术格斗大纲,统一教学内容,并注意不同专项学生的教学差异,同时有针对性进行教师的培训进修,并尽快组织编写针对性的武术格斗教材。  相似文献   

17.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武术美可分为感官之美、认知之美及体验之关三个层次。武术应充分利用其美学的商业化优势,以感官之美的武术动作来改良现有各类武术著作及竞赛活动,以培养习武者的兴趣,却后臻至认知之美及体验之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主要结论:武术国际化的本质是中外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多元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外武术教学是中国学校教育和武术研究机构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块新领域;国际武术教材的编写除要体现出应有的国际性特点之外,还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文化差异研究对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