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训练体制是采取举国体制,它在迅速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和提高运动成绩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举国体制显示出许多弊端,因此作者根据国家体育改革的方针,提出逐步向全民体制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转型。以投资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是我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再论我国体育体制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体制的历史沿革,指出现行体制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包括四方面内容:1.现行体育体制内部的局限性;2.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失衡;3.体育体制外界环境的变化;4.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强国目标的战略要求。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体制改革与自下而上的“诱导性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研究进一步指出,我国体育制度变迁的改革方式在于:1.促进运动协会的实体化,储后备力量于社会;2.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院校化,蕴竞技力量于高校。  相似文献   

4.
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社会历史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开发并有效的监控竞技体育市场;提高运动训练科技含量;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调整奥运项目布局等是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置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从竞技体育的管理与运行模式、竞技体育观念、竞技体育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问题做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体制,但由于该体制诞生于我国社会转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日渐显露,在我国体育事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应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集体利益和利益分配、社会效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的策略性选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与成本、国家行为人的价值取向、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社会成本,以及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坚持与完善"举国体制"进行制度经济学理论上的剖析,期望能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举国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技体育的根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具有宏观性和统领性,是一个带有框架性质的总体设计,它同其包含的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一起,构成了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制度体系;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居于高层次制度的地位,是一个高层次、框架性的根本制度;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完善这一根本制度中所涉及的具体制度,是理论认识的方法和实践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变化与作用的结果,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在不长的时间里,以职业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以"举国体制"为特征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实际上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的管理理念,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政府体育管理职能必须在"有限政府"理念下重新定位,并要从行政观念、组织机构、法律制度及培育市场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从而促进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加速期,快速的社会转型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赋予竞技体育的发展以许多新的特征,如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等等,必须认真研究这些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竞技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伴随社会转型发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要求改革旧的竞技体制,建立一套新的竞技体制,才能保证中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制度创新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这一制度选择的胆量和勇气。同时,我们也明显感觉到,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充满了盘根错节的矛盾,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从而制约着体制的创新。为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制度结构体系,需要突破对原有制度的"锁定"状态,探索体育制度创新的路径。这些路径包括政府主导型的体育制度创新;社会主导型的体育制度创新;政府与社会互补型的体育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无锡市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认为无锡市体育事业“管办分离”这一制度创新有力促进了该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无锡模式”取得的成效:1)城乡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完善;2)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合理,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3)以体育场馆为依托,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存在的问题:1)职能定位和工作分工不尽明确科学;2)协调机制不够规范有效;3)对部分资产的划分和归属未能明确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1)调整和规范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由机构工作任务;2)拓展和完善协商平台,进一步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建设;3)培养和挖掘体育人才,进一步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开拓创新能力;4)跟踪和评估改革成效,明确未来发展规划;5)发展社会体育中介组织、多方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向“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转型。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总体框架下,初步建立了我国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体系。服务型体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经济发展、体育事业管理。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体育公共政策制定、体育法制建设、全国性体育公共服务。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体育公共产品生产、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增强体育经济意识、促进体育经济发展;强化体育市场监管、维护体育市场秩序;加强体育风险防范、控制体育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服务型基层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公共体育管理的经验,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和公共体育需求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历史必然,探讨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含义、特点,提出我国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特征、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是体育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动而被打破的过程.潜在社会和经济利益是体育制度行为主体实施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机制,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原因:制度缺失与冲突掩盖下体育价值的时代渐变;科技创新带动体育制度的变迁;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带动.政府在强制性体育制度变迁和诱致性体育制度变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作用有所区别."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路径选择包括:政府体育职能科学定位是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首要任务;正确看待和处理两种变迁方式;重视非正式体育制度变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加强我国体育产权研究;正确看待和处理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体育行政的基本特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变地方政府市级社会体育行政职能,确立了以"管"为其主要职能,区一级社会体育行政与文化、教育等部门整合,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建立起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由此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体育的行政体系。但在运行中存在着职能交叉、区(县)社会体育行政整合后职能弱化、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相互间缺乏一定沟通与协调等问题。因此,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的前提下,依据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所探索的"大部制"背景,提出从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市县区)社会体育行政应建立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社会体育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我国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使运动项目协会脱离了政府的直接管理,改革推进了体育社会化的步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管办不分的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定层面上严重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研究为了探讨、解决这些新问题,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力求找出对策,理顺体制内部管理关系,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协会实体化的发展.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运动项目管理存在体育运动项目立项管理过于单一;体育运动管理仍然存在"管、办不分"问题;运动项目管理路径不畅、效率不高和体育运动项目协会独立自主权限尚不充分等问题.研究认为:我国运动项目管理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既要考虑与世界接轨,又要体现中国的特色.主要对策应包括:进一步规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管理体制;必须不断推进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使社会性的管理、调节居于主导地位;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各体育项目的不同需求,逐步建立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社会和市场为主体,最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运动项目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转型与我国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方法: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认为我国传统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直接配置体育资源的方式;缺乏体育事业管理经验;理论认识上的偏差。深化我国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事分开,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体育事业制度,这种新体制具有政事分开、责任明确、资金渠道多元、约束多元、管理科学等物征。经济体制转型期国家体育事业职能范围是以国家政治利益取向为目的的奥运争光计划,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目标所必须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政府在职业体育中的职能定位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指出现阶段政府在我国体育职业发展中的定位存在着错位、越位、缺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做好角色定位,要致力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以及要改革和创新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剖析了当代体育转型发展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制度冲突,从而为制度变革提供建议.研究认为:中国当代体育转型在理念中面临“务民生”和“金牌政绩”的冲突;在结构中面临“群众体育突显”和“竞技体育偏重”的冲突;在主体中面临着“多元主体参与”和“单一政府管控”的冲突.而要实现“体育为民”的发展理念,成为体育强国,必须进行制度的变革.首先应该构建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动力、体育产业为提升的联动发展格局.其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多元发展主体,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组织独立服务能力,增强市场丰富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