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理念,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得出:转变大学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加强体育类课程和体育设施的人性化和人文化设计、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注重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文化修养、利用校园物质载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是当下大学体育人文理念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高校地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使地理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应改变实习过程只重视地理科学教育,而忽视把地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状况,从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生存体验、道德体验、成功体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归属为人文教育的范畴,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人性,指引学生感受人生,促使其体验到充满人情味、充满意义的人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只有深入挖掘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特性,引导广大学生用心阅读作品内容,品味其中的丰富意蕴,并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到作品学习中,切实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技能。本文即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高职高专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全新通识教育理念、确保通识教育应有地位、强化通识课程科学设置、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测评体系、提升通识教育教学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其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就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美育教师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目标的专业人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美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需要成千上万合格美育教师,而美育教师的培养要以对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认知为前提。因此,学校美育教师基本能力和素养的研究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根据学校美育的目标,结合我国师范艺术教育专业现状,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掌握最基础的美育知识,理解所承担的艺术教育课程的美育目标;熟练掌握一门艺术的技能及其表情达意的语言;掌握至少一门艺术的系统知识,并能够理解和阐释这一门艺术中经典作品的人文内涵;从理论上认识儿童审美发展的心理特点;掌握“遵循美育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具备组织和辅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6.
健康和审美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具有基础和导向作用,中学健康教育应更重视学生的整体健康。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尽可能将审美观念融入中学健康教育的体系中去,树立学生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的综合健康认知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健康审美的能动作用,促使审美教育和学校体育一道不断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逐步开启健康教育的审美模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在各高等院校中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语文"和"教做人"要同步进行,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感悟得到加强,具备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最终达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目的。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青海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项目,从理论维度思考研究课堂教学中人文价值教育渗透的理论基础,从关怀教育、主体性、目标兼顾等原理出发对课堂教学中人文价值教育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学以其特殊的教育性,在具有审美性作用的教育形式下备受关注。文学以其潜移默化的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散发其深度与广度,在抒发感情的同时能够使人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语言的感知性能力,特别在人文素养中沁透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关怀。文学教育是人们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梯。所以在当代问学的发展中,文学教育是当代文学的基础,更是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时分配在整个课程结构中不合理,较集中在公共必修课领域,师生人文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人文素质水平不高.建议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分析了传统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审美教育是时代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的必然产物。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感受表现美的能力。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的审美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如何开展审美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初中美术教学课堂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赏析课是文学课最重要的环节,是高校人文教育课程的重头戏,也是其公共基础课之一,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有直接的作用.但赏析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试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尝试中找出作品赏析的基本规律,进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美的好奇心、惊奇感,培养他们文学兴趣和感悟能力,塑造良好的审美心态和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以优化其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在语文学科中加强人文教育更是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职业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问题,最后总结了提高语文学科人文教育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以"回到事实本身"为逻辑起点,当前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现代审美教育的内涵是一、人文理想主义教育.其引导性、超越性、前瞻性是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精神保障.二、功利再启蒙的意义.突破传统"审美非功利"说,在劳动二重性背景下指出功利的合法性域限及其与形上维度的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是保障美育落实到现实人生层面的基础.三、美育作为个性主义教育,应培养敢于说"不"的突破性精神.正面阐释否定性力量的意义,是对美育更高层次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纠正大学只重视科技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的状况,因此,要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向先进人物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人文精神、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发扬“慎独”精神,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等途径和办法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教育文化学、教育环境学、教育美学、建筑心理学等学科理论 ,从宜居性———营造教育人文性的基础 ;审美性———营造教育人文性的核心 ;凝聚性———营造教育人文性的动力三个方面 ,提出营造教师住区教育人文性的操作策略 ,总结营造教师住区教育人文性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审美教育基本依赖于知识和技法的讲授,在这样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学生的参与感不强.然而,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美教育在相应的情境进行,身临其境的受教育者即可调动感官,从而产生通感.基于环境的审美教育是强调多方位感受的教育,通过环境氛图的营造着手进行审美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文学批评能力,进而提升人文素质.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一些积淀深厚的传统教学法仍有其不可替代性.同时,针对学校、学生、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教学中又可以求新求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徜徉知识海洋、领略审美世界、把握学科动态、提升综合能力”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融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素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从各个方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