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总结我国学校体育10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经验,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校体育改革增加模式的角度审视学校体育改革,构建学校体育发展综合体系,提出了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主要的任务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找到现实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再到“体教融合”“体回归教”,其背后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实事求是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的现实逻辑,是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现实条件,在不断改革中最有效率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中国智慧。当下的“体教融合”,指明了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但其内容和力度依然是在体育体系、教育体系“双轨制”下的“有限度地融合”,且“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到达指征还不明确。研究认为:“体教融合”的改革应是有方向、有目标、有结果预测的“体教合二为一”的过程,其到达点应是“体融于教”,或者说是“体回归教”,即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训练与竞赛逐渐回归国民教育系统,青少年运动员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体育特长得到超常发展,从而建立以国民教育系统为主轴,以体育社会市场体系为辅助的竞技体育“新举国体制”,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摘要:王国维是集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皆有丰硕成果的国学大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体、德、智、美”四育并举的教育家。关于王国维体育教育观的前期直接研究资料很少,其间接相关的观点与论述散见于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中。这些观点与论述不乏对当今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借鉴价值的真知灼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王国维的体育教育观进行了独立系统地整理与研究,结果认为:王国维体育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提倡四育并举的教育”、“重视儿童体育教育”、“提出人体运动的解剖学与生理学依据”、“主张身体、德道、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当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并反思与改进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 市场—企业”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紧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 “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主导理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快乐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健康第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重视体育,从事体育工作,必须重视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宽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和改革与国家发展改革大致一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课程改革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和个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给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带来和造成“瓶颈”。通过调研与分析,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摘要:面对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问题,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为总结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运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以“2016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上20余名专家和来自全国42所高校130多位大学体育工作者研讨的主要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调查及学理分析。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明确“大课程观”的指导思想,以“整体”的视角整合学生、社会和体育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改善体育运动环境,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组织形式,又要从体育学科的性质与特征出发,结合大学性质、学科优势、地域特色、体育传统、办学条件,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特色体育活动及品牌体育赛事。并结合实践中大量卓有成效的案例,在大学体育课程个性化内容设置、组织形式、管理制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改革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对策研究是一条完善高等体育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科学途径。高等体育教育应在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和加强对策性研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梳理“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实路径,以期对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从宏观上揭示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新世纪排球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使排球运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社团是国家推进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连接政府与社会的纽带与桥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析了我国体育社团职能发展的政策动因与适时演变。体育社团的成立与规范发展、结构与性质的改革,以及当代发展的整体推进,均以强有力的政策背景作为动因。实体化面临组织结构的张力,法制化面临法制体系的缺失,经费源呈现获取渠道的单一,是我国体育社团发展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转化主体间“政社分开”的依存关系,“责权利益”的一致关系,以及“放-管-服”的自我关系,形成管理与服务并行,有序与灵活并举的新型发展理念,是推进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本质性深入的适时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在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施“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相似文献   

14.
摘要: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三大战略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北京体育大学提出了“三个转型”综合改革,以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和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国家培养勇担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重任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在深刻认识“三个转型”改革提出的背景基础上,深入理解“三个转型”的内涵与目标,全面推进“三个转型”综合改革,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北京体育大学的力量。研究背景包括:1)新时代是“三个转型”的历史坐标,2)强国战略是“三个转型”的现实依据,3)创新模式是“三个转型”的客观需要;“三个转型”分别是:1)全面推进从传统经验型体育大学向现代科技型体育大学转型,2)从以夏季项目为主的体育大学向夏季冬季项目全面发展的体育大学转型,3)从本土化体育大学向国际化体育大学转型,其目的是实现两大办学目标:1)把北京体育大学建成中国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把北京体育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了实现“三个转型”转型及其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办大学与建基地、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三个维度及其核心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体育市场在各类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求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市场“基础性作用”导向下体育发展在思路、定位、供求、投融资和政策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与困境,践行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促进和指导体育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定位、体制改革及路径设计。为此,应当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谋划体育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方向,积极推进运动项目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拓展体育融资渠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政府、市场的双向设计;完善制度供给,为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公共服务改革和体育政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自1947年首先宣布成立“福利国家”建立了以“全能型”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后,经历了保守党“新右派”和工党“第三条道路”的公共服务改革。英国公共服务改革对体育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管理机构的建立和重组、体育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体育绩效的实现和评定之上。通过分析英国公共服务改革对体育政策的影响,认为英国体育事业在获得政府推动的同时仍然需要寻找体育自身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新形势,围绕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阐述。文章联系成都体育学院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认为,专门(专业)体育院校必须协调好“体育特色鲜明”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牢牢把握“体育”这一“根本”专业特色;进一步强化术科(含艺术类)专业技能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提升,推进体育术科人才培育质量的再提升,解决行业话语权问题;进一步主动对接社会对体育多元化的需求,并紧紧依托具体竞技运动项目平台,解决“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办学特色的落地问题;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特色,形成优势,实现学科、术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设定体育目的存在的重竞技轻体育的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过程中,重新设定“以人本”的,以完善全民族体质为中心的体育目的,为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从体育教育的高度去研究探索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课的教法、教材、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认识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课在培养人的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力求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体育课与课余活动紧密结合的一体化俱乐部教学形式,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开放性、时代性、突出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蔡元培的体育教育观整理与研究,结果认为: 军国民体育是蔡元培体育教育观的核心,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是蔡元培体育教育观的主线。其他的体育教育观为: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强调体育促进“诸育”发展的作用、强调“全员运动会”的教育作用、反对选手制竞技体育、提倡青少年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当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蔡元培“完全人格、体育之首”体育教育观仍是当下学校教育重要指导思想、蔡元培提倡的“全员运动会”观是学校运动会的改革方向、蔡元培“面向所有学生”是学校校长搞好学校体育的航标、蔡元培提出的“体育与卫生相结合”原则对于青少年体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