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淮海工学院女生选修形体课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形体训练符合女生心理、生理需要,能塑造形体和陶冶情操,并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但该校形体课教学开展的情况与大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高校女生中开设形体选修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校形体课教学中,直观教学法应包括基本动作示范、肢体韵律示范、情感表现示范、作品意境示范。形体课教师语言要表述准确、语言精炼、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另外普通高校形体课教学中的音乐应选择结构简单、乐句规整,旋律优美、抒情,学生较熟悉的小作品,同时应注重经典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应该使形体课教学从体育教学转向体育与艺术教学相结合,更新与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形体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试论培育形体与形体课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以浙江省台州师专 1997级、1998级选修形体课的 82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 2 6名没有体操、舞蹈基础和 6名已有一定体操、舞蹈基础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目的是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对造成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形体的培育过程中 ,不仅利用动作编创的合理性、优美性 ,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发展学生个性 ,陶冶美的情操 ,使外表更加和谐完善。而且 ,阐明了在形体课教学中 ,运用绘制简图或图解资料的强化性教学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使形体课真正体现出育体、育心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高校形体课在健康教育中价值取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形体课在健康教育中发挥最佳效益,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为依据,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形体教学在大学生的健身、健心等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健美操和形体单一课型及复合课型,以羽毛球课为对照组,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学期的锻炼,形体和健美操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影响非常大.总体来说,复合课型优于单一课型,但不同课型有不同的锻炼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师形体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实践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和主体的需要,引发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教材的魅力所在三方面进行论述,折射出高师形体教学体系的创建内容、方法和途径。教学实践证明,形体课教学效果显,对学生塑造形体、强化实践、扩大知识面、建立“终身体育”理念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在高师开设形体课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7.
形体课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动态美的行为艺术培养过程,也是美的教育过程.大学形体课教学有利于女大学生生长发育、塑造优美形体、培养优雅气质、心理健康发展,从青春美转向成熟美.形体课教学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和谐,强化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加强自身艺术修养,以达到自然、和谐、健康的成熟美.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开设形体礼仪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多数专业有礼仪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与礼仪教育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艺术修养、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有较好的融合点,提出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出发,在高职院校开设形体礼仪课,运用形体训练与礼仪教育相结合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形体美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形体美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而对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美育教育作用与特点以及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推广女子形体课教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内蒙古师范大学 2 0 0 2级 15 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表明 ,88%的女学生对开设形体课表示欢迎 ,认为通过上课能系统女大学生对形体课的认识程度 ,明确了形体训练的价值和对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体育选项课发展前景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江苏高校部分体育教师及学生作相关的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就大学体育选项课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场馆设施条件、大学生体育自觉参与程度、学生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专项课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 ,以影响教学模式运行的五大操作要素 ,即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及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及调研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高等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创建、实验并实施了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为核心 ;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重要内容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健美操专项课素质教育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教学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 9所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学生参加健美操学习的心理趋向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多数女大学生喜欢健美操加形体减肥的教学内容。在健美操教学中 ,应注重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健康的方法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 ,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体质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的很广泛,也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在2002年全国实施大学生体质测试发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来阐述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新课标关键在于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采用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进行研究,得出:采用选项教学的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要优于对照组,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实现共同进步,对同时实现《纲要》中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有积极作用;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技能,为今后从事社会体育和终生体育锻炼提供能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 96、97、98级的本科学生 ,进行两年体育课的实践研究证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的体育舞蹈课 ,可以健身强体、娱乐身心 ;增大中长跑距离 ,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心肺功能和《达标》成绩。推出一套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进行综合性总结研究 ,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应高校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体育教育模式,必须在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应高校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教改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绕着教学改革要有突破这个主题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弊端 ,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其次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从着眼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转向着眼学生的未来健康上来 ;从过于重视外出竞赛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健身体育教育上来 ;从单纯生物学和运动技术教学转向知识、意识、能力、习惯、身心素质综合教育上来。最后 ,探讨了面向 2 1世纪的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眼于健康行为这一视角,重点突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以及学生运动观念不正确等问题,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针对健康行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还存在课程类型单一、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采用了加强教师培训、丰富课程类型以及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等方式,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以及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