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俄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进行比较,一方面,从相似的追求平等、爱情自由来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从在觉醒过程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结局的不同来探讨不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相似平等的原因,从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心理探讨不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作品中娜拉的出走是女性主动选择的结果,而苏青和潘柳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出走多少有些不情愿,女性本无意抛弃孩子,作品也因此摒除了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男性文本和女性文本的差异。女性从父母主宰的旧家庭出走隶属于知识分子为了追求真理而离家这一模式,只是出走由男性变成了女性而已;邢禾丽则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娜拉出走"。离家是男性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一种方式但不一定是女性寻求幸福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关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相似文献   

4.
娜拉出走迈出了妇女解放的第一步,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出走并不能使娜拉们真正走上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光明之路,在她们的前行道路上,将面临新的痛苦与矛盾。具体表现为:现代女性与传统文化观念的矛盾、永恒的精神欲求与平庸现实的矛盾、“超女”与“凡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傻大姐是一个小角色,其功能却不小。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她的存在不是为了刻画她的性格,而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她仅有的两次出场,都把情节推向了高潮。这对了解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创作意图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以独有的女性角度叙说伤感而绸缪的爱情故事。她以女性敏感的思维,解构了当代物质时代的撞击下,人们对于浪漫爱情的幻想。本文从三个层面解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7.
对《马丁·伊登》中爱情的评论过去都是将罗丝摆在一个反面的角度进行批判。从同情的角度看待罗丝的爱情,分析在与马丁的相处中罗丝心态的逐渐转变,会使我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罗丝的心路历程,对她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伟大作家福克纳第一篇以杰弗生地区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艾米丽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大部分评论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她是父权社会的牺牲品,是位值得同情的女性。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艾米丽用她的女性暴力致其恋人于死地,而其周围的人漠视其罪行甚至直接或间接的成了她的同谋和帮凶,他们难辞其咎,理应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9.
从消费文化的角度解读《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莉莉·芭特的人生悲剧,旨在阐明小说中19世纪末美国社会以"炫耀式消费"为特征的消费享乐主义价值观对主人公形成的深刻的影响。消费主义使人物化并异化,莉莉·芭特不断处于消费文化中的"表演自我"和真正"品格自我"的矛盾挣扎中,最终沦为社会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挣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潮流。这股潮流从西方传入中国,深受封建传统压抑的中国文坛,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迅速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曹禺的《雷雨》等一批进步剧作,就是在这种进步思潮的推动下问世的。这些作品受易卜生《玩偶之家》及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欧洲文学的影响,闪烁着时代进步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曹禺创作的《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正是由文学形象中“前驱”和“后继”的纽带相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 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典型的悲剧命运、典型特征、美学性格塑造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个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美学价值作些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这一人物,观照她的生存处境,尊重她的爱情,发现她纯良、宽厚的美德,使其形象分析更趋合理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12.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 of the heroine in Charlotte Brontes famous novel "Jane Eyre". There are three major parts-introduction,analysis which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and conclusion.Jane Eyre,the heroine,is a new woman image who requires independence equality and freedom.The thesis just analyzes Janes these rebellious characters through four peroods of her experiences.First,in her childhood,she has shown her rebellious spirit.As an orphan,Jane suffers a lot of misery.Not only her aunt treats her cruelly,her cousins despise her,but also do servants have a prejudice against her.In Janes immature heart, she is unwilling to bear ill treatment.She rebels them bravely.Second,when she studies at Lowood,her rebellious spirit is exposed furtherly.Her view doest stay in Mrs Reeds,instead turns to the whole society.She makes hypocrisy of so-called charity to be discovered completely.At the same time,she declares her independent,equal rebellious thought to her friend-Helldn who endures oppression willingly.Third,she,as a governess in Thornfield Hall falls in love with Rochester-her master.During this period,her thought grows into maturity.Thought she loves him passionately,she never loses her dignity and independence for him.When she knows his mad wife still lives,she makes up her mind to leave him.For she doesnt want to become his mistress.Fourth,her refusal of St Johns proposal of marriage depicts Janes character.She knows John does not love her at all and his purpose of marriage is only to perform his great task missionary.Jane does want to become a sacrifice.She breaks traditional morality,then she goes back to Rochester.  相似文献   

13.
担一肩不俗的尘缘--再评许地山《春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 ,剖析许地山笔下春桃形象的独特意义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 ,顽强地保持了女性自身的独立人格 ;不做无爱婚姻的牺牲品 ,大胆追求应该得到也能够得到的爱情生活 ;不做爱情的奴隶 ,不因爱情而放弃自我独立人格和应尽义务。《春桃》体现了许地山对妇女问题的可贵探索 ,春桃在爱情婚姻上的尴尬处境又显示出作者思想认识上的局限与矛盾  相似文献   

14.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的目的。它的思想路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对待前人理论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它过分地强调“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自足性和优先性,将它视为导致女性压迫的根源。因此,它所提出的女性解放方案也就仅仅是从这个制度上来着眼的,而不是从整个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方面来考虑的。总之,从宏观的理论设计到具体的理论阐释,盖尔·卢宾都存在着严重的脱根失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以家史想像的创作方式误读了传统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刻画了吃苦耐劳的华裔祖先形象,追溯了华裔祖先早年来到美国的奋斗史;在《孙行者》中,她又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形象为基础塑造了一个融中西方文化基因于一体的华裔形象,借助这一人物传达了她对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思考。这两则误读都传达了作家对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具体解读小说中两则中西文化误读,深入探讨汤亭亭如何回应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争议,又是如何在文本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了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想象。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荒原蚁丘》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的形象进行深入探讨,以她的童年经历作为切入点分析其成长背后的隐痛,展示她对本土文化中各种形式的男性中心主义的警惕与批判;同时揭示出非洲女性在后殖民时代所面临的种种话语诱惑与陷阱,并挖掘比阿特丽丝在复杂语境下突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小说一贯长于凸显日常生活的绵远悠长,以此张扬个人的精神世界。她虽然自觉坚守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但其作品和主观意图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早期的作品《流逝》便显露出故意回避“文革”的历史背景,沉醉于日常生活小天地的缺陷;她此后的作品更是不自觉地滑入了世俗沉入的道路,遵从了现实的合理性,对精神超越的追求也隐退其后了。  相似文献   

19.
《荆棘鸟》中的玛丽.卡森是传统父权制文本中常见的"妖妇"角色。她追求自主自立和两性平等,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她争取和保持其权力时采取了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导致了其性别角色的失落。通过该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表明两性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补充的,女性追求的应当是男女的真正平等,是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的价值的全部实现,而不是要以女性至上代替男性至上。  相似文献   

20.
走向学术化的文学批评--苏雪林文学批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独一无二的女性批评家,苏雪林的作家作品评论带有鲜明的文学史色彩,加上周详细致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她的文学批评具有了学术的品格.在广泛的比较中准确地揭示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是她常用的方法,飞扬的文采又使她的批评充溢着美的气息.但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倾斜,又造成了她的某种偏见和失误.苏雪林是一个值得后人认真阅读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