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农民工是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我们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权益,而且应该注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要关注他们的体育锻炼活动。深入地剖析了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活动的功能及影响因素,指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其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及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民工体育认识现状、体育锻炼规律性及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的农民工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增强农民工体育认识、促进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成都农民工为样本,考察了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意识/体育参与行为及其与城市融合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参与行为较低,城市融合度较高;体育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与其城市融合度之间在统计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城市融合度的假设没有得到证明。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体育的积极评价与城市融合度呈现相关关系。分析认为,在理论上体育运动具有社会参与性、互动性、学习性和组织性等特征,但是在现实中,将运动仅仅视为身体锻炼的体育观念制约了农民工体育参与行为,因此,体育运动对于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的作用上还缺乏心理和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因民族身份的印记和民俗习惯的差异,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面临着城乡流动和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与考验,显得更加复杂和敏感,给城市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加大了城市民族工作的难度,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文章在以往注重推动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融入城市社会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发展,选取西北地区兰州市少数民族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适应的衡量指标体系,定量研究现阶段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挖掘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省16个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全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余暇时间参加的大多数活动都与体育锻炼有关。且以有氧运动为主。这对推行全民健康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与城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广州市云景花园社区的部分居民为 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锻炼场所的选择、锻炼时间安排、锻炼频次以及锻炼项 目选择等方面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的 水平;选择营业性健身场馆与相对固定的锻炼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的频次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相关;首选球类运动和场馆健身运动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平 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社会分层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以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先采用One-way Anova对社会分层中的单因子(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Stepwise对于多因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的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者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和中上层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高于上层和中下层以下的居民.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三个预测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锻炼这个效标变量,检验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信度较高,说明社会分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等研究方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的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通过提高城市体育共生单位的共生度和关联度,建立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的共生关系,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多元化共生界面,才能让农民工更快地参与城市,更好地享受城市文明和体育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体育参与的生理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2市236名城市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城市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要主要包含了以下四方面:1)预防或抵御疾病,占被调查者的33.6%;2)增强或保持体质,提高自身活动能力,占到了29.8%;3)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占总体的26.3%;4)健康长寿占10.3%。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及上海城市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与上海城市学龄儿童在身高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体重均值明显低于上海城市学龄儿童,上海城市学龄儿童的BMI值显著高于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在身体素质方面,上海城市学龄儿童柔韧素质、协调性素质总体好于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而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下肢力量、爆发力总体好于城市儿童;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显著低于上海城市学龄儿童,但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龄儿童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同样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南疆四地州维吾尔族农民闲暇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参与闲暇体育活动频率较低,闲暇体育场所及设施匮乏,经费短缺,农村体育组织不完善,行政部门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和健身知识的普及不能够深入到农村基层等问题是造成农村体育工作发展的障碍。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促进南疆维吾尔族农民闲暇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以女性农民工休闲体育活动为研究主题,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的企业女性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企业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女性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从不同维度分析研究女性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特征、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解读"海西"经济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农村体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海西"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农村体育建设对于建设和谐新"海西"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繁荣"海西"农村体育事业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体育在推进农村社会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因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亦要求相应发展的农村体育,在深入分析了农村体育的开展情况后得出:农村群众体育开展乏力,是由"我国社会的二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农民生活方式"等若干社会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体育边缘化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是发展群众体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从社会的制度、经济、文化、教育、空间等维度来探讨农民工体育边缘化问题,认为社会排斥是农民工体育边缘化的根源,社会融合是摆脱农民工体育边缘化的出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农民工体育,维护其体育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城市比较而言仍存在比较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的差异,影响城乡体育文化各自的发展平衡性;体育事业战略重城市、轻农村,影响着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经济收入以及经费保障制度不平衡,影响城乡体育发展的同步性;城乡二元结构仍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影响城乡居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平等性。文章提出,更新理念,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加强城乡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体育消费等策略,旨在为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思维法阐述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的重要意义,概括国际化一流体育大都市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的现状及与国际化一流体育大都市存在的差距。提出上海市发展体育民生工程,加强上海市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打造精品的体育赛事等建设国际化体育大都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西部农村地区群众体育参与人口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群众体育开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出了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群众体育开展实效性的途径,包括场地器材选择的针对性、体育人力资源和项目资源建设、发挥乡镇体育和返乡农民工的带动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旨在从西部农村实际出发,推动西部农村群众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或以农村为整体对象,或以小城镇、乡镇为研究对象,而很少以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村落(行政村)为单位研究农村体育,在研究方法体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探索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