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体体表性状如身高、体重、体脂肪、下肢长等是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但上述这些性状为多基因遗传性状,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人类另一些性状如PTC尝味能力、ABO血型等则是单基因性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性状发育比较稳定。为此,人们期望通过研究多基因性状与单基因性状的关系,从单基因性状来预测多基因性状的发育状况,为预测运动员今后的发育、选拔优秀运动员,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作者近年来对PTC尝味能力与人体体表性状诸指标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情况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1.步幅大:男运动员的平均步数为44.5步,平均步长为2.25水。女运动员则为7.6步,水均步长2.11米。 2.步频快:男运动员全程是4.44步/秒,女运动员是4.40步/秒。 3.起跑快而稳:起跑反应时男运动员是157毫秒,女运动员是157.2毫秒。 4.加速能力强:50—60米段落或更远处达到了最高速度,有的甚至在90米以前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要在学校体制下培养优秀运动员,并从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修养的关系中寻找路径这一目的,做了一些调查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能力略高于普通运动员;在素质修养上找出了总体样本中均数得分最高的九项;寻找出不同运动等级之间在素质修养方面存在的较显著差异,尤其是优秀运动员认为最重要的前十个素质项目.这些研究为从素质修养上选材提供了可参照的具体而详实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  相似文献   

5.
女子垒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 1 9名中国女子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 1 )与全国常模比较 ,垒球运动员之SCL— 90各项指标得分较高 ;运动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5 .0 4— 1 5 .9% ;以“躯体化”及“焦虑”比较突出 ;( 2 )在EPQ四种个性维度中 ,运动员与一般人群比较显得较外向 (E分高 ) ,掩饰性较低 (L分低 ) ;( 3)个性维度之精神质 (P)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程度最高 ,其次为情绪稳定性 (N) ,而内外向性 (E)及掩饰性 (L)与心理健康相关程度较低 ,同一人格维度与不同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足球战术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中,战术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战术意识又是战术能力构成中的核心内容.揭示了战术意识在形成过程的年龄特征,提出了促进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形成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足球战术理论的完善,并可用以指导运动实践.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在足球比赛战术意识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在安排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的内容、练习方法和练习要求时,要依据运动员的年龄特征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测量与个案研究法探讨射箭运动员人格特征与训练策略问题,研究对象为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整个研究历时10年,结果表明:(1)5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的人格都不同,差异较大;(2)在10年训练中,4名选手的人格变化有一种相似的趋势,即情绪向不稳定方向发展;(3)根据人格特征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训练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是射箭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4)训练型与比赛型射箭运动员的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5)不同人格的射箭运动员存在抗应激能力与动作本体感觉能力之间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中超成都谢菲联队和四川足球俱乐部的35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在不同时段由于剧烈运动所产生的疲劳对其运动技术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将运动员在足球训练对抗赛课前、课中(45分钟训练后)和课后(90分钟训练后)短距离冲刺之字形运球奔跑能力和射门得分能力进行测试,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在经过45分钟的对抗训练后,运动员的短距离冲刺能力以及运球跑动能力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运动员射门得分能力受到的影响明显;(2)90分钟对抗训练后足球运动员的冲刺能力和运球能力与课中相比有显著性下降,射门能力90分钟后与45分钟后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别;(3)为了提高竞技能力,除了要加强体能耐力训练外,还要延缓射门技术下降的现象,可以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注意力集中方面的专门训练来改善.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手是篮球运动员掌握技术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无论是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都必须由手的活动来完成,可以说手的功能水平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加强篮球运动员手的形态机能和动作规格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所见文献中有关篮球运动员手的形态机能和它对技术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通常研究的是手在控球时的手法规格等技术要领问题,而对篮球运动员手的形态机能与控球能力有何关系等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11——14岁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了解少年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特点,为提高少年运动员调控赛前心理状态能力和比赛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的深度知觉、空间记忆知觉、方位知觉能力要强于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而周期性项目运动员在速度知觉能力方面要强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2)周期性项目与非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的深度知觉、空间记忆知觉、方位知觉、速度知觉能力要明显强于周期性项目与非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3)非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与周期性项目男运动员知觉能力实验结果同结论(1)。(4)非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与周期性项目女运动员在深度知觉、方位知觉能力方面前者强于后者,后者的速度知觉强于前者,而空间记忆知觉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存在差异,表现在集中注意能力方面,训练年限不同的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也存在差异,也表现在集中注意能力方面.研究还发现,运动等级越高的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也就越高,在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人格研究一直是运动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回顾了运动领域中关于运动员人格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从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以及女性运动员四个方面探讨,并提出了运动中人格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1.动作技能是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动作.2.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为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3.间歇训练法是指运动员在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严格按照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再进行练习的方法.4.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而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一种机能低下的状态,是造成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血浆容量的增加、运动型缺铁状态和红细胞溶血三个方面论述了运动型运动性贫血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为女子摔跤运动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87名国家队一组和部分省市的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其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发现: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即应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有氧代谢能力和突出的机体合成代谢能力;2)在不同体重级别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比较中,中小级别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于大级别运动员,尤其是48 kg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综合能力最为突出,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3)同国外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和同项群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但糖酵解供能能力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篮球的发展中,篮球运动员的技术越来越全面,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胜任不同的位置。篮球运动员“位置模糊”已经成为现代篮球的一种趋势,那么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的位置技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的研究得出结论,位置技术作为运动员技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得分技术,在运动员的技术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往往位置技术的水平直接决定整体技术水平,因此位置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位置模糊”的发展趋势下,目的是使运动员以及教练员认清位置技术的重要性,加强位置技术方面的训练,处理好位置技术与基本技术以及不同位置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参加2005年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就运动员在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和难度动作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十运会套路比赛反映出了运动员良好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得分能力普遍增强;(2)套路运动员在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上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3)高水平男子套路运动员的竞争,已由新规则实施之初的难度动作的竞争转变为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竞争,而女子运动员得分能力的差异则较为分散.但与男子运动员相比,难度动作对于女子运动员得分的影响则明显高于其对男子运动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外优秀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攻防次数等方面的能力,旨在为中国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训练方向和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整体单个进攻能力普遍较强,但连续连络、防守与反攻方面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相反,外国小级别女子柔道运动员整体综合能力非常均衡,甚至在连络、防守与反攻方面的能力明显的高于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