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陪审制度就是让普通大众参与司法审判活动的司法制度,宏观上体现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之功,微观上具有实现审判独立和维护司法独立之效。但是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无论是从立法上看还是从适用上说情况都不容乐观。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民陪审员在很多时候成为了“陪衬员”或“专业户”,脱离人民陪审员设立的平民化初衷走向精英化。基于人民陪审员现状,人民陪审员制度只有科学的配置、合理的适用方可产生以上之功效,应当对我国陪审员制度进行完善,保障其功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恢复性司法是近二十多年来刑事司法、尤其是青少年刑事司法的国际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刑事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刑事诉讼中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对借鉴恢复性司法的核心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是当今世界各国正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现有的与恢复性司法程序最接近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改造,既能达到实现恢复性正义的目的,又能完善我国刑事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司法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理论上两者互不干涉,但实践中,如果不定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很很严重的问题。以苏格拉底之案为切入点,分析民主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在实践中如何使二者做到协调,以达到和谐共生,避免更多社会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刑事司法行为如何进行,是法律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法无明文规定情况下的刑事司法操作的行为模式、观念基础与价值取向,并对我国刑事司法相应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国的司法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陆和香港在地缘、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在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方面又存在很大不同,陪审制度即是一个典型例子;比较大陆与香港的陪审制度,对于大陆在改革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陪审员选任方式、审理方式方面,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角度,指出我国传统国际司法协助理论,尤其是国际司法协助的概念与范围,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之需要,论证了在传统国际司法协助领域内纳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司法协助的新概念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赔命价"制度是我国藏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藏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替代性犯罪处理方式,是以修复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新型刑事司法模式,二者在基本理念和运行机制上都存在着契合,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合理地利用"赔命价"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是藏区刑事法治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陪审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审判制度,在各国的司法制度发展,乃至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陪审制度的一种,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起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经过多年曲折的发展,现在逐渐完善起来。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和澳大利亚兴起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和法制模式,恢复性司法广泛影响着当下世界范围内的刑事法学研究和刑事法律实践。21世纪以来,恢复性司法研究在我国起步并很快成为"热点"。本文根据西方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界学说与实践探讨,结合我国学者的见解,将对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领域的民意指社会公众以了解事实、参与评论等方式关注刑事案件进程,并形成较为普遍、具有集体情感性的观点、意见,其有正当性与非正当性之分,对刑事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正负之别;随着热点案件的频发及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意与司法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好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并非要求审判一味迎合民意,关键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依靠提升司法正义、改造非理性民意营造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融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完善刑事诉讼审判程序为目的 ,从国际法、诉讼法的角度出发 ,分别从无罪推定基本原则与司法实践中“有罪推定”做法间的矛盾、无罪推定基本原则与沉默权间的矛盾、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间的矛盾三个方面阐述无罪推定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司法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期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之势,众多环境犯罪却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制,环境污染刑事救济机制"名存实亡"。构建以生态法益为核心的刑法理念,发挥刑事司法打击环境犯罪的关键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唯有从立法上设立刑事环境犯罪专章,完善环境刑事司法专业性追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捍卫生态法益最后一道法律屏障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国判例法制度的本质特点在于判例作为法律渊源之一,对后案具有拘束力。鉴于此,我国不宜在刑事司法领域建立判例法制度,而是应恰当的发挥判例对刑事司法的能动和补充作用,注重刑事司法判例对刑法的解释功能以及对后案事实上的说服力和指导力。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制度以恢复性司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责令加害人对被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表明其人身危险性的降低,进而获得法律的从宽处罚。刑事和解制度兼顾了被害人、加害人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与"私了"和"花钱买刑"存在本质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按照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执行。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中国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循环上升的历史进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目前,我国以法院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司法改革正处在改革深水区。从总体上看,改革在理念与体制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在司法改革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其又存在着回归传统的倾向。即,在否认"司法工具主义"并进而倡导"司法功能主义"的同时,又强调传承中国传统的解纷方式,重申司法的人民性,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立法中几乎都规定了伪证罪,甚至有些国家,将伪证罪规定为重罪。我国《刑法》也规定了伪证罪,其立法的目的在于惩治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维护司法秩序和审判权的安全。但与其他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比较可见,我国伪证罪立法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予以细化、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能动司法这一概念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与之相伴随的是另外一个概念——司法能动主义。司法能动主义是西方的一种重要司法哲学,在我国进行司法改革,推动能动司法的背景下,对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往理论界对司法能动主义和能动司法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从这两个概念的理论背景与内涵上展开的,本文将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是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对其理解首先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展开,即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内涵进行规范化。其次,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司法适用,只有在适用的过程中才能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司法警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监狱强制隔离戒毒行业部门培养高端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司法警官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当前司法警官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尚存在些问题,有必要明晰司法警官实训教学,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赋予适格的地位,并从拓宽适用范围、加强管理、提高实效性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